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寧:千年輪回中,“八百里”洞庭湖為何總是如此“脆弱”
根據水利部門的統(tǒng)計,在1958年堵塞調弦口之后,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泥沙量約為1.32億立方米,其中來自長江的三口貢獻了1.09億立方米,占比八成以上。作為洞庭湖最主要的輸出口,城陵磯平均每年輸出的泥沙量僅為0.35億立方米。這意味著,約有七成以上的淤積在了洞庭湖區(qū)。
在短時間里,洪水和泥沙的涌入沖毀了圩田,拓展了湖區(qū)的面積。但在持續(xù)不斷地淤積之后,原本淹沒在水下的三角洲越積越高,洞庭湖的面積也在短暫擴大之后迅速減小。至20世紀初,曾經方圓數百里的西洞庭已經大半淤塞,事實上不復存在。伴隨著長江水流與泥沙的匯入,洞庭湖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可謂經歷了奇幻的輪回。
人與水的協調
如今談論環(huán)境問題,人為因素的破壞作用往往尤受關注,洞庭湖亦是如此。面對百年來湖面縮小、湖區(qū)淤塞的狀況,圍湖屯墾、破壞植被等人類活動常被視為重要原因。但在更長的歷史進程中,改造環(huán)境與適應環(huán)境、利用環(huán)境往往并行存在,人與水的關系實際上是復雜而多樣的。
在洞庭湖地區(qū),最為頻繁且最受關注的人類活動莫過于開墾湖區(qū)。自唐代以來,當地就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農田開墾,有學者統(tǒng)計,僅武陵一個縣,唐代就圍墾四十余萬畝土地。這么多土地不可能都來自湖面,但在人口南遷、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背景下,洞庭湖區(qū)的農業(yè)生產顯然正在走向高潮。按照宋人的記載,北宋時期洞庭湖周邊的不少地方還是荒涼之地,而到了南宋淳熙年間,已是“桑麻蔽野”。由于大規(guī)模筑垸圍田,官府已經無法按照田畝數量征稅,只能尋找臨時解決辦法。
這種大規(guī)模的圍湖造田不完全是民間行動,也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南宋設立了營田大使,任務之一就是推進湖區(qū)的農墾。清朝康熙、雍正兩位君主專門關注湖區(qū)堤垸,并撥付了巨款資助修堤。為了促進圍墾,清朝還制定了獎懲政策,湖區(qū)州縣每年新墾土地百頃以上,地方官可以得到敘升。為了達成這項KPI,有的地方官干脆把任務攤派到戶,即所謂的“責民認墾”。在鼓勵、督促,乃至是強制手段下,屯墾浪潮可想而知。以當時位于洞庭湖西南的安陽縣為例,乾隆末年登記在冊的官垸、民垸就有六十余處,幾乎達到了“無土不辟”的地步。
有趣的是,盡管明清時期的圍湖屯墾到達了新高峰,但若以道光年間洞庭湖面積最大的統(tǒng)計來看,湖面的盈縮與屯墾的擴張竟然達成了某種一致。一方面,這可能緣于前工業(yè)化時代人類有限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則是上文提到的長江的影響。而在長江的影響過程中,人為因素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沅江市南洞庭湖下塞湖矮圍集中拆除專項整治行動施工現場
洞庭湖的盈縮與來自長江的水、沙密切相關,江水的流向與穴口有著直接的關聯。在魏晉時期,荊江南北兩岸都有不少可供洪水宣泄的穴口,北岸數量可能還要多于南岸。但自唐宋以來,隨著江漢平原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北岸的大量穴口被堵塞。到了萬歷八年,明朝調集人力,堵塞了江北最后的穴口:龐公渡。盡管天啟二年這里又被洪水重開,但在順治年間,又再度被封堵。
隨著江北穴口的堵塞,荊江洪水只留下了南岸的分流通道,流入洞庭湖成為了必然。在很多當時人看來,江水入湖既減輕了北岸的壓力,又為湖區(qū)帶來了可供圩田的泥沙,可謂雙贏。但這也導致洞庭湖區(qū)的淤塞愈發(fā)嚴重,即便湖區(qū)面積有所擴大,實際的容積卻未必能夠增加,使得洞庭湖區(qū)洪澇災害頻發(fā)。
面對由此衍生的問題,人們始終在試圖尋找解決辦法。乾隆中葉,湖廣總督陳宏謀認為百姓私自修筑的垸田堵塞了水道,在請示朝廷后,他下令刨毀私圍六十余處,期望以此解決泄洪問題。到了嘉慶年間,湖南巡撫馬慧裕也做了類似的事情,而且拆毀數量更多。
長江與洞庭湖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早在清朝初年,倡導經世致用的顧炎武就撰寫了《開穴口總考略》,提出在荊江北岸重開穴口,通過南北同時分洪緩解洞庭湖的洪災。晚清藕池崩決后,洞庭湖區(qū)的災害更為嚴重,終于在官方層面出現了修筑荊江南岸堤壩、堵塞藕池口的建議。但這個計劃遭到了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強烈反對,最終未能實現。此后,湖南官員又多次上書,提出了諸如封堵決口、疏通河道,甚至拓寬長江干流的想法。但在清末的時局下,這些意見只能是“空言號召,歷年無功”。
民國時期,洞庭湖的災害呈現愈演愈烈之勢,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變得更為緊張。為此,湖南地方與國民政府多次進行過研究。特別是從1935年起,長江水利工程總局著手擬定洞庭湖整理計劃,最終在抗戰(zhàn)勝利后的1947年完成了《整理洞庭湖工程計劃書》。這份內容豐富的計劃書是否合理,暫且不談,但實際效果顯然趨近于零。
1948年,洞庭湖區(qū)遭遇重大洪災,國民政府方面雖然拿出了疏浚計劃,還成立了中美聯合的復興委員會,甚至與湖南省府簽訂了協議,但最終只是在年末擬定下撥金圓券2.5萬元,用于搶修堤壩。即便這筆款項能夠分毫不少地下撥到地方,等行政院走完層層審批,金圓券到達湖南的時候,只怕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了。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所謂的洞庭湖區(qū)水利工程,都只停留在想象層面。
在如今的網絡上,常有人主張擴大洞庭湖的面積,認為只要恢復洞庭湖鼎盛樣貌,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無論是從洞庭湖的演變過程來看,還是考慮湖區(qū)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種機械的復古提議都既不現實,也不可行。千年來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存在著復雜的運作機理,其中又牽動著廣泛的利弊取舍,唯有尊重現實、尊重科學,才有可能找到最優(yōu)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考古中國”4項最新成果:紹興稽中遺址發(fā)現戰(zhàn)國大型建筑基址
2024-07-12 10:42 考古 -
間諜用校園貸逼迫大學生竊取國家秘密,國安部披露細節(jié)
2024-07-12 08:24 國家安全 -
掌握宇宙“能量玄學密碼”可以不藥而愈?網紅被刑拘
2024-07-12 07:25 依法治國 -
李嘉誠東莞項目降價萬元
2024-07-12 07:16 中國房市 -
三峽水庫庫水位已攔洪運用至歷史同期最高水位
2024-07-12 06:56 極端天氣 -
“老是擔心這樣的投入值不值得”
2024-07-12 06:35 -
長江第2號洪水形成
2024-07-11 20:13 -
湖南郴州又一廳官被查,此前4任市委書記均落馬
2024-07-11 20:00 廉政風暴 -
山東東營警方通報:男子持械傷害妻女和外孫,逃匿后自殺
2024-07-11 19:24 -
受賄8148萬余元,太平保險原副總經理肖星受賄案一審開庭
2024-07-11 17:34 廉政風暴 -
服務業(yè)擴大開放,沈陽等6省會城市暫時調整法規(guī)規(guī)章獲批同意
2024-07-11 17:34 政策風向標 -
“嘉陵江2024年第1號洪水”在渠江形成
2024-07-11 17:34 -
國內油價今晚上調,92號汽油重回“8元時代”
2024-07-11 17:08 -
66架次軍機出現在臺島周圍,外交部表態(tài)
2024-07-11 16:16 臺灣 -
“性能更好、更可靠”,港警將改用國產手槍
2024-07-11 14:53 香港 -
大貨車,“不超載難賺錢”?
2024-07-11 14:53 -
重慶墊江暴雨已致6人遇難
2024-07-11 13:50 極端天氣 -
中國警方向美國遣返1名美籍紅通逃犯
2024-07-11 12:32 -
雙曲線一號遙八民營商業(yè)運載火箭飛行試驗任務失利
2024-07-11 11:30 航空航天 -
中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初步建立:各省份產假均延至158天以上
2024-07-11 10:41
相關推薦 -
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28“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01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60“美國農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43最新聞 Hot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證明妻子是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