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300期:我們的戰(zhàn)略預測比較準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中國如何以獨到的視角和精準的判斷,應對全球挑戰(zhàn)?中國為何能在復雜國際格局中做出精準戰(zhàn)略預測?如何在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下發(fā)揮國際影響力?青年一代如何培養(yǎng)戰(zhàn)略思維與國家安全意識?
在東方衛(wèi)視9月9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與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副院長范勇鵬教授圍繞這一話題展開了對話。
張維為演講
張維為:今天,《這就是中國》迎來了第300期節(jié)目。自2019年1月7日開播以來,這個節(jié)目已成為一個現(xiàn)象級的融媒體產品,影響了數(shù)億人,有力推動了原創(chuàng)中國話語走向社會、走向世界。我們僅向所有參與、支持和關心這個節(jié)目的朋友們、同志們及一路相伴的忠實觀眾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在全球風云激蕩的今天,確立中國人自己對中國和世界的主流敘事,對正在發(fā)生的天下大事做出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判斷,這既是我們的使命,也是對我們的挑戰(zhàn)。但這七年的實踐證明:我們的戰(zhàn)略預測比較準,這也是這個節(jié)目最出彩的地方。
B站上有人這樣形容我們的節(jié)目:鍵政Up主一般是回望過去,時政Up主大都聚焦當下,而張維為和《這就是中國》開辟了一個“未來史學派”新賽道,對重大事件的走向做出預測,結論往往八九不離十。我們把這份來自Z世代的幽默當作一種鼓勵,與大家共勉。
今年正值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中國研究院是國家高端智庫,中央對國家高端智庫有嚴格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對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能拿出一錘定音的意見,可以說我們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當然,我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們節(jié)目是2019年1月正式開播的,但2018年12月中旬就開始錄制,正趕上華為高管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非法扣留。這就涉及到如何給美國及其行為定性。
在《這就是中國》第一期節(jié)目中,我說了這么一段話:華為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5G領域,在核心技術領域,在確立中國標準方面,已經趕上了我們的對手,甚至在不少方面超越了我們的對手,這使他們感到害怕了。這種恐懼使他們采取了下三濫的綁票手段。好在我們的領導人經歷過文革亂世,我們知道怎么對付流氓。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資政建言:我們對美談判也好,反擊措施也好,要有對付流氓的意識,不能抱任何幻想。5個月后,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者馬丁·沃爾夫也公開撰文,稱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流氓超級大國”,與我們的判斷高度吻合。也就是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在送別榮耀時說的:他們不是要糾正我們,而是要打死我們。過去這些年,美國在方方面面的拙劣表現(xiàn),證明我們對美國的判斷是準確的。
這些年每年都有大事發(fā)生:2018至2019年間,美國先后發(fā)動了對華“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我們則通過包括《這就是中國》在內的各種渠道,明確預測美國將輸?shù)魧θA“貿易戰(zhàn)”。我們說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今天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就這個決策水平,怎么好意思出來打仗。至于所謂“科技戰(zhàn)”,我們明確預測美國將輸?shù)煤軕K,屆時我們不要忘記給特朗普總統(tǒng)頒發(fā)特殊貢獻獎。
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爆發(fā),我們在節(jié)目中指出:香港需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否則將一路走衰;我們要出臺標本兼治的整體方案,對港獨勢力實行穩(wěn)準狠打擊;我們特別提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范圍內,我們有足夠的空間出臺這樣的方案”。果然,一年后的2020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法》,體現(xiàn)了14億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釜底抽薪地解決所謂“港獨”問題。
香港文匯報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fā),西方媒體像打了雞血一樣地激動起來,宣布這是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我們則公開預測:這更可能是西方自己的切爾諾貝利時刻。果然,后來歐美國家的疫情防控荒腔走板、傷亡慘重,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從2020年開始一直低于中國。2020年10月14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撰文承認,本以為這場疫情是中國的切爾諾貝利,結果卻成了西方的滑鐵盧,我們的預測比他早8個月。
2021年初,拜登上臺伊始,我們做了這樣的預測:“拜登的執(zhí)政很可能只是一個過渡階段,四年后的美國可能還會回到‘特朗普時代’,或者叫‘沒有特朗普的特朗普時代’”。從我們看到的信息,好像全世界就我們一家智庫做出這樣的預測并公開發(fā)表出來。
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不久,我們的判斷是烏克蘭是俄烏沖突最大受害者,它的命運是從美國的“棋子”變成“棄子”,最終烏克蘭可能被一分為三。歐洲則是僅次于烏克蘭的第二大受害者。
2023年“亞太北約化”論調甚囂塵上,我們在節(jié)目中預測這更可能是白日做夢。果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領導人今年都找借口缺席北約2025海牙峰會,會議的公報也刪去了涉華和涉“印太”內容。
2024年,隨著落實香港基本法23條的推進,西方主流機構和學者幾乎都看衰香港經濟,以摩根士丹利亞洲區(qū)前主席斯蒂芬·羅奇的觀點為代表,他2月在《金融時報》發(fā)文稱“香港完了”。我們則反復強調:香港實現(xiàn)了由亂到治,現(xiàn)在是由治到興,充滿了機遇。果然,今年以來,香港經濟強勢反彈。不久前斯蒂芬·羅奇公開表示他當時的判斷錯了,他現(xiàn)在也看好香港經濟。
2025年初,鑒于歐盟這些年跟著美國亦步亦趨,使自己陷入重重危機,我們專門做了一期《歐洲的“至暗時刻”》,指出歐洲已上了美國菜單,必將一敗涂地。果真,7月27日軟弱無力的歐盟不得不與美國簽署一份充滿屈辱且引起廣泛民憤的貿易協(xié)議。其實,我們在七年前的第一期節(jié)目中就這樣預測:中國就像飛馳而去的高鐵,不等歐洲覺醒了,歐盟是否能生存到2035年都是個問題。
總之,過去這些年,我們的戰(zhàn)略判斷比較準,應該說比西方絕大多數(shù)智庫和學者準確得多,背后是我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原創(chuàng)研究和發(fā)自內心的中國自信,是長期致力解構西方話語、建構中國話語的不懈努力的結果。某種意義上,我自己的學術經歷就是這種努力的一個縮影。
我從西方老是誤判中國出發(fā),進行中國模式研究,質疑西方主流理論,并切入中國理念與中國文化研究,最后進入中華文明的研究,最終于2010年提出“文明型國家”命題和理論框架。我還本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精神,實地走訪了100多個國家考察調研。今天回頭看,隨著自己研究的深入,逐步踏上了嘗試建構一個特定范圍內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與話語體系的進程。
文明型國家認為中國首先是一個超大型現(xiàn)代國家,其源遠流長的文明傳承與現(xiàn)代性的有機結合使之與眾不同。這使中國在許多方面實現(xiàn)了對西方模式的超越。比方說,文明型國家的“良政還是劣政”范式超越西方“民主還是專制”范式,“民心”和“民意”結合的模式超越西方僅依靠“民意”的模式,“整體利益黨”模式超越西方“部分利益黨”模式,“選拔+選舉”模式超越西方單依靠選舉的模式,“混合經濟”模式超越西方新自由主義模式。
自2010年底開始的,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被稱為阿拉伯之春,從左上角順時針方向起:在埃及首都開羅塔利爾廣場聚集的示威者;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聚集的示威者;在也門首都薩那聚集的示威者;巴林聚集的示威者。維基百科
這些體系化的研究成果使我們早在這個節(jié)目開播之前就對許多天下事做出了較準確的判斷。我2006年就提出在發(fā)展中國家,美國模式將競爭不過中國模式。2008年提出世界進入“后美國時代”“后西方時代”。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fā)后,我預測“阿拉伯之春”不久將變成“阿拉伯之冬”;我提出美國政治制度是前工業(yè)革命時期的,需要進行實質性的政治改革,否則美國將一路走衰;我還在不同場合論述存有許多基因缺陷的西方民主模式,最終只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曇花一現(xiàn)。這種“去西方中心主義”的底層邏輯和知識體系建設使我們做《這就是中國》很有學術定力和政治定力。
我也借此機會向大家匯報一下做戰(zhàn)略預測的心得體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一是徹底的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成功的法寶,也是正確戰(zhàn)略預測的保障。徹底的實事求是需要勇氣。過去我們落后,承認落后是實事求是,今天我們在很多方面都比西方國家做的好,承認這一切也是實事求是。千萬不要像某些中國公知那樣,跪久了站不起來,時至今日連正視西方的勇氣都沒有。實事求是意味著要破除本本主義,堅持獨立思考和原創(chuàng)研究,不人云亦云。對我們來說,真實的經濟狀況、生活水平、地緣政治和歷史脈絡一直是我們原創(chuàng)研究的重中之重。
例如,我們對拜登公布的就業(yè)數(shù)據(jù)做了分析,認為其作假成分太多。相比之下,特朗普幾乎每次演講都承認“美國是一個走向失敗的國家”。此外,我們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不是民主黨炒作的性別或人權議題,而是通貨膨脹和犯罪猖獗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如果不是遇刺身亡這種情況的話,我們判斷特朗普大概率將卷土重來。但我們也指出,特朗普為美國開出的藥方解決不了美國積重難返的治理衰敗問題。
二是聚焦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有成功的戰(zhàn)略判斷都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非各種變化因子的簡單排列組合。比方說,我們研究毛澤東主席如何決定抗美援朝的。他反復詢問從朝鮮戰(zhàn)場回來的中國記者,在朝鮮戰(zhàn)場上,究竟是美國空軍造成的殺傷力大,還是陸軍的殺傷力大,當他了解還是陸軍的殺傷力更大時,他說“這就好辦,因為我們沒有空軍,有的只是陸軍”。毛主席對中國陸軍充滿信心,他們從紅軍時期一直打到解放戰(zhàn)爭,中國軍事顧問團當時還在協(xié)助指揮越共部隊開展抗法殲滅戰(zhàn),戰(zhàn)績可嘉。與此同理,在分析“中美貿易戰(zhàn)”的時候,我們對美國GDP和中美貿易結構進行了深入分析,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美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遠超中國對美國的依賴,判斷特朗普發(fā)動的“中美貿易戰(zhàn)”“關稅戰(zhàn)”等都將以失敗告終。
三是以中國觀世界,特別是文明型國家的視角觀世界,最后得出的結論往往八九不離十。我們判斷“阿拉伯之春”會變成“阿拉伯之冬”的前提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水土不服”,“水”是文化浸潤萬物,阿拉伯世界的宗教文化深深扎根于百姓之中,西方制度無法改變。“土”指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土壤、經濟土壤、社會土壤與西方社會完全不同,所以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必敗無疑,更何況從我當時在阿拉伯國家的調研來看,他們的普遍問題是缺乏制造業(yè),年輕人失業(yè)嚴重,社會堆滿了干柴,隨時可能被點燃,而一旦點燃必將覆水難收。我們還從“良政還是劣政”范式出發(fā),分析美國基層治理困境,預測美國疫情防控潰敗是不可避免的。同樣,我們以政治力量、社會力量、資本力量之間的平衡是否有利于大多數(shù)人為出發(fā)點,提出香港需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否則將一路走衰。
四是具有歷史縱深的分析框架。我們節(jié)目從不就事論事地點評時政,而是把正在發(fā)生的事件當作正在展開的歷史進行分析。例如,我們結合文明型國家的研究,從歷史視角對烏克蘭沖突的來龍去脈和所謂的“亞太北約化”進行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綜合分析,做出比較靠譜的判斷。
五是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比較寬廣的國際視野。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需要從僵化的西方話語中解放出來,否則無法跟上國家發(fā)展和時代變化的需要,而直面千變萬化的真實世界并做出比較正確的戰(zhàn)略判斷,可以是這種改革的一個突破口。這也有助于解決今天人文社科界廣泛存在的中國自信匱乏、崇洋心態(tài)嚴重、形式主義泛濫等弊病。真實世界的挑戰(zhàn)從來不是按學科劃分的,唯有走向綜合、跨學科、底層邏輯和知識體系構建;唯有堅持獨立思考、原創(chuàng)研究、實地調研,才能錘煉判斷力,做出真學問,解決真問題。
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斷,為我們的研究和傳播工作提供了戰(zhàn)略指引。隨著中國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全世界都想聽到中國人對天下大事的判斷和預測,中國學人應該當仁不讓。這其實也是外部世界,特別是全球南方對中國知識界的期待。讓我們一起努力,進一步解構西方話語,建構中國話語,推動真正高質量的中國話語體系走向社會、走向世界!
標簽 這就是中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俄稱擊落烏數(shù)百架無人機,控制一居民點
2025-09-14 08:16 烏克蘭之殤 -
西班牙馬德里一酒吧發(fā)生爆炸,致25傷
2025-09-14 08:16 -
王毅:中國為二戰(zhàn)的最終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5-09-14 07:40 -
金與正:美日韓在朝鮮周邊大秀肌肉選錯了地方
2025-09-14 07:12 朝鮮現(xiàn)狀 -
輪到北約了:中國能影響俄羅斯,你上我就上!
2025-09-13 22:5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中國機電商會聲明
2025-09-13 22:38 -
美國抗衡“一帶一路”的大計劃,兩年就熄火了?
2025-09-13 22:09 觀察者頭條 -
142票贊成、10票反對,聯(lián)大高票通過!
2025-09-13 22:09 -
罕見!朝中社一天發(fā)布三條金正恩動態(tài)
2025-09-13 21:17 朝鮮現(xiàn)狀 -
商務部連續(xù)出手:立案調查!
2025-09-13 19:48 中美關系 -
“既然歐洲人想買中國貨,為何不讓中企在這生產?”
2025-09-13 19:28 德意志 -
中方:美方此時制裁,意欲何為?
2025-09-13 19:26 中美關系 -
武契奇回應“577”
2025-09-13 17:24 -
罕見,美國支持安理會聲明
2025-09-13 16:11 -
美媒悟了:買中國貨有利國安,誰會跟最大客戶過不去?
2025-09-13 15:2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
德國擴軍“備戰(zhàn)”
2025-09-13 14:38 德意志 -
“中俄擬建立清算機構,規(guī)避西方”
2025-09-13 13:03 中俄關系 -
美方賊喊捉賊:“中國在拉美搞剝削”
2025-09-13 12:08 觀察者頭條 -
中方呼吁各方保持冷靜克制,避免誤解誤判
2025-09-13 11:26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詳訊來了!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 評論 0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99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75“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7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