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俄軍撤離基輔,是打不動了嗎?
最后更新: 2022-04-03 14:55:52【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最為重大的防務新聞自然是美國總統(tǒng)拜登向國會提交了總額高達8133億美元的防務預算需求,創(chuàng)下了美國國防預算的歷史新高。在烏克蘭戰(zhàn)爭進行之際,美國防務資金的流向?qū)τ诿绹驙幇苑较蚨?,無疑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烏克蘭戰(zhàn)場上的局勢也在以基輔為核心的北部區(qū)域發(fā)生巨大變化,俄軍從基輔北部全面撤軍,引來的外界的關注:是俄軍在基輔方向的“總潰退”,還是俄軍將兵力調(diào)往重點方向“另有所圖”。
美國總統(tǒng)拜登向國會提交總額高達8133億美元的防務預算需求
押注未來的美國軍費
2022年2月28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公布了2023財年總規(guī)模5.79萬億美元的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8133億美元;美國國防部預計獲得的軍費為7730億美元,比去年美軍實際獲得的軍費多了307億,即增長了4.1%,而相比2022年拜登提出的7150億美元的規(guī)模,則增加8.1%。這一規(guī)模不僅是全球軍費最大,其增速也遠遠超出了美國經(jīng)濟的增長速度。
作為大國競爭時代的產(chǎn)物,美國的軍費增長毫無疑問是為了繼續(xù)維持本國在全球的軍事霸權地位,并借此恫嚇與綁架其他國家甚至盟友,以進一步保持美國目前正受到?jīng)_擊的全球經(jīng)濟主導地位。
這其中最主要的幾個遏制對象,自然就是中國和俄羅斯。這種有針對性的競爭,在美國2023財年的軍費需求上也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
其中最為直接的趨勢,便是美國軍隊在全面升級新一代戰(zhàn)略核打擊和核威懾系統(tǒng)上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按照2023年的計劃,美國將向其核武庫的更新?lián)Q代投入至少344億美元,包括63億美元用于“哥倫比亞”級戰(zhàn)略彈道導彈核潛艇,50億美元用于B-21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36億美元用于陸基洲際彈道導彈,10億美元用于空射核打擊巡航導彈??傄?guī)模相比2022財年的277億增加了近1/3,顯示出美國在更新核武庫上的急切行動。
筆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曾介紹過,美軍在冷戰(zhàn)末期采購和部署的一系列戰(zhàn)略核武器和投射平臺,包括“民兵3”洲際導彈、“俄亥俄”級戰(zhàn)略核潛艇、B-52/B-1B戰(zhàn)略轟炸機等裝備,在冷戰(zhàn)結束后一直作為美俄戰(zhàn)略核均勢的絕對主力,如今也大都老化到了需要全面替換的階段。而這種替換和冷戰(zhàn)后美軍對現(xiàn)役裝備的改裝升級不同,是對作戰(zhàn)平臺的根本性替換,因此相關的研制工作特別復雜,裝備采購成本也相當高昂。
按照美軍目前公布的進度,“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首艇已經(jīng)開工建造,而B-21戰(zhàn)略轟炸機也已經(jīng)制造了多架原型機,即將在年內(nèi)開始試飛。隨著這幾個項目從紙上談兵的設計階段轉(zhuǎn)入全面的原型研制和建造階段后,核威懾體系的投資占據(jù)軍費的比例自然會迅速增大。某種程度上說,這是當美國核武器的“冷戰(zhàn)紅利”接近耗竭的時候,美國為了維持其與俄羅斯對等的核武庫不得不投入的一筆巨額開支。
B-21造的多
當然,2023財年的美軍核武庫的相關開支依然是按照《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中美俄保持戰(zhàn)略核均勢的基本前提制定的;也就是說,要替換的核武器數(shù)量差不多維持在不超過700件核載具(包括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重型轟炸機)和不超過1550枚部署狀態(tài)的核彈頭。
不過從2021年開始,美國軍方高層和相關智庫已經(jīng)意識到、并開始著手考慮應對除了俄羅斯之外的新的戰(zhàn)略核力量對手——中國。按照美國國防部的觀點,隨著中國在建設三位一體戰(zhàn)略核威懾領域取得的成果越來越多,中國不僅在各種戰(zhàn)略核武器與核載具的技術上正在快速接近美國,在核武庫的部署規(guī)模上也將會出現(xiàn)快速的增長。
對于美國來說,如何用低于中俄總規(guī)模的核武庫規(guī)模,對中俄都產(chǎn)生足夠的戰(zhàn)略核威懾效果。盡管眼下受限于《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的限制,美國在2026年前無法采取實質(zhì)性的行動,但未來美國在核武庫的規(guī)模和核載具的更新上的任何新動作,都會分掉軍費預算里更大的一塊蛋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世怡 
-
107歲開國少將鄒衍逝世,曾批準處決“座山雕”
2022-04-02 14:22 -
美國取消洲際彈道導彈試射,避免與俄核緊張局勢升級
2022-04-02 13:49 烏克蘭之殤 -
【俄烏沖突第三十八天】俄別爾哥羅德油庫誰襲擊的?俄烏各執(zhí)一詞
2022-04-02 13:42 -
烏克蘭布羅瓦里市市長:俄軍已全面撤出
2022-04-01 17:21 烏克蘭之殤 -
【俄烏沖突第三十七天】烏軍數(shù)次企圖撤出“亞速營”高官失敗
2022-04-01 11:16 -
解放軍13架軍機進入“西南空域”,臺媒聯(lián)系上美菲軍演
2022-04-01 08:52 南海局勢 -
【俄烏沖突第三十六天】俄軍重新部署 優(yōu)先完成“解放頓巴斯”任務
2022-03-31 11:50 -
五角大樓:俄已不是同級對手 但中國才是最大威脅
2022-03-31 11:47 涼戰(zhàn) -
美海軍一架E-2D預警機墜毀,1死2傷
2022-03-31 10:55 航空安全 -
日本“加賀”號直升機驅(qū)逐艦入塢進行“航母化改裝”
2022-03-31 08:08 -
俄軍撤出基輔以緩和沖突?美國防部:是調(diào)整部署
2022-03-30 10:52 烏克蘭之殤 -
【俄烏沖突第三十五天】俄防長紹伊古再次公開露面
2022-03-30 09:36 -
日本防衛(wèi)?。簝伤抑袊炌Т┻^對馬海峽駛向日本海
2022-03-29 22:54 日本 -
中央軍委將評選頒授“八一勛章”
2022-03-29 18:54 -
一周軍情觀察:朝鮮洲際核威懾的新階段
2022-03-29 15:18 一周軍事觀察 -
拜登申請7730億美軍軍費:裁撤150戰(zhàn)機 增加研發(fā)
2022-03-29 15:12 涼戰(zhàn) -
【俄烏沖突第三十四天】烏軍稱擊毀15架俄軍飛機,但未公布細節(jié)
2022-03-29 11:24 -
我海警船在南海駛至距菲巡邏船僅數(shù)米,外交部:望菲方尊重中方主權
2022-03-28 22:00 南海局勢 -
【俄烏沖突第三十三天】俄稱在俄烏白邊境擊落4架烏軍飛機
2022-03-28 21:34 -
美菲“肩并肩”演習開始前,“林肯”號再進南海
2022-03-28 21:02
相關推薦 -
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4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2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68“美國農(nóng)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43最新聞 Hot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jù)”,證明妻子是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