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義華:1921,中國思想界在爭論什么?
最后更新: 2021-06-13 09:00:47東西方文化論戰(zhàn)的三顆碩果東西方文化論戰(zhàn),貫穿新文化運動始終,是新文化運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921年,新文化運動修成的又一正果,就是在這一年,人們收獲了對東西文化重新進行審視的三顆碩果,三部代表性甚至可以稱作經典性的著作。這就是這部《典藏1921》所收錄的《歐洲文藝復興史》《清代學術概論》和《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為什么說這三部著作是新文化運動特別是東西方文化論戰(zhàn)的三顆碩果?這里,對這三部作品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和評價。
第一顆碩果是蔣方震的《歐洲文藝復興史》。
蔣方震,字百里,以軍事家著稱。在同時代軍人中,蔣方震可能又是一位最具文人或學者氣質者。1901 年,他東渡日本留學。1903 年2 月,參與創(chuàng)辦《浙江潮》,發(fā)表《國魂篇》《民族主義論》等長篇論文,期間結識梁啟超,執(zhí)弟子禮。1918 年至1919 年,隨梁啟超赴歐洲考察,歸國后主持“讀書俱樂部”“共學社”等團體,成為新文化運動自具特色的一翼。1920 年9 月,梁啟超與蔡元培、汪大燮等人發(fā)起成立講學社,蔣方震出任講學社總干事,負責接待英國哲學家羅素、印度詩人泰戈爾來華講學,并擔任研究系最有影響的刊物《改造》雜志的主編。1921 年,他與鄭振鐸、茅盾等人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3 年,還與胡適等人一起創(chuàng)辦新月社。所以,對于如火如荼的新文化運動以及其中各派的觀點,他有相當敏銳和深度的了解。他所撰寫的這部《歐洲文藝復興史》,正是試圖對新文化運動中常常爭論不休的一些重大問題做出回答。
蔣方震(1882-1938)
這部《歐洲文藝復興史》的撰寫,直接緣于蔣方震和梁啟超等人結伴歐游。1918 年11 月梁啟超決定以私人資格去歐洲做一次詳細的考察,他爭取到中國出席巴黎和會會外顧問的資格,由大總統(tǒng)徐世昌提供6 萬經費,又從朋友處募集了4 萬。陪同梁啟超赴歐的,有蔣方震、張君勱、徐新六、丁文江等人。他們以巴黎為大本營,從1918 年12 月底到1920 年3 月,用一年多時間考察了英、法、德、比利時、意大利、荷蘭、瑞士等主要歐洲國家,會見各國政治家、外交家、社會名流,拜訪過柏格森、倭伊鏗等著名學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歐洲社會經濟蕭條、物資匱乏、政治動蕩的嚴峻現實,使梁啟超深受刺激,撰成《歐游心影錄》,記述了他在歐洲所見所聞以及他心路變遷的歷程。他看到西方文化的進化論、功利主義、強權崇拜導致歐洲軍國主義思潮泛濫;近代以來,科學在西方世界日漸昌明,創(chuàng)造了豐富無比的物質財富,人們越來越相信科學,以為科學無所不能??茖W取代了其他的一切思想、學說,尤其是哲學和宗教。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粉碎了這一“科學萬能之夢”。梁啟超寫道:
“當時謳歌科學萬能的人,滿望著科學成功,黃金世界便指日出現,如今總算成功了,一百年物質的進步,比從前三千年所得還加幾倍,我們人類不惟沒有得到幸福,反帶來許多災難。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遠遠望見個大黑影,拼命往前趕,以為可以靠他向導,哪知趕上幾程,影子卻不見了,因此無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誰?就是這位科學先生。歐洲人做到一場科學萬能的大夢,到如今卻叫起科學破產來。”
梁啟超反過來重新觀察中國文化,認為西方文明總把理想與實際分為兩樣,唯心唯物,各走極端,科學與宗教信仰也如同水火,而中國文化則“求理想與實用一致”,如孔子的“盡性贊化”“自強不息”,老子的“各歸其根”,墨子的“上同于天”,中國人的人生哲學是“出世法和現世法并行不?!?。他認為,中國文化的這種取向,有助于西方文明的自我調適。因此,他向中國青年一代大聲疾呼:
“我們可愛的青年??!立正!開步走!大海對岸那邊有好幾萬萬人,愁著物質文明破產,哀哀欲絕地喊救命,等著你來超拔他哩。我們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和許多前輩,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業(yè),正在拿他的精神來加佑你哩?!?
蔣方震在陪梁啟超考察戰(zhàn)后歐洲時,對西歐文藝復興留下的成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法國,蔣方震、梁啟超等請巴黎大學圖書館主任給他們講述西歐文藝復興史,蔣方震還做了筆記。梁啟超說,他們一行歐游中,蔣方震常昌言于同伴:“吾此行將求曙光?!彼藭r常戲問他:“曙光已得乎?” 他總十分認真地回答:“未也。”如是者數四。及將歸,復有詰者,蔣方震一本正經地答道:“得之矣?!敝劣谒吹降木烤故鞘裁词锕猓麆t未嘗言明。
佛家有云:“疑乃覺悟之機。小疑則小悟, 大疑則大悟, 不疑則不悟。”蔣方震是帶著“大疑”而去,經過實地仔細考察和苦苦追尋、思考和研究,終獲“大悟”。他所最為關注的問題,是歐洲這兩三百年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文化的動力究竟是什么?他發(fā)現,不了解歐洲的文藝復興歷史,就不可能找到正確答案。在這一點上,他和梁啟超旨趣很不一樣。
回國以后,蔣方震就開始著手撰寫《歐洲文藝復興史》。他從歐洲帶回一批相關書籍,又在國內努力搜集各種文字的有關資料。1920 年7 月2 日,他寫信給梁啟超說:“文藝復興已成一半,搜集材料甚苦,近得德文書數種,大有助,先生處有日文佛蘭西文學史( 玄黃社發(fā)行者已有),懇檢數種寄下?!闭沁@種嚴謹的治學精神,使這一部著作具有很強的學術性。
蔣方震在該書《導言》中指出,歐洲的文藝復興,是人類精神界的一聲春雷,它直接產生了以下兩大結果: 一是人的發(fā)現,二是世界的發(fā)現。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機密文件首次證實: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zhàn)犯骨灰被美軍揚進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為發(fā)現215具原住民兒童遺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彈幕這句話,讓我流淚了
2021-05-13 00:25 建黨百年 -
“一個共產黨員與廣大群眾取得密切聯(lián)系時就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河南鞏義宋陵上種田,河南考古院:正在進行環(huán)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經歷過哪些“至暗時刻”?
2021-05-04 08:17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累計接待國內外參觀者逾億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繕開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親自指示邀請美國乒乓隊訪華
2021-04-24 15:22 中美關系 -
“中國抗戰(zhàn)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他是國家占人口80%的農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將是我度過余生的地方”——“紙老虎女士”的六次訪華
2021-04-15 10:19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打仗總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遺憾:沒能看到臺灣解放,祖國統(tǒng)一
2021-04-04 08:38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這件國寶級器物,證明三星堆人是“龍的傳人”!
2021-03-24 08:49 -
僅剩70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蔡麗華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恥,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觀學院 -
登上《國家寶藏》的王貞儀,是當時“才女”無奈的縮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選國家工業(yè)遺產:中國第一個探空火箭發(fā)射場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組部部長: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62天,收到20550條留言
2020-12-13 10:24
相關推薦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評論 76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評論 241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27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19“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62最新聞 Hot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
香港鬧市發(fā)現戰(zhàn)時炸彈,緊急疏散超6000人
-
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外資總體凈買入境內股票和債券
-
馮德萊恩揚言:歐盟要制裁,含中企
-
歐盟安撫歐爾班:俄羅斯問題上收收手,5.5億歐元還是照給
-
特朗普“下令美軍開火”
-
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
法軍高官:中國一天一個樣,見都沒見過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即將離任
-
助紂為虐……美國將向以色列再賣64億美元軍火
-
他被確認出任美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
-
愛沙尼亞稱“被侵犯”,俄國防部否認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