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迦陵:伊朗重審頭巾法案,“顏色革命”勝利了嗎?
最后更新: 2022-12-07 09:25:06【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孫迦陵】
11月21日,伊朗國家隊在世界杯上拒唱國歌,將多月示威的情境帶入了足球賽場,事件根源則要回到2個月前的一起悲劇。
卡塔爾世界杯期間 伊朗球迷現(xiàn)場舉牌聲援國內女性爭取自由。圖源:視覺中國
9月13日,伊朗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與家人至德黑蘭旅游時,因“配戴頭巾不當”而遭道德警察(又稱宗教警察)帶走拘留,并在拘留期間昏迷送醫(yī),最后于16日被醫(yī)院宣告死亡。
據(jù)伊朗官方說法,阿米尼是因“心臟病發(fā)”陷入昏迷,但憤怒的民間輿情無法接受,一來據(jù)收治阿米尼的醫(yī)院透露,其在到院時已是腦死狀態(tài);二來阿米尼家人指出,阿米尼的頭部與腿部皆有瘀傷,極可能是拘留時遭警察毒打所致。
幾日之后,“阿米尼死于警察暴力”之說開始發(fā)酵,其故鄉(xiāng)庫爾德斯坦省首先爆發(fā)街頭示威,此后包括德黑蘭、設拉子、伊斯法罕等大城接續(xù)淪陷,民眾訴求包括公布真相、起訴兇手、取消強制女性戴頭巾的法令、解散道德警察等;此后示威規(guī)模一再上升,群眾喊出了推翻神權政府的口號,包括享譽國際的伊朗女星阿里多斯蒂(Taraneh Alidoosti)等多位名人皆表態(tài)支持示威者,正如此次世界杯上拒唱國歌的伊朗代表隊般,使得神權政府臉上無光。
卡塔爾世界杯,伊朗隊首戰(zhàn)前拒唱國歌引發(fā)爭議。截圖來自鳳凰衛(wèi)視
而伊朗官方雖不惜重演2019年示威時的大動作,包括鎮(zhèn)壓民眾、中斷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大規(guī)模起訴示威者、指稱騷亂背后是美國與以色列煽動等,卻依舊難平街頭怒火。
截至今日,阿米尼之死衍生的示威已蔓延兩月有余,神權政府不得不考慮讓步以平民怨:12月2日伊朗總檢察官蒙塔澤里(Mohammad Jafar Montazeri)表示,將檢討強制女性戴頭巾的法律;12月4日伊朗媒體稱,蒙塔澤里在會議上表示“道德警察與司法無關,已被其創(chuàng)辦機構廢除”,被外界認為宣告解散道德警察部門;不過很快這一說法又被否認。
如此動作在同屬伊斯蘭世界的阿拉伯輿論場引發(fā)回響。雖有部分網(wǎng)友認為伊朗正在發(fā)生“波斯之春”,背后推手是美國等境外勢力,但多數(shù)評論對神權政府的讓步拍手叫好,稱不該以法律強制規(guī)范婦女衣著,甚至有部分評論出于宗派對立情緒,期望“邪惡什葉政權”垮臺。
上述輿情交織,折射了此次伊朗示威的復雜性。就事件導火線而言,民眾對道德警察、頭巾規(guī)范的普遍厭惡,暴露出神權政府的民意基礎流失,尤其是在1979年后出生的一代群體中;就事件引發(fā)的政治效應而言,“顏色革命”的陰影揮之不去,短期內雖沒有促成政權垮臺的可能,卻也將迫使神權政府自我調整。
神權政府正在失去一代人
首先,“阿米尼之死”作為事件導火線,反映了1979年以降的伊朗民情流變。
1978年1月,伊朗爆發(fā)大規(guī)模反君主制示威,教士階層、左翼、自由派、民族主義者在“推翻政權”的共同目標下團結,迫使國王巴列維在1979年流亡開羅。然而同年2月,什葉派教士霍梅尼自巴黎歸國,革命成果迅速被伊斯蘭勢力襲奪,霍梅尼雖堅稱“只作為導師提供建議”、“不會在新政府中扮演任何政治角色”,卻憑借自身宗教威望與民間支持,開始將左翼與其余反對勢力逼出政壇,確立了伊朗走向“伊斯蘭共和國”的政治方向。
隨之而來的,便是其對伊朗社會的大規(guī)模文化改造,婦女服飾規(guī)范自是重點之一。1979年革命后,伊朗政府先是要求女性公務員須在工作場所佩戴頭巾,又于1981年頒布新法,規(guī)定婦女須在所有公共場所佩戴頭巾,并在1983年推出此一法規(guī)的“伊斯蘭式懲罰”:未戴頭巾的婦女將被判處鞭刑74下。
然而神權政府內部并非沒有反對聲音,例如霍梅尼曾經(jīng)的接班人蒙塔澤里,便在獲得接班資格后建議調整政府路線,包括放寬對女性的相關限制、解除黨禁、停止處決政治犯等,然其主張徹底激怒了霍梅尼,后者為此解除其接班資格,甚至修憲以扶持資格不符、但忠于伊斯蘭革命理念的哈梅內伊。只是哈梅內伊在1989年接任最高領袖后,依舊面臨伊斯蘭革命行向何方的問題。
從政治現(xiàn)實來說,由于哈梅內伊缺乏霍梅尼的宗教威望與政治資歷,導致其身為最高領袖的實質權力在接班之初大幅萎縮,立場相對溫和務實的拉夫桑賈尼遂在當選總統(tǒng)后調整霍梅尼留下的宗教路線,取消了電臺與電視僅能播放軍事與宗教音樂的禁令,更于日后培植同為溫和派的魯哈尼,后者于2013年起擔任伊朗總統(tǒng)長達8年,并在任內與美國簽署伊朗核協(xié)議,短暫緩和了美伊對峙。
不過魯哈尼上任時,哈梅內伊已褪去接班之初的青澀,并在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IRGC)擁護下,成為名符其實的最高領袖,故魯哈尼雖可在部分政治議題上實踐想法,面對宗教事務卻不得不向哈梅內伊低頭。
以婦女服飾議題為例,伊朗在2005年成立道德警察,廣泛取締“配戴頭巾不合規(guī)”的婦女。魯哈尼曾對此事表示批評,但沒有辦法廢除其存在。
在上述路線之爭外,伊朗的民意也開始發(fā)生變化,這背后既有難止的世俗化趨勢,更受階級與經(jīng)濟因素驅動。
首先是世俗化力道。以頭巾為例,拉夫桑賈尼掌權后,伊朗婦女的頭巾規(guī)范便逐步放松:雖仍須佩戴頭巾,卻可被默許露出發(fā)絲,也未必要穿著革命年代的黑色斗篷(Chador)。
2005年道德警察成立后,婦女開始暴露在被取締的風險中,卻沒有發(fā)生黑色斗篷大幅回潮的現(xiàn)象,以2014年的伊朗內政部數(shù)據(jù)為例,該年仍有22萬名婦女被取締、簽署承諾戴好頭巾的聲明,有19,000人收到了“遮好頭發(fā)的警告”,有9,000人被拘留,暴力取締更是偶有發(fā)生。如此可觀數(shù)據(jù),揭示“服儀違法”已是伊朗女性的某種生活日常。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俄機場2天內3次遇襲,美方回應
2022-12-07 09:24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將出席中阿峰會、中國-海合會峰會并訪問沙特
2022-12-07 08:10 中國外交 -
美國新增感染59494例、死亡591例
2022-12-07 07:55 美國一夢 -
外交部:若蒙方提出請求,中方會依法依規(guī)提供必要協(xié)助
2022-12-07 07:15 -
阿根廷副總統(tǒng)因貪腐被判6年監(jiān)禁,終身不得擔任公職
2022-12-07 07:00 -
俄方稱:兩天內已三起
2022-12-06 23:10 烏克蘭之殤 -
外媒炒作這一幕,克宮:想多了
2022-12-06 22:19 -
推特刪帖壓拜登丑聞合適嗎?她轉移話題…
2022-12-06 21:03 美國政治 -
美國大導在線無語:我們說這話就太荒謬了!
2022-12-06 20:02 -
印度對德國說“不”
2022-12-06 19:29 能源戰(zhàn)略 -
蒙古國爆發(fā)大規(guī)模抗議,示威者試圖沖擊國家宮
2022-12-06 16:25 -
邀非洲國家領導人來美參會,拜登將“有意不提中國”
2022-12-06 16:09 中美關系 -
美國正考慮對中國鋼鐵行業(yè)加征額外關稅?外交部回應
2022-12-06 16:03 -
“如果共和黨不阻止特朗普,我考慮參選總統(tǒng)挑戰(zhàn)他”
2022-12-06 16:02 美國政治 -
朔爾茨撰文稱中國崛起不是孤立中國的理由,中方回應
2022-12-06 15:55 中國外交 -
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開建,中國參與設計建造
2022-12-06 15:10 天文 -
“我被暗殺的風險很大,絕對不會坐任何敞篷車招搖過市”
2022-12-06 13:30 -
朔爾茨:不要因為中國崛起就對其孤立,世界并非注定分裂
2022-12-06 10:38 德意志 -
德國這一“防務政策重大改變”,懸了
2022-12-06 10:15 德意志 -
普京視察克里米亞大橋,親自駕車駛過修復路段
2022-12-06 08:01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10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6“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