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德剛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
巴基斯坦為沙特提供核保護傘?會買中國武器嗎?
近年,中國與埃及、阿曼等都在持續(xù)推進防務合作;接下來,這樣的“點”會越來越多,尤其是軍事官員培訓、聯合軍演、軍事互訪、開展軍事外交等。[全文]
-
此次中東之行,特朗普為何漏了以色列?
美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關系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聯系,而且雙方上層之間存在盤根錯節(jié)的裙帶關系。海合會國家對特朗普政府的公共外交,主要著手點是對特朗普家人及其家族企業(yè)的支持,維護特朗普家人及其家族企業(yè)的利益,進而帶動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全文]
-
美國會多面下注,防止任何一方在敘利亞做大做強
美國反而可能加強在敘利亞庫爾德地區(qū)的存在,保證當地庫爾德人生存空間的同時防止伊朗和俄羅斯卷土重來。[全文]
-
伊朗態(tài)度變軟了嗎?
伊朗和美國關系軟化,也不代表伊朗會減少對代理人的支持。伊朗可能會采取一種更加迂回、長線的打擊方式,但整體上不會減輕對以色列的打擊。[全文]
-
阿拉伯國家“向東看”,西方緊張啥?
中國并不是要和美國爭奪中東地區(qū)主導權,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中東發(fā)揮建設性作用。盡管如此,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仍引起了美國的不安,美國挑動地區(qū)國家、為中國和中東國家發(fā)展關系制造麻煩的苗頭正在上升。[全文]
-
以色列達到目的,阿拉伯世界進一步碎片化
在中東地區(qū),本來阿拉伯世界、伊斯蘭世界是一個板塊,大家把巴勒斯坦的權益、巴勒斯坦的正義事業(yè)放在首位,但現在我們看到,經過了十年的“阿拉伯之春”,各國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本國利益而不是整體利益,這體現了阿拉伯世界的碎片化。[全文]
-
爆炸看似突然,暴露了黎巴嫩的治理問題
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qū)發(fā)生兩起嚴重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震驚了世界。許多國家元首都對黎巴嫩政府進行了慰問,并表示會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盡管這場爆炸事件具有偶然性,但也反映出了黎巴嫩政府治理低下的問題。[全文]
-
西方和伊斯蘭世界不是文明的沖突,而是霸權政治與正義缺失
美國利用自己強勢的軍事力量、外交資源和經濟手段來扶持代理人,利用以色列以及其他親美力量來打壓中東反美力量,在中東地區(qū)分而治之和拼湊軍事集團,使原本地方化的沖突國際化和多邊化。美國在巴以問題上偏袒以色列,導致了激進勢力、甚至恐怖勢力上升,引發(fā)了中東地區(qū)的激進化。[全文]
-
風聞大咖談|美土交惡,根源是土耳其不聽美國安排
美國政府認為,埃爾多安成為土耳其政治的“常青樹”,權力和威權統(tǒng)治不斷加強,脫離了西方給土設置的自由民主道路,故通過居倫運動和其他手段向埃爾多安施壓。此舉加劇了埃爾多安對美國顛覆政權的猜疑。[全文]
-
中美都重視中東,但合作理念不同
美國奉行傳統(tǒng)安全觀,試圖通過建立軍事同盟、發(fā)展軍備、培養(yǎng)代理人實現絕對安全,通過奉行集團對抗和軍事爭奪實現贏者通吃。其結果是,海灣各方在安全零和博弈中更加不安全,甚至沖突不斷升級,中東和平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相比之下,中國提出……[全文]
-
埃及西奈半島為何淪為恐襲重災區(qū)
近幾年來,“伊斯蘭國”積極尋找新的大本營,在“西進”利比亞和“東進”阿富汗均遭受重創(chuàng)的情況下,“伊斯蘭國”開始將重點轉向埃及西奈半島。這里是反恐防線的薄弱地區(qū),被稱為“柔軟的下腹部”。西奈半島也具備“伊斯蘭國”滋生的土壤。[全文]
-
換了王儲的沙特,下一步會怎么走?
換儲事件會讓沙特的政治權力斗爭矛盾更加激化。薩勒曼把自己的兒子作為王儲,讓權力向薩勒曼家族集中,可能會引起王室其他家族的不滿,畢竟他是第三代,未來其他王室成員會圍繞小薩勒曼的內政和外交提出挑戰(zhàn)。[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