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源:光輝歲月已逝,“港式月餅”還會受追捧嗎?
最后更新: 2019-09-13 10:56:34不僅是美食的“港風(fēng)”,如今被人津津樂道的“港風(fēng)音樂”,也誕生于那個年代。70年代之前,香港并無華語流行音樂,港人對于通俗音樂的欣賞也是“涇渭分明”——年輕人要聽流行那就是清一色的英文歌,香港的年輕歌手創(chuàng)作也都是翻唱或是模仿英國的搖滾樂,普通大眾的中文音樂娛樂則是傳統(tǒng)粵劇。60年代末,香港的粵語流行音樂橫空出世:擁有深厚粵劇功底的歌手羅文將粵劇中的傳統(tǒng)發(fā)音方式與西洋流行音樂結(jié)合,創(chuàng)作演唱了香港第一批中文流行音樂,成為了港樂無可爭議的“教父”——那首著名的《獅子山下》就是他的作品,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那個時代最深刻的印記、是香港精神的象征。
除了“港樂教父”,同樣誕生于那個時代的初代“歌神”許冠杰也活躍在香港的舞臺上,穿著完全模仿英式搖滾明星的夸張服裝,留著相似的發(fā)型、擺著相似的造型,唱著的最接地氣、反映香港底層勞動者苦樂辛酸的粵語流行歌:
“我哋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個種辛苦折墮講出嚇鬼(死俾你睇)/咪話冇乜所謂”(歌詞大意:我們這群打工仔,一生一世做著錢幣的奴隸,那種辛苦落魄說出來能嚇到鬼(死給你看),別說沒什么所謂)。
許冠杰在1977年首屆“金唱片”頒獎禮上演唱《半斤八兩》
然而,正是這群“打工仔”創(chuàng)造了那個最光榮的香港、也定義了香港文化和香港精神的真正內(nèi)涵——樂觀勤勉、埋頭苦干、野心勃勃、雄心萬丈,用一種屬于市民階層的智慧和實用主義不斷解構(gòu)著殖民地強勢西方文化的“天花板”與隔膜,將原本遙不可及、高高在上的“西式”潤物無聲地融入到底層的“中式”之中,從而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本土文化,定義著片原本應(yīng)該屬于中國的土地,進而成為了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整個華人文化的旗幟。正如半島酒店那華麗的巴洛克風(fēng)格天花板,映襯的早已是香港的巨星名流,曾經(jīng)在這里談笑風(fēng)生的英倫貴族早已不被人提及。
半島酒店的今昔對比
那個時代的香港人是真正有著“文化自信”與“傲氣反骨”的一代人,他們開放而不諂媚,融洋卻不崇洋,用香港日新月異的繁榮堂堂正正地說出“我們中國人”。
一如上文提到的美心月餅創(chuàng)始人伍佔德,他當(dāng)年之所以決心創(chuàng)辦美心餐廳,就是因為他曾去一家餐廳吃飯,被安排在靠近衛(wèi)生間的位置,而當(dāng)時明明有很多空位子,侍者給出的回復(fù)是:中國人花錢少,就只能坐這里。伍佔德當(dāng)時就激動起來了,發(fā)誓一定要開一個餐飲店,給西方國家看,我們中國人也能辦好西餐廳。
擁有一腔愛國熱情的伍老先生,更是在1979年僅以握手為憑,就壓上全部身家,與中國民航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家合資公司,讓中國民航擁有了自己的航空配餐。談及此事,伍老先生說到:“那時候,在西方人眼里,香港人被看不起的,我就想,我一定要為國家、為中國人,做點事,讓全世界的人看到,我們能行?!?
可惜的是這段遠去的“光輝歲月”的并不存在于新一代的香港人的記憶中,就像內(nèi)地90后看著30年前的綠軍裝,總覺得那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陳年往事,已經(jīng)“過時”了——不明白來路,必定會對前路也充滿迷茫。
另一方面,內(nèi)地的年輕人模仿者80年代香港影星的妝容、服飾,涌向掛滿了各色招牌、陳列著“公雞碗”的奶茶店、茶餐廳,用生硬的粵語唱著Beyond的搖滾,在朋友圈曬著來自香港的月餅,卻不知道我們所熱愛和追捧的香港,已經(jīng)隨著那一代人的光榮記憶,被新一代的香港年輕人隨手拋棄。內(nèi)地的年輕一代是愛香港的,但是他門不愛拋棄了香港精神的香港,他們在港風(fēng)中追逐的,是香港曾經(jīng)的那個意氣風(fēng)發(fā)、豪情萬丈的背影。
八十年代的香港街頭
然而,再輝煌的背影也終歸會與我們漸行漸遠,“港式月餅”從那段艱苦奮發(fā)的歲月走來,經(jīng)過歲月的打磨和大浪淘沙的精益求精,才有了今天在高端市場的一席之地。但是,在中華美食的宇宙中,沒有永遠的王者和不變的領(lǐng)袖,如果不是今年中秋節(jié)前大班鬧這一出,很多人估計在買月餅時都不會多考慮到底是廣式、蘇氏還是港式的好吃。失去了本土文化滋養(yǎng)的“港式”究竟還能走多遠呢?畢竟中秋節(jié),團圓才是最重要的,希望那些執(zhí)著于自己臆想的“本土精神”、卻正在用行動背叛這片曾經(jīng)光榮的土地的香港年輕人能明白這一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zé)任編輯: 戴蘇越 
-
撒拉族:在駱駝泉旁,感受“花兒”與“少年”的別樣生活
2019-09-12 20:09 -
習(xí)近平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
2019-09-12 19:1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民主還是專制,這個范式已成為西方推動顏色革命的一種工具
2019-09-12 11:04 這就是中國 -
峨眉山景區(qū):喊客拉客3次以上將被拘留
2019-09-12 08:16 中國游客 -
西方民族主義是好是壞?為何今天“見人就嫁”?
2019-09-11 07:26 文化 -
西方今天最大的問題,就是空談?wù)`國
2019-09-09 12:52 這就是中國 -
湄洲媽祖首次坐動車“巡安”,買“實名車票”
2019-09-07 17:16 -
看到電影里有國旗,有些人就不舒服
2019-09-06 08:35 中國電影 -
超176億,暑期檔票房創(chuàng)歷史紀錄
2019-09-02 07:32 中國電影 -
“港獨”頭目黃之鋒被捕
2019-08-30 09:01 香港 -
中方:對原產(chǎn)美國約75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guān)稅
2019-08-23 20:07 中美關(guān)系 -
一名華裔移民的一生:從美國英雄到種族政策犧牲品
2019-08-23 09:21 -
馬丁大爺:現(xiàn)在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來寫結(jié)局了
2019-08-22 11:12 -
美國小學(xué)生在中國三線城市上暑期班,爸爸看出中美教育差距
2019-08-21 13:01 -
美國“阿拉伯之春”里用過的手段,在今天的香港比比皆是
2019-08-16 18:17 這就是中國 -
上海書展來了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書展
2019-08-14 13:32 -
中聯(lián)辦:超出文明社會底線,與恐怖分子暴行無異
2019-08-14 12:41 香港 -
香港機場再次發(fā)生非法集會 旅客怒斥示威者是“蟑螂”
2019-08-13 16:56 香港 -
為推廣“普世價值”把別國弄得民不聊生,竟然可以連一聲道歉也沒有?
2019-08-12 17:25 這就是中國 -
破34億 !《哪吒》躋身前五
2019-08-11 16:21 中國電影
相關(guān)推薦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xùn)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yīng)”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dǎo),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xùn)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chǎn)品”
-
“對農(nóng)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fēng)領(lǐng)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