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新分稅制破解“土地財政”:稅種取代稅率成依據(jù)
關鍵字: 土地財政分稅制十三五十三五規(guī)劃朱镕基國家能力報告分稅制改革中央財政財權與事權觀察者網(wǎng)按:在十三五規(guī)劃的建議中,“土地財政”難題到底怎么破?答曰,新分稅制。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堪稱中國當代史中極其重要的一筆。其時尚且年輕的兩名學者王紹光與胡鞍鋼合著的《國家能力報告》,被普遍認為是開啟分稅制改革大幕的一份重要文件。在報告中,兩位學者直言,國家能力與政府汲取財政的能力密切相關。此前所實行的地方政府“大包干”政策,嚴重影響了中央政府汲取財政的能力。在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主導下,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關系終于得以厘清。胡鞍鋼本人曾透露,分稅制實行后國家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歷史最低點的1994年的11%提高到2013年的22.7%,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比例由1993年的22.0%提高至2013年的46.59%,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加強。
在前總理朱镕基任上,分稅制得以推行,大大提高了中央汲取財政的能力
然而,分稅制的實行卻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在原有分成再加上地方財政經(jīng)由中央轉移支付的收入,一般無法完全解決地方的財政支出問題。隨著中國房地產的起飛,地方各級政府于是開始逐漸依賴土地出讓金來彌補支出壓力,這便是“土地財政”的起源。2000年以來,土地出讓金通常都要占到地方財政收入的很大比例,不少地區(qū)甚至高達50%以上。土地財政的弊端重重,倚重房地產的經(jīng)濟結構以及大城市房價的高企,都與其有莫大關系;此外,掌管審批的政府部門更是成為腐敗的重災區(qū)。
至于解決之道,不少專家學者都紛紛提出建言,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便是匹配中央與地方的財權與事權。簡而言之,即“干多少事就拿多少錢”。
作為十三五規(guī)劃中的重頭戲,財稅改革的內容也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提及: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轉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形成全國統(tǒng)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xiàn)代財政制度,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yōu)化、法律健全、規(guī)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建立全面規(guī)范、公開透明預算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實施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中期財政規(guī)劃管理。建立規(guī)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體制。健全優(yōu)先使用創(chuàng)新產品、綠色產品的政府采購政策?!?/strong>
那么,在理順央地關系這一問題上,重要的是究竟采取何種方法以及到底如何落實。對此,11月9日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今天國新辦吹風會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解讀。
楊偉民在今天的吹風會上
楊偉民透露:
“(在財稅改革中),要考慮稅種的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劃分,過去也是實行分稅制,比如增值稅,中央多少、地方多少,但是未來可能會改變這種分稅模式,而是中央拿什么稅,地方拿什么稅,省一級政府拿什么稅、市縣政府拿什么稅,也可以說是分稅制,但是按稅種分,而不是按稅率分,不是把稅率切割幾塊劃分稅?!?/strong>
請翻頁瀏覽今天國新辦新聞吹風會的全部內容: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晽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