-
郭忠良:反恐開始 誰會成為最佳資金避風港?
關鍵字: 巴黎恐襲ISIS歐洲俄羅斯歐元資金避風港資金避險國際金融【巴黎恐怖襲擊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發(fā)生新的變化,美、歐洲、俄羅斯聯手試圖打擊ISIS,擅長從國際政治格局分析中獲利的交易員郭忠良賜稿觀察者網認為,歐洲或許會借此擴大軍費以拯救歐洲經濟走出泥潭,猶如1930年代的德國。而美歐俄三方的聯手,并不會改變其在中東地緣政治上的角力,當歐洲跟隨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后,歐洲獲得海外投資的政治風險大幅上升,而新的投資目的地將轉向東方。不說透,詳情請閱讀全文?!?/strong>
必須以最強大的,而非戰(zhàn)爭危險最大的對手,來作為衡量軍備的標準。
—馬漢, <海軍戰(zhàn)備>
上周末從紐約到倫敦再到上海,各地地標建筑晚間都閃耀著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以緬懷在巴黎恐怖襲擊中遇難的無辜民眾。
悲痛之余思慮良多,因為就在上周四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接受采訪時,剛剛宣稱伊斯蘭國組織(ISIS)已經被遏制,但隨之而來的巴黎恐怖襲擊讓這一表態(tài)變得不那么可信。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都將這次暴恐行為指向ISIS,而且ISIS也宣稱為此次被認定為“戰(zhàn)爭行為”的戕害平民行為負責。
反恐沒有靶心
此次悲劇事件發(fā)生后,外界迅速將其與2001年發(fā)生的“911”恐怖襲擊聯系起來,謂之為“歐版911事件”,并且開始在彭博終端上翻看14年前市場的反應。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俄羅斯圖-22M3轟炸機對敘利亞拉卡省和代爾祖爾省境內“伊斯蘭國”設施進行打擊。圖|俄羅斯衛(wèi)星網
不過顯然事情沒有這么簡單,因為隨著恐怖襲擊在全球范圍尤其是大西洋兩岸的蔓延,驅動恐怖分子行動的核心因素已經不是傳統(tǒng)的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也不再是基于伊斯蘭極端教義層面的“圣戰(zhàn)”思想,而是伊斯蘭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的越來越難彌合的裂痕。
如果說”世貿雙子塔”倒塌之際,時任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還可以迅速的鎖定基地組織藏身的阿富汗,并且用戰(zhàn)爭機器迅速摧毀之,那么今日歐洲已經找不到像美國911后那樣的“靶子”了。
今日軍事打擊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的難題也在于此。西方處理與其他文明沖突的傳統(tǒng)手段無力應對“化整為零”后到處出擊的恐怖分子,無論他們來自中東本地還是來自西方國家內部,這都已經不是簡單的軍事問題。
伊斯蘭文明與西方文明的裂痕
回顧自1500年以來的世界秩序,西方文明向外傳播的路徑總是伴以針對其他文明的軍事征服,這是最直接最簡單的交流方式。
除了已經被殖民者幾乎從歷史上抹去的“瑪雅文明”,剩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代表的伊斯蘭文明,大清帝國支撐的華夏文明都概莫能外。
19世紀英法分別對這二者取得了一系列的軍事勝利,也都開啟了兩大古老文明的“世俗化”和“現代化”。
所不同的是由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 “一戰(zhàn)”中站錯了隊,戰(zhàn)爭結束后其帝國被英法強行肢解,這打斷了整個伊斯蘭世界走向”世俗化”與西方文明和解的進程,從而為現代伊斯蘭文明和西方世界的沖突埋下了伏筆,同時也導致西方世界今日找不到可以用軍事手段一勞永逸解決這種沖突的國家實體。
這方面美國記者斯科特·安德森 (Scott Anderson)所著的《阿拉伯的勞倫斯》一書中清晰的做了披露。書中講述了戰(zhàn)時英國如何錯誤的選擇瓦哈比派這一并不代表伊斯蘭教改革的部族,作為中東軍事盟友,并支持其統(tǒng)一大半個阿拉伯半島的細節(jié)。
恰是這個“帶有清教徒所有狹隘偏見”的部族把寬松溫和的伊斯蘭教帶向狂熱與狹隘。
反觀西方和華夏文明的沖突,一方面隨著中國疾風驟雨的現代化進程已經大為縮小,另一方面一個中央集權新中國的建立,更多將文明的沖突,轉變成意識形態(tài)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對立。
雖然只是“沖突”和“對立”之間一詞之差,卻有著巨大的差異——意識形態(tài)上的對立可以通過共同利益來緩和,而文明沖突完全是排他性徹頭徹尾的敵視。
新一場反恐戰(zhàn)爭要打響?
既然法國宣稱了伊斯蘭國組織這是戰(zhàn)爭行為,那么必然不會善罷甘休,不過是否歐洲會像美國那樣卷入一場規(guī)模龐大的反恐戰(zhàn)爭還需要觀察。
金融危機后,2011年歐洲央行加息以及2012年希臘債務減計這兩個重大政策錯誤硬生生的把一場常規(guī)的經濟衰退搞成了“去杠桿”,問題的癥結就在于危機一開始政府的信用就遭受極大的沖擊,尤其是南歐國家。這些國家被國際債權人拋棄也就喪失了逆周期穩(wěn)定經濟的能力。
政府去杠桿導致公共部門不但沒能承接私人部門的債務,反而通過加稅、削減福利開支、延長退休年齡等將自身的債務轉嫁給私人部門,這種從政府至企業(yè)再到家庭”自上至下”幾乎同時減少開支導致的需求大幅收縮,造成歐元區(qū)經濟增長乏力,也限制了自身海外軍事行動的能力。
顯然法國一國無法支撐在中東的長期反恐戰(zhàn)爭,這至少需要獲得德國的支持。由于歷史上這兩國一直在為歐洲大陸的主導權競爭,即使時至今日這種爭奪也未消減,加上歐債危機后法國并不認同德國所倡導的緊縮加結構性改革的危機救援方案,因而向中東持續(xù)用兵就暗含了法國需要在歐元區(qū)財政統(tǒng)一問題上向德國妥協(xié)。
法國若能夠與德國在歐元區(qū)成員國跨主權財政監(jiān)督問題上達成廣泛一致,那么德國就極可能會在發(fā)行歐元區(qū)聯合債券問題上松口以支撐法國的海外軍事行動。
因為首先統(tǒng)一財政是德國自身國內”反通脹”政策的延續(xù); 其次是以聯合債券換取統(tǒng)一財政將激活成員國政府信用,促使歐洲央行不必繼續(xù)大規(guī)模購債; 最后德法都有意借機組建歐盟獨立的軍事力量。
這一幕與1990年西德同意法國提出建立”歐元區(qū)”的方案以換取后者支持”兩德統(tǒng)一”的相互妥協(xié)思路一致。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評論 9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評論 187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27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14“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56最新聞 Hot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
馮德萊恩揚言:歐盟要制裁,含中企
-
歐盟安撫歐爾班:俄羅斯問題上收收手,5.5億歐元還是照給
-
特朗普“下令美軍開火”
-
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
法軍高官:中國一天一個樣,見都沒見過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即將離任
-
助紂為虐……美國將向以色列再賣64億美元軍火
-
他被確認出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
愛沙尼亞稱“被侵犯”,俄國防部否認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