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鵬鯤:政府出手保護用戶權益,互聯網明天大勢向好
關鍵字: 今日頭條下架內涵段子【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余鵬鯤】
本月9日,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天天快報等4款APP被有關部門要求下架,暫停下載。10日同樣屬于今日頭條旗下的“內涵段子”客戶端和相關公眾號被國家廣電總局要求永久關停。而3月29日,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了《“今日頭條”廣告里的“二跳”玄機》,揭露了今日頭條的廣告陷阱。4月4日今日頭條旋即因為廣告陷阱問題被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處罰。
今年以來,權威媒體多次聚焦“大數據殺熟”和無下限“網紅”等不健康的互聯網業(yè)態(tài),相關部門紛紛約談滴滴、美團、抖音、快手等互聯網企業(yè)??梢哉f對互聯網亂象的新一輪整治已經開始。筆者認為這次整治行動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特別強調用戶權益,二是著重于改造互聯網業(yè)界急功近利的發(fā)展模式。
整治行動的抓手是應用中的違法行為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互聯網被認為是一個新生事物,從政府到民間對它的發(fā)展更多的是鼓勵而非監(jiān)管。這種心態(tài)體現在輿論上,就是傾向于把互聯網不健康的業(yè)務模式“模糊化”、“中性化”。不少傳統(tǒng)違法犯罪產業(yè)似乎一披上互聯網外衣就“高大上”起來,好像最多也就是個道德問題。
以今日頭條為例,不少網民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打開其中一個新聞頁面就自動導向其他第三方網站。這就是媒體報道中所說的“二次跳轉”的問題,也有媒體稱之為廣告陷阱。事實上,今日頭條的這種行為完全符合流量劫持的定義,是一種違法行為。
流量就是互聯網上傳輸的數據,正常上網時,數據會在網民的設備與正確的網站服務器之間傳輸,我們才能瀏覽網頁、下載歌曲、收看視頻。而黑客通過流量劫持使網民打開A網站時自動跳到B網站。這種行為不僅僅違法,嚴重時可能因違反刑法第286條,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
2015年11月10日,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判決了中國大陸首起流量劫持刑案,兩名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以及退繳在案的違法所得予以沒收。
而筆者過去在瀏覽今日頭條遭遇流量劫持時,還以為是其“樹大招風”被黑客盯上了,沒想到是它自己“黑吃黑”呀。
媒體的模糊報道有時使得互聯網公司的行為性質不清,類似的例子還有滴滴的“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就是通過收集用戶數據在不同的用戶購買同一商品時給與不同的價格?!按髷祿⑹臁蹦壳皝砜床⒉欢际沁`法的,但是滴滴的“大數據殺熟”部分方式顯然違法了。
滴滴的大數據殺熟不僅僅是直接給與新老用戶不同的折扣,也不是減少老用戶的補貼,而是在某些情況下直接改變了老用戶的里程定位。也就是有網友反映的,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公里數隨交易次數慢慢變長。這種變相改變交易的量的行為和注水豬肉沒有本質區(qū)別,是一種價格欺詐。
(滴滴新老用戶價格不同,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而部分用戶遭遇距離都不同的現象)
而“大數據殺熟”這個詞語掩蓋了滴滴偷偷加長里程行為的違法性質,這也是人民日報發(fā)文批滴滴大數據殺熟的行為不為價格法所允許的原因。
從滴滴、美團再到現在的今日頭條被處罰,政府的管理措施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而是依法行政、為民做主。
技術無罪論可以休矣
過去政府對互聯網的監(jiān)管更多的出于維護網絡安全和社會公序良俗的考量,打擊的主要是傳播反動和黃色信息的互聯網公司。由于這兩種信息的管控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技術無罪論的說法一時甚囂塵上。而現在政府開始規(guī)范互聯網公司侵犯用戶利益的時候又有人試圖以技術無罪論為互聯網公司推卸責任。
持這種說法的網民往往用廚房刀具做類比,認為經營水果刀、菜刀哪怕是西瓜刀的商戶,難道應該為持刀傷人者負責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孫武
- 最后更新: 2018-04-25 10:48:02
-
自主芯片“魂芯二號A”發(fā)布 性能超國際同類4倍
2018-04-25 10:39 IT新浪潮 -
嫦娥五號計劃2019年發(fā)射
2018-04-25 08:29 嫦娥奔月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師:“天宮”部分技術或超國際空間站
2018-04-25 07:45 航空航天 -
生物智造:中國科學家打一束光,讓細菌畫納米電路
2018-04-24 20:18 科技前沿 -
嫦娥四號年底前后登月!其中繼星名字也很美
2018-04-24 11:47 航空航天 -
問鼎蒼穹 我國將選拔17至18名第三批預備航天員
2018-04-23 14:00 航空航天 -
為什么中國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
2018-04-23 09:50 IT新浪潮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減速傘試驗成功
2018-04-23 09:13 航空航天 -
造一顆“中國芯”分幾步?
2018-04-23 07:50 科技前沿 -
美國不是第一次在芯片上出手,但每次中國都變得更強
2018-04-23 07:35 中美關系 -
俄航:莫斯科上海航線未來或用超音速飛機 只要2小時
2018-04-22 23:08 航空安全 -
我國深海水下滑翔機首潛8213米 刷新世界紀錄
2018-04-22 08:19 -
首次!中國利用遙感技術在國外發(fā)現絲路考古遺址
2018-04-21 13:33 -
外媒:中國“人造太陽”或超越人類最狂野的能源夢想
2018-04-20 16:55 中國精造 -
我國航天員"飛天"水下訓練服首亮相
2018-04-20 15:43 航空航天 -
國家航天局:中俄正討論向對方空間站互派宇航員
2018-04-20 10:55 科技前沿 -
中興回應美制裁:極不公平 不能接受!
2018-04-20 09:50 中美關系 -
“發(fā)展自主芯片,不能等做到跟國際水平一樣才用”
2018-04-20 07:38 科技前沿 -
他們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2018-04-19 16:25 -
“谷歌通過麥克風竊聽,然后推送廣告?”有人測試了一下…
2018-04-19 15:59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