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海情報局:韓國的“宇樹科技”,是怎樣被財閥毀掉的?
編者按: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5月2日,韓國貿易委員會發(fā)布公告稱,應韓國生產商申請,對原產于中國和日本的工業(yè)機器人啟動反傾銷調查,本案傾銷調查期為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損害調查期為2021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涉案產品為有效載荷6~600千克,立式多關節(jié)(四軸及以上)工業(yè)機器人,但不包括小型高速機器人和噴涂機器人。中國涉案企業(yè)包括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庫卡機器人(廣東)有限公司及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除另行延期(最長兩個月)外,預計初裁將于三個月內作出。
在國際上,韓國從2010年開始連續(xù)多年占據世界工業(yè)機器人密度前一二。不過,盡管密度領先,韓國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鏈完整性上落后于中、日、美、歐。公眾號“星海情報局”曾撰文討論韓國人形機器人的發(fā)展如何被財閥限制住,觀察者網轉載,供各位讀者參考。
【文/星海情報局】
2001年,東京秋葉原,國際機器人展覽會現場人頭攢動。
在人群中,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機械工程教授吳俊昊,第一次近距離見到了日本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本田的ASIMO和川田工業(yè)的HRP系列。
那是一次震撼人心的邂逅。
ASIMO邁著輕盈流暢的步伐,揮手、躬身、甚至與觀眾互動,每一個動作都與人類相差無幾;HRP系列則完美而流暢地執(zhí)行各種復雜任務,展現出日本在機器人控制算法、機電系統集成上的深厚實力。
彼時的日本,正處于人形機器人發(fā)展的巔峰。早在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就開發(fā)出了WABOT-1機器人,被視為全球第一個全尺寸人形機器人;而吳俊昊面前的ASIMO機器人誕生于2000年,已經經歷四次迭代。在那時,全世界一半的機器人都是“日本制造”。
站在展臺前的吳俊昊,久久不語,眼神中寫滿了驚嘆。
那一刻,他清晰地意識到,韓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不僅落后于日本,更落后于整個時代。與此同時,另一個念頭悄然生根:“為什么韓國不能造出這樣的人形機器人?”
在這之后,他將創(chuàng)立韓國人形機器人最引人矚目的企業(yè);而這家企業(yè)的沉浮,也與韓國人形機器人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緊緊交織在一起。
01.高光時刻
從東京回到首爾之后,吳俊昊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韓國也一定要造出屬于自己的人形機器人!
然而,當時的韓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幾乎一片空白。既沒有成熟的技術,也沒有產業(yè)配套支撐。
單槍匹馬的吳俊昊,既沒有資金,也沒有企業(yè)背書,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身為延世大學機械工程學碩士、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院士積累的多年技術經驗。
由于缺乏資金,他從朋友處籌集了一筆錢,用這筆啟動資金建立實驗室,組建團隊。就這樣,一個五人小團隊,在狹小的實驗室里,從零開始造“人”。這便是韓國日后唯一上市的人形機器人企業(yè)Rainbow Robotics的前身。
2004年,吳俊昊的實驗室里,韓國第一臺自主研發(fā)的人形機器人終于誕生。它被命名為:HUBO。
這臺機器人身高125厘米,擁有20多個關節(jié)驅動器,可以自主行走、轉向、揮手。盡管性能上仍然無法與日本的ASIMO匹敵,但它代表了韓國人形機器人史上“從0到1”的歷史性突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HUBO不僅是一臺機器,它更是韓國人形機器人產業(yè)技術理想主義的化身。
“我們連馬達都沒有現成的,只能自己繞線;控制器燒壞了,調算法幾乎靠逐行修改?!被貞浧痖_發(fā)歷程,團隊成員至今記憶猶新。
盡管條件艱苦,2010年,吳俊昊仍然帶領團隊,在HUBO的基礎上推出了HUBO2。
這次迭代之后,機器人更加輕巧,動作更自然,關節(jié)控制也更加穩(wěn)定。它可以小跑、躬身、自主保持平衡,甚至能模仿人類動作進行簡單互動。
資金短缺讓研究團隊難以自主生產零件,因此,HUBO2的性能與ASIMO相比略遜一籌。“我們只能用現成的電機、減速器等零件進行組裝?!眳强£辉诮邮堋豆I(yè)機器人》雜志的采訪時說道。
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HUBO2仍然帶領韓國走向了人形機器人的巔峰。
2015年,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召開全球機器人挑戰(zhàn)賽,比賽模擬災難救援場景,參賽機器人需要完成開門、開車、破墻、攀爬樓梯、操作電鉆等復雜動作。這對機器人的機械控制能力、算法能力、傳感能力都是嚴峻的考驗。
在大部分人的不看好下,吳俊昊和他的團隊帶著HUBO2參賽了。
比賽一開始,HUBO2就展現出驚人的穩(wěn)定性,最終以44分28秒的成績,擊敗麻省理工、卡內基梅隆、波士頓動力等頂尖院校和研究機構,奪得冠軍與200萬美元大獎。
這不僅是屬于韓國人形機器人的高光時刻,更是一支頂尖團隊單槍匹馬,挑戰(zhàn)全球頂尖團隊的科技奇跡。
消息傳回國內,韓國一片歡騰,政府則趁熱打鐵,將“K機器人經濟”(K-Robot Economy)列為國家九大產業(yè)增長引擎之一。人形機器人,一度被視為推動韓國經濟增長的下一個科技奇跡。
但令所有人都沒能想到的是,這次高光時刻,宣告的不是韓國人形機器人產業(yè)的起點,而是頂點。
- 原標題:星海情報局:韓國的“宇樹科技”,是怎樣被財閥毀掉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我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發(fā)布
2025-05-06 15:10 -
硅谷科技精英如何掀起美國文化革命
2025-05-03 09:29 心智觀察所 -
“這0.001克,直接影響我國主戰(zhàn)戰(zhàn)機性能!”
2025-05-01 19:03 科技前沿 -
電網與能源轉型:從西班牙停電事件看清事實與迷思
2025-04-30 13:07 心智觀察所 -
習近平: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yè),也是年輕人的事業(yè)
2025-04-29 19:11 人工智能 -
全球首艘高速可潛無人艇下水
2025-04-29 17:49 科技前沿 -
我國成功發(fā)射衛(wèi)星互聯網低軌衛(wèi)星
2025-04-29 06:42 航空航天 -
國家發(fā)改委:減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進口不影響能源供應
2025-04-28 15:1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馬合建赤道航天港,中國商業(yè)航天出海新突破
2025-04-28 13:32 -
當全球芯片霸主被特朗普抵住咽喉
2025-04-28 08:21 心智觀察所 -
零的突破!我國天文觀測再添利器
2025-04-27 17:01 科技前沿 -
美國自信崩塌的反應還不如德川幕府
2025-04-26 09:25 心智觀察所 -
給“杭州模式”降溫?中國目前需要“不服來戰(zhàn)”的城市競爭氛圍
2025-04-25 08:32 心智觀察所 -
第六次“太空會師”!太空全家福來了
2025-04-25 06:39 航空航天 -
“期待在太空中圓自己一個武俠夢!”
2025-04-23 11:25 航空航天 -
中國空間站要有“新客人”了
2025-04-23 09:57 巴鐵 -
神舟二十號瞄準4月24日17時17分發(fā)射
2025-04-23 09:15 航空航天 -
神二十航天員乘組公布:陳冬、陳中瑞、王杰
2025-04-23 09:12 -
關稅風暴,扯開了美國金融資本“霸權交接”帷幕
2025-04-23 08:31 心智觀察所 -
八女“狙擊”特朗普,美國關稅戰(zhàn)后院起火
2025-04-22 08:20 心智觀察所
相關推薦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