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伊文:在大變局中的固守僵化觀念的危機
【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尹伊文】
長久以來,很多美國人持有堅定的自信,相信“美國的制度是最好的”、“美國是最強大的”。最近兩年連續(xù)發(fā)生了幾件事情,直接沖擊了這些堅定的自信。
在新冠疫情中,美國在感染人數(shù)、死亡人數(shù)方面是全球表現(xiàn)最差的,從自信滿滿的“最好”“最強”榜首,直接跌入了“最差”“最弱”的榜尾。
去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后,發(fā)生了“國會山事件”。在美國人心中,這樣的事情是發(fā)生在落后國家、“邪惡”國家的,譬如委內瑞拉,想不到具有“最好制度”的美國也會發(fā)生。
今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不僅極度混亂,而且美軍還沒有完全撤出,它扶植了20年的親美“民主”政府就垮臺了。而當年蘇聯(lián)從阿富汗完全撤軍后三年,扶植了10年的親蘇“不民主”政府才垮臺。最強大的美國竟然表現(xiàn)得不如解體前夕的蘇聯(lián)。
面對這些沖擊自信的現(xiàn)實,美國人感到震驚困惑。為了解釋現(xiàn)實和自信之間的不相符,多數(shù)美國人是在表層找原因,譬如把防疫不利歸咎于某些官員專家,把沖擊國會歸咎于特朗普支持者的魯莽,把阿富汗問題歸咎于“帝國墳場”和一些具體負責的官僚。
也有少數(shù)人會進行較為深入的思考,反省這些問題背后深層的政策形成與執(zhí)行過程。極少數(shù)人會深入到價值觀層面,反思美國的自由民主價值體系是否有問題,在這樣的價值體系上構建的制度是否有問題。
當自己的觀念和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往往盲目地固守自己的觀念,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來解釋沖突;只有很少數(shù)人有勇氣和能力挑戰(zhàn)自己的觀念,用“實踐檢驗真理”的方法來修正自己的觀念,使自己的觀念能夠與時俱進地發(fā)展,進而指導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取得進步。
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會盲目地固守自己的僵化觀念呢?少數(shù)人是如何能夠克服這種盲目性的呢?當一個國家固守僵化觀念的時候,會對這個國家的發(fā)展造成什么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需要用什么方法來克服?目前世界正經(jīng)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中的各種巨大變化對人的固有觀念造成的沖擊是極為強大的,個人應該如何適應這種大變局?國家又該如何應對這種大變局呢?
本文試圖回答這些問題。關于固守觀念的現(xiàn)象,政治學、社會學有過很多分析探討,但我想先從神經(jīng)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更為“科學”地分析這個現(xiàn)象,然后再以此反觀這個現(xiàn)象對政治和社會的影響,以及探討如何解決其負面影響的問題。
固守觀念的神經(jīng)淵源
耶魯大學醫(yī)學院的神經(jīng)學教授史蒂芬·諾韋拉[1],從神經(jīng)科學和心理科學的角度,指出人類思維的一大特點是“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這種思維特點,既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世界、改進生存,但也含有陷阱,其中一大陷阱就是使人在劇變的世界中不能作出相應的觀念改變,而是固守觀念。
所謂“模式識別”,就是人可以在雜亂無章的信息中識別出“模式”來。譬如,樹葉飄落,蘋果墜地,石頭滾動……這些雜亂無章的運動,被人通過“重力”“加速度”“質量”“引力”“摩擦力”等等的力學模式化,變得易于認識了。人通過這樣的模式識別來認識世界,還利用這些認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譬如根據(jù)力學理論創(chuàng)造各種工具,改進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在模式識別的過程中,人會對模式產生真實的感覺,認為這些模式確實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這些模式化的信息經(jīng)過大腦的處理,會在人腦中構建出一個“內在現(xiàn)實模式”(internal model of reality),這是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是人自己認為的現(xiàn)實,人相信這個“內構現(xiàn)實”就是客觀現(xiàn)實。
如果這個“內構現(xiàn)實”非常接近客觀現(xiàn)實,它可以幫助人們應對現(xiàn)實中的問題,有助于人類的生存發(fā)展。但是,如果“內構現(xiàn)實”遠離客觀現(xiàn)實,那么它不僅不能解決現(xiàn)實中的問題,還會將人導入歧途,跌入陷阱。
譬如化學中的“燃素說”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17世紀時,人們認為燃燒的火是由細小活躍的微粒“燃素”構成的。但這種“內構現(xiàn)實”不符合現(xiàn)實,人們被導入歧途,忽視燃燒時空氣成分的變化,無法解釋金屬燃燒后重量增加的現(xiàn)實。在這樣的陷阱中,人無法用燃燒理論來指導有關燃燒的生產活動,改善人類的生活。
要想避免陷阱,需要對頭腦中形成的自認為現(xiàn)實的“內構現(xiàn)實”進行“現(xiàn)實測試”(reality test),以便否定“不現(xiàn)實的認識”,從而構建更接近現(xiàn)實的“內構現(xiàn)實”。諾韋拉指出,否定頭腦中的“不現(xiàn)實的認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從神經(jīng)學、心理學、生存適應進化等多種角度展現(xiàn)了“不容易”的原因。
形成“內構現(xiàn)實”的大腦活動主要是在新皮質(neocortex)的額葉(frontal lobe)部分進行的。新皮質是生物從低等向高等進化過程中最晚出現(xiàn)的大腦皮質,額葉更是智力進化的高級活動領域。理性思維是在這里進行的,它也負責調控更原始的情緒管理中心“杏仁核”等結構。
這里只是談到額葉功能的幾個方面,整個的圖景更為復雜,圖片來源:Handbook of Clinical Neurology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情緒有更加古老久遠的歷史,是更為原始的腦活動,有更強大的影響力和更高的效率。這種高效率很多時候可以產生有利于人類生存的結果。譬如,人在遇到危險時會產生“害怕”情緒,使人能夠立刻快速采取行動,逃避危險。
在狩獵時代,快速逃避猛獸能夠大大提高生存的機會。當看到叢林中草木異?;蝿?,害怕里面藏著老虎的情緒會使人立刻逃跑,而那些缺少害怕情緒、理性思考是否真有老虎的人,則不會立刻逃跑。如果里面真是藏著老虎,受情緒驅動的人得以逃跑生存,而受理性驅動的人則很可能喪生。
在漫長的原始社會時代,能在情緒驅動下快速逃跑的人獲得了更大的生存機會,他們的行為,他們的基因,通過“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深深影響著后來的人類。
情緒驅動的強大力和高效率,還和情緒能夠產生的滿足感相關。當人情緒活躍的時候,人腦中與情緒相關的神經(jīng)元釋放的某些神經(jīng)遞質就會增加,使人得到“滿足”的感覺。這就使得情緒驅動行為具有了生理動機,而理性驅動行為則缺乏這樣的生理動機,因此情緒具有了更強的行為驅動力。
有的時候,人還會突然“喪失理智”,直接為情緒支配。耶魯大學的神經(jīng)科學家艾米·安斯頓(Amy Arnsten)等發(fā)現(xiàn),面對壓力時,人腦過度釋放各種應激激素,阻礙前額葉調控“杏仁核”等與情緒相關的腦區(qū)。
圖片來源:Linkreseach.com
諾韋拉認為,在形成“內構現(xiàn)實”時,一方面理性思維進行了構建,另一方面大腦會賦予其“意義”,會獲得“情緒化”的感覺,成為了“信念”(belief),也使人對其執(zhí)著。
標簽 民主模式-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美國新增確診104672例、死亡1996例
2021-10-30 08: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加拿大政府就原住民兒童福利賠償金判決結果提起上訴
2021-10-30 07:24 -
“‘中國行動計劃’破壞的是美國的競爭力”
2021-10-29 23:38 美國一夢 -
譚德塞成為下任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選舉唯一候選
2021-10-29 22:46 -
原諒了?法國:有意重啟與美國合作
2021-10-29 22:44 法國見聞 -
“因為是白人男性,公司為了多元化就無故把我炒了”
2021-10-29 21:13 美國一夢 -
中國要在塔吉克斯坦建警察哨所?外交部回應
2021-10-29 20:40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同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
2021-10-29 19:05 中國外交 -
歐洲的“美國第51個州”,終究錯付
2021-10-29 19:05 -
美媒:美國的世界地位正在坍塌
2021-10-29 18:53 美國一夢 -
臺當局和立陶宛要一起搞“太空科技”
2021-10-29 18:15 臺灣 -
美國垃圾清理人工短缺,“我家垃圾已有9周沒人來收了”
2021-10-29 17:43 美國一夢 -
拜登赴國會絕望求助:其他國家想知道我們這套還行不行
2021-10-29 16:47 美國政治 -
網(wǎng)飛版《三體》公布陣容 沒中國演員?
2021-10-29 16:09 -
王毅將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參加G20峰會
2021-10-29 15:36 G20 -
默克爾傳記作者:她對華政策,有個問題…
2021-10-29 15:35 德意志 -
“堪培拉擊敗中國”,然而…
2021-10-29 14:35 -
美軍高官:中國軍力“發(fā)展速度驚人”,美國卻受制于官僚主義
2021-10-29 13:41 美國政治 -
美參院通過限制華為中興法案后,他稱:必須用價值觀來激活技術
2021-10-29 12:05 美國一夢 -
美官員抱怨:人手不夠,駐俄使館明年或將“關門”
2021-10-29 11:52 涼戰(zhàn)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jù)”,證明妻子是女性
-
“吃了會不會長瘡”,美國運動員道歉了
-
美國,一裂再裂…
-
特朗普:俄烏?;稹斑€沒到時候”
-
“歐盟比中國更能拿捏美國,馮德萊恩本該更強硬,結果…”
-
首批“歐洲買單”的美國武器運抵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