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首次訪華,中美談得怎么樣?
最后更新: 2023-09-01 11:28:33【文/觀察者網 王慧、房佶宜】緊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總統(tǒng)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的腳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來了中國,于8月27日—30日展開了她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
這是雷蒙多本人任內的第一次“中國行”,也是時隔七年美國商務部長的再度訪華。
訪華期間,雷蒙多與多位中國高級官員進行了會面,包括國務院總理李強、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兩國商務部長于28日舉行會談,并宣布在兩國商務部之間建立新的溝通渠道。
雙方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由中美副部長級和司局級的政府官員組成,并有企業(yè)代表參加,以尋求解決具體商業(yè)問題的辦法。此外,雙方還啟動了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作為解釋各自出口管制制度和改善溝通的機制。
雷蒙多這次來華談的怎么樣?中美經貿互動到了什么階段?如何影響中美關系?
圍繞上述問題,觀察者網特邀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教授進行解讀。
8月28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圖源: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雷蒙多此次訪華,與多位中國高級官員進行了會面??傮w來看,您如何評價她的這次中國之行?
吳心伯:總體上來說,雷蒙多這次訪華跟中方進行了比較充分和實質性的溝通和交流,雙方對彼此的政策、立場和訴求都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同時也達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識和具體的成果,例如建立溝通機制,推進人文交流、旅游等等。所以應該說,這次訪問有助于中美經貿關系的緩和與改善。
觀察者網:雷蒙多是今年6月以來第四位訪華的美國高級官員。我注意到,她此前已經多次透露出訪華意愿,此次是“應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邀請”訪華,而之前的布林肯、耶倫和克里都是“經中美雙方商定”。對此您有什么解讀?
吳心伯:從技術層面解讀,“經雙方商定訪華”表明是由美方自己提出要來訪問,經中方同意后,雙方商定訪華的具體安排?!皯L華”表明不是美方自己提出,而是受到中方邀請而來。從政治上來看,與“雙方商定訪華”相比,“應邀訪華”表明中方的態(tài)度更加熱情,期待并歡迎雷蒙多訪華。
觀察者網:從會后雙方的通稿來看,中美之間取得了一些具體的成果,包括中美兩國商務部之間建立新的溝通渠道、啟動了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等等。對于這次達成的這些具體成果您有何評價?
吳心伯:我認為,中美雙方在經貿問題上的互動,現(xiàn)在進入了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以線上和線下的對話、溝通、見面為主,雙方各自闡述自己的立場關切,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政策意圖和訴求。
第二階段則需要雙方建立工作機制,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推動雙方經貿關系的改善。從這個意義上講,雷蒙多這次訪華期間,中美兩國商務部之間建立起新的溝通渠道這一成果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雙方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由中美副部長級和司局級的政府官員組成,并有企業(yè)代表參加,以尋求解決具體商業(yè)問題的辦法。
我們也期待以雷蒙多這次訪華為契機,中美的經貿關系能夠有一些局部的改善。
雷蒙多出席上海美國商會舉辦的論壇并發(fā)表講話 圖源:IC photo
觀察者網:中方重點就美國對華301關稅、半導體政策、雙向投資限制、歧視性補貼、制裁中國企業(yè)等表達嚴正關切。在這些議題上,美國商務部在華盛頓的影響力有多大?根據(jù)您的觀察,雷蒙多在這些中方主要關注的議題上持什么態(tài)度或看法?
吳心伯:對于中方關切的這些問題,美國商務部廣泛涉及,并且都是在他們的權限范圍之內。比如說,技術出口管制、對中國實體的制裁等,很大一部分是在美國商務部;關稅雖然主要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決定,但商務部也有發(fā)言權。
雷蒙多本人主要強調兩個方面:
第一,美國對華的技術出口管制主要是基于國家安全考慮,而不是其他原因。但是,去年11月30日她就美國競爭力與中國挑戰(zhàn)發(fā)表演講時,除了國家安全問題之外,還提到人權價值觀問題,這次她在訪華之前的講話中也提到了這些,所以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不僅僅是基于國家安全考慮。
第二,雷蒙多強調這些對華限制是“小院高墻”,即限制的領域是比較有限的。她說,兩國之間99%的貿易與出口管制無關,在這些方面中美經貿合作是可以開展的。她的這一表態(tài)看起來是比較積極的,意味著美國不會泛化其國家安全概念,也不會搞“大院高墻”。但從實際操作來看,并非如此:一方面,美國對華的打壓、制裁不僅限于國家安全方面原因,也有其他原因;另一方面,即使在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問題上,美國也有濫用國家安全的傾向。因此,美國的“小院”并不是真的,“院子”很大。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慧  房佶宜 
-
駐日使館披露被騷擾細節(jié):騷擾電話傳真內容激進、右翼滋擾鬧事
2023-09-01 11:10 福島核泄漏 -
“核污染水排海引起中日關系緊張,日本GDP可能減少0.2%”
2023-09-01 10:24 日本 -
因“擔心中國”限制AI芯片出口中東?美商務部否認,但…
2023-09-01 10:21 美國政治 -
盧卡申科:波蘭等國這一事關瓦格納的要求,無理且愚蠢
2023-09-01 09:42 -
“俄烏沖突加速歐盟擴員進程,應準備好接納10個新國家”
2023-09-01 08:56 歐洲亂局 -
新加坡總統(tǒng)選舉開始投票
2023-09-01 08:30 -
加蓬軍方領導人將于9月4日宣誓就任過渡總統(tǒng)
2023-09-01 08:22 非洲之窗 -
古特雷斯:就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已給俄外長寫信
2023-09-01 08:07 -
非盟宣布暫停加蓬成員國資格
2023-09-01 07:03 非洲之窗 -
南非約翰內斯堡火災死亡人數(shù)升至75人
2023-09-01 07:03 非洲之窗 -
徐起零率團出席印太國防軍司令會議并訪問斐濟
2023-09-01 07:03 南海局勢 -
扎哈羅娃建議:美政客可以喝核污水來“支持”日本
2023-08-31 23:10 俄羅斯之聲 -
韓國外長:“去中國化”既不可能、也不可取
2023-08-31 23:06 三八線之南 -
普里戈任生前視頻曝光
2023-08-31 22:42 俄羅斯之聲 -
他說了句“核污染水”,竟被岸田要求公開道歉
2023-08-31 22:39 日本 -
“岸田拜托他:能與中國說上話的只有您”
2023-08-31 22:34 中日關系 -
尼日爾當局下令驅逐法國大使
2023-08-31 22:19 非洲之窗 -
“被曝秘密會晤以外長,她逃去了土耳其”
2023-08-31 21:45 -
美國再出手限制AI芯片出口,這次針對的是中東
2023-08-31 21:37 美國政治 -
中國引領亞太反超,“歐洲失去頭把交椅”
2023-08-31 20:56 能源戰(zhàn)略
相關推薦 -
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4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2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68“美國農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43最新聞 Hot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jù)”,證明妻子是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