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清友:2018,將防風險進行到底(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告全文解讀)
關鍵字: 2018,將防風險進行到底管清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7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告全文解讀【文/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2017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十八大以來最晚的一次,但卻是最重要的一次。之所以最重要,是因為最特殊:
第一,特殊的政治。
每年的會議都會對下一年做一個定位,去年對2017年的定位是“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的重要一年”,今年的定位顯然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改革開放40周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四個時間節(jié)點疊加在過去幾年從來沒出現過,而且個個都是大事。
第二,特殊的經濟。
中央從來都是問題導向,以往幾年的問題很清楚,政策布局也自然很清楚。
比如2013年經濟過熱,政策就緊縮。2014年經濟衰退,政策就刺激。2015年經濟企穩(wěn),政策就中性,2016年經濟復蘇甚至過熱,政策就收緊。
但今年特殊了,說好不好,說壞不壞,有的地方好的出奇,有的地方又差的驚人,歸根到底,是中國經濟結束了齊步走的一致性階段,政策也很難一刀切,難度越來越大。
第三,特殊的市場。
2014年債券牛,2015年股票牛,2016年商品和地產牛,2017年貨幣牛,十八大以來大類資產跟著經濟周期輪動的邏輯非常清晰,但現在問題來了,一個完整的大類資產周期已經結束,再加上金融強監(jiān)管的沖擊,明年的投資方向似乎是近年來最不確定的一次。
過去我們習慣于給每年的會議一個定調。2013年是緊,2014年是松,2015年是松,2016年是緊,但2017年真的不一樣。
從三個特殊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明年的政策基調既不是緊縮,也不是寬松,而是沒有基調。如果非要給今年的會議提煉一個基調,那就是“防風險”。
今年會議和往年最大的區(qū)別是,不只部署了未來1年的八個重點任務,還錨定了未來3年的三大攻堅戰(zhàn),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
12月初政治局會議已經提前劇透,但很多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攻堅戰(zhàn)的重要性。這不是短期內抑制資產泡沫那么簡單,而是要在長期內“將防風險進行到底”。
防的是什么風險?會議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金融風險。不管是地產、實體還是金融機構內部的風險,根子都在金融,核心是管住不合理的杠桿。
對企業(yè)來說,不要脫離了自己的能力范圍,利用過度的杠桿支撐過于龐大的資產,萬達不是挨板子的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對個人來說,不要用現金貸去買房,也不要濫用自己的信用,征信將更加嚴格。
對金融機構來說,通道業(yè)務將成為歷史,牌照將越來越規(guī)范,游離在監(jiān)管之外的違法違規(guī)金融活動將被清理。
對政府來說,不要變相融資,不要明股實債,不要承諾回購,政府舉債的歪門邪道將被徹底堵死。
一切的宏觀政策也要為防風險服務,但防風險在不同的場景之下有著不同的含義。
第一種場景:如果經濟開啟新周期,增長和通脹明顯上行,那么防風險意味著政策收緊,抑制經濟過熱。
第二種場景:如果經濟回到老路,增長和通脹大幅下行,那么防風險意味著政策放松,維護經濟底線。
第三種場景:如果經濟波動不大,小幅下行或者小幅上行,那么防風險意味著保持貨幣財政政策的定力,把重心放在監(jiān)管和整頓上。
不管從經濟的客觀情況還是這次會議的主觀信號來看,第三種場景出現的可能性更大。
- 原標題:管清友:2018,將防風險進行到底(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告全文解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婭坤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