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觀察所:萬卡突圍!制程受限下,華為的絕地反擊
最后更新: 2025-09-20 13:21:39技術挑戰(zhàn):單芯片性能差距與工程復雜性
首先必須正視的是,在單芯片層面,華為昇騰芯片與英偉達產品仍存在顯著差距。受制于先進制程工藝的獲取限制,華為昇騰910C芯片采用的7nm工藝,相比英偉達H100/H200的4nm工藝存在明顯代差。這種制程差距直接導致在相同功耗下,單芯片算力密度、能效比等關鍵指標的劣勢。
根據公開數據,英偉達H100的FP16算力約為1000 TFLOPS,而華為昇騰910C約為640 TFLOPS,差距達到40%以上。在更關鍵的AI訓練場景中,這種性能差距可能進一步放大。華為試圖通過多芯片互聯的系統(tǒng)性優(yōu)勢來彌補單芯片性能不足,但這種策略的有效性仍需市場驗證。
萬卡級超節(jié)點的技術實現難度更是遠超想象。
以Atlas 950超節(jié)點為例,8192張卡意味著需要處理海量的卡間通信,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故障都可能導致整個系統(tǒng)的崩潰。華為力圖通過靈衢協(xié)議實現了“萬卡超節(jié)點,一臺計算機”,但這一技術承諾的實際驗證,需要在真實的大規(guī)模部署中才能得到答案。
特別是在軟件適配方面,如何讓現有的AI框架和應用程序能夠充分發(fā)揮萬卡超節(jié)點的性能優(yōu)勢,需要大量的優(yōu)化工作。這不僅需要華為自身的技術投入,更需要整個軟件生態(tài)的配合。
除此之外,客戶認知與接受度也是個問題。雖然華為在技術指標上聲稱全面超越英偉達產品,但市場接受度的建立需要時間。目前AI行業(yè)的主流開發(fā)框架和工具鏈都是圍繞英偉達GPU優(yōu)化的,遷移到昇騰平臺需要額外的開發(fā)成本和學習成本。
更重要的是,大型AI公司在選擇算力平臺時,不僅考慮性能指標,還要考慮供應鏈穩(wěn)定性、技術支持質量、生態(tài)完整性等多個因素。華為需要在這些軟實力方面證明自己。
雖然華為在芯片設計、系統(tǒng)架構等方面實現了突破,但在光器件、高端封裝、精密制造等環(huán)節(jié),仍然面臨供應鏈約束。特別是在先進制程芯片制造方面,華為仍然依賴于有限的代工廠資源。
這種依賴性不僅影響產能釋放,更可能在地緣政治風險升級時,成為華為AI戰(zhàn)略的致命弱點。
地緣政治博弈中的互聯技術爭奪戰(zhàn)
值得關注的是,華為在互聯技術上的突破,與英偉達2020年收購Mellanox的戰(zhàn)略布局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和競爭。英偉達以70億美元收購這家以色列高速互聯技術公司,正是看中了其在InfiniBand和以太網互聯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這筆交易使英偉達在數據中心互聯領域獲得了關鍵技術優(yōu)勢,為其GPU集群方案提供了完整的技術閉環(huán)。
然而,這筆收購在中國遭遇了長時間的反壟斷審查,最終在附加條件下才獲得批準。中國監(jiān)管部門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控制了高端互聯技術的英偉達,幾乎可以主導整個AI基礎設施的技術標準和供應鏈。這種擔憂在今天看來更具前瞻性:當英偉達通過CUDA生態(tài)和Mellanox互聯技術構建起完整的技術壁壘時,其他廠商想要突破變得極其困難。
從這個角度看,華為推出靈衢協(xié)議并選擇開源開放,實際上是在重新定義互聯技術的游戲規(guī)則。華為的策略是:既然無法在英偉達構建的技術體系內競爭,那就創(chuàng)建一個全新的技術標準和生態(tài)系統(tǒng)。靈衢協(xié)議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對“英偉達-Mellanox”技術聯盟的直接挑戰(zhàn)。
近期,阿里、字節(jié)跳動等科技巨頭停止購買英偉達RTX Pro 6000D等高端GPU,這一政策信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它不僅體現了監(jiān)管層對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視,更為華為等本土廠商創(chuàng)造了市場機遇窗口。
這種政策導向的變化,實際上是中美科技博弈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過去更多是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現在中國也開始主動采取措施,減少對美國關鍵技術的依賴。
面對華為的趕超,英偉達應時而動,也在調整自己的戰(zhàn)略布局。就在華為華為全聯接大會召開之時,業(yè)界傳出了英偉達入股英特爾的消息,反映了技術巨頭們在不確定環(huán)境下尋求新合作模式的趨勢。
對英偉達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華為等競爭對手的強力沖擊,英偉達需要在技術領先性和地緣政治風險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前景展望:技術創(chuàng)新與市場競爭的雙重考驗
華為的超節(jié)點戰(zhàn)略,代表了中國AI產業(yè)在面臨外部壓力時的一次重要技術轉向。從單純的追趕模式,轉向差異化創(chuàng)新模式,這種戰(zhàn)略調整本身就具有重要意義。
短期內,華為需要證明其萬卡級超節(jié)點的技術可行性和商業(yè)價值。Atlas 950超節(jié)點計劃于2026年四季度上市,這將是檢驗華為技術承諾的關鍵時點。如果華為能夠如期交付并達到承諾的性能指標,將極大地提振中國AI產業(yè)的信心。長期來看,超節(jié)點技術路線是否能夠真正撼動英偉達的市場地位,還取決于多個因素的綜合作用:技術迭代速度、生態(tài)建設進度、政策環(huán)境變化,以及客戶接受度等。
但無論如何,華為這次的技術突破已經表明,在AI算力這個關鍵賽道上,中美之間的技術差距正在縮小。這不僅是中國科技實力提升的重要體現,更可能預示著全球AI產業(yè)格局的深刻變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算力戰(zhàn)爭中,華為已經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接下來的較量,將決定未來AI時代的話語權歸屬。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心智觀察所- 原標題:萬卡突圍!制程受限下,華為的絕地反擊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昊 
-
美企高管急跳腳:芯片是“對華僅存優(yōu)勢”,特朗普卻…
2025-09-18 08:52 中美關系 -
中國AI云市場角逐戰(zhàn)
2025-09-18 07:54 心智觀察所 -
Apple Watch十年沉浮:一種“敘事工具”的糾結
2025-09-17 15:08 心智觀察所 -
反傾銷“雙響炮”:中國打響模擬芯片保衛(wèi)戰(zhàn)
2025-09-16 08:24 心智觀察所 -
中方對美芯片霸權亮劍,“精準出擊、提振中企”
2025-09-15 16:07 中美關系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2025-09-15 10:26 產經 人物·專題 -
“美國捉襟見肘,再看看中國…”
2025-09-14 09:37 觀察者頭條 -
太科幻了!我國科學家開發(fā)出“液滴打印”新技術
2025-09-13 19:20 -
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第二次系留點火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5-09-12 17:10 航空航天 -
董業(yè)民:芯熾科技多領域實現“卡脖子”核心芯片突破
2025-09-12 09:32 心智觀察所 -
研制成功!我國這一領域取得關鍵技術突破
2025-09-11 21:01 科技前沿 -
“火星上發(fā)現新的生命跡象”
2025-09-11 14:13 -
國產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問世,日交付能力成全球王者
2025-09-10 10:45 科技前沿 -
我國首個全球開放的航天動力測試平臺落成
2025-09-09 18:55 -
“首次”“首創(chuàng)”不斷,我國科學探索領域捷報頻傳
2025-09-05 06:48 -
“AI、激光、芯片…解放軍裝備已經Next Level”
2025-09-04 14:01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寧波銀行賦能產業(yè)升級,“波波知了”找準這5個痛點
2025-09-03 16:08 心智觀察所 -
吳曉忠:聚焦自主創(chuàng)新,合見工軟與全國產EDA/IP發(fā)展新機遇
2025-09-03 12:20 心智觀察所 -
萬億賽道新變局:西門子EDA以AI重塑半導體設計邊界
2025-09-03 12:20 心智觀察所 -
“金融+集成電路”產業(yè)高峰論壇圓滿落幕,實現產融深度對接
2025-09-03 12:20 心智觀察所
相關推薦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評論 25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評論 198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27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16“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
香港鬧市發(fā)現戰(zhàn)時炸彈,緊急疏散超6000人
-
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外資總體凈買入境內股票和債券
-
馮德萊恩揚言:歐盟要制裁,含中企
-
歐盟安撫歐爾班:俄羅斯問題上收收手,5.5億歐元還是照給
-
特朗普“下令美軍開火”
-
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
法軍高官:中國一天一個樣,見都沒見過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即將離任
-
助紂為虐……美國將向以色列再賣64億美元軍火
-
他被確認出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
愛沙尼亞稱“被侵犯”,俄國防部否認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