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麥葉的薰籠精:“龍的時代到來了”,當代阿拉伯精神世界里的中國龍
最后更新: 2024-05-09 05:26:10如此的看法在阿拉伯世界蔚然成風,人們普遍相信,中國不管是為了實現(xiàn)其目的,還是為了其利益,都必然也必須前往中東尋求“龍的份額”,因此,龍的力量必然君臨中東?!秮啿敝s》便具體表達了那一想法,文中說,中東的天然氣與石油對于龍來說猶如呼吸的空氣,不可或缺,而美國則一定會盡力控制中東的油氣資源,試圖令龍窒息,因此龍只能趕來迎戰(zhàn),在該地區(qū)展示其力量。
類似近乎迷信一樣的觀點在阿拉伯世界深入人心,廣泛流傳,以致一些媒體與作者在英文里一本正經地把龍的首字母加以大寫,寫成“the Dragon”,變成對中國的專稱。又有人進一步把“紅龍”的英文詞組的首字母變?yōu)榇髮憽皌he Red Dragon”。大家一看那帶大寫字母的詞稱都心領神會,知道是專指東方某大國。同時,虎是指美國,熊指俄國,而象則是指印度。
迪拜舉行的春節(jié)巡游活動
阿拉伯精英群體沉迷在龍之敘事里,不能實事求是地展開思考,相反,面對眼前的實際情況,他們納悶的是,為什么龍一直睡意朦朧,遲遲支棱不起來?
沙特的重量級媒體人阿卜杜拉赫曼·拉希德在2014年隨王儲訪華,隨即在《中東報》上發(fā)表《中國及與沙特的未來聯(lián)盟》。他在文中提出,在接下來的五到十年里會發(fā)生很困難的情況,“美國可能不再扮演其在二戰(zhàn)后獲得的主角角色”而歐洲也心有旁騖:
“問題是中國人不怎么喜歡政治。因此,重要的問題是:尋求保護自家利益的一方怎么能依賴于這條沉睡的龍?……石油和大規(guī)模投資是中沙長期關系的基礎?!?
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卻被阿拉伯人理解成“不喜歡政治”!上述議論很典型,如今,阿拉伯世界的各個階層都在一條閉環(huán)里打轉:
龍已經醒來了,按照神意,它只可能重復英美模式的霸權行為。可是實際情況卻是它竟然就是拒絕重復美國的那些錯誤,那就說明它還是沒有真醒。但是一切都是主的安排,所以它早晚還是得醒。
于是,按照如此唯心主義的思路,阿拉伯人對還沒有發(fā)生的未來得出了歷史結論。阿曼《祖國報》在2020年底發(fā)表了一篇《2021年,也許將會很美好》,文章的開端非常感人:
“即使人們似乎處在海濤洶涌、夜色黑暗與陰云密布的日子里,也仍然充滿喜悅的樂觀與巨大的希望,促使他們堅持生活直到最后一刻……靈魂準備在數(shù)小時后迎接未來一年的新日子,希望著更好的時光?!?
然而,該文在后面談道,有一位已去世的保加利亞占卜師留下了對世界的預言,其中很多大事都應驗了:
“她也預測將出現(xiàn)一條強大的龍來接管世界,那當然是指中國。”
隨即,作者如此宣傳:
“盡管人類擁有理性,在能力與發(fā)展上突飛猛進……但宇宙仍然有一個主宰來管理、照顧和保護它,是那主宰創(chuàng)造了生命并令其延續(xù)、增長、擴張和繁榮,那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它是一切時間與光陰的主?!?
在如此保守的精神氛圍里,竟然出現(xiàn)了一種傾向,那就是把中東的一切問題都歸責給龍,覺得該由龍去解決,也只能由獲得神之應許的龍去解決。
2023年,中國促成伊朗與沙特和解,震動了整個中東,但阿拉伯世界的反應卻是,伊朗人大大的不可信,只能期待中國去加以督促?!栋⒗侣剤蟆飞弦晃粚谧骷以谄湮恼隆渡骋羺f(xié)議的三種可能結果》里便如此繪聲繪色:
“因此,毫無疑問,中國的巨龍將在德黑蘭的脖頸后吹氣,以確保協(xié)議得到遵守——在我看來,那是唯一的途徑。”
阿聯(lián)酋《海灣報》有一位長期專欄作家阿卜杜勒拉蒂夫·祖拜迪,他一直倡議同胞重視中國,不過,早在2010年,他寫過一篇《戲水》,其中有一句讓我們很難參透的話:
“……而阿克薩清真寺隨時可能坍塌,或因于兵火,或因于侵奪。我們則會指責中國放棄了東耶路撒冷,仿佛那是孔子的一吻。可是中國在那里既沒有熊貓,也沒有龍?!?
孔子的……
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走過了獨特與珍貴的歷程,到今天,我們已經很難意識到,在中東,陳舊的傳統(tǒng)思想仍然籠罩著人民,導致那里的人們遵循一神教體系看待世界。我們更難想到的是,甚至在完成了現(xiàn)代化的西方,類似的情況也一樣存在,很多嚴肅的專家學者在內心里還是根據(jù)神學觀念理解中國。
本作者曾經提過,1965年,好萊塢推出過一部彩色大片《成吉思汗,征服者王子》,強有力地傳達了一整套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褒堉當⑹隆本桶谄渲校袢瞻⒗诵欧畹哪切┯^念,早在那部片子里就得到了綿密而細致的表達。為什么在那個年代就會形成那樣一套偽造的“歷史敘事”?其發(fā)源于何時,為什么如此有活力,如今越發(fā)流傳廣泛?可見,本文中看似可笑的種種轉述,其實都不簡單,反映著激烈的思想斗爭,而思想斗爭又貫穿在歷史敘事與藝術創(chuàng)作中。如此的客觀事實顯示出,我國的社科工作者與文藝工作者一如五四先賢們一樣,承載著使命,必須有擔當,而且任務更為艱巨,面向的天地也更為廣闊。
最后說個小插曲。印度總理莫迪當年是從古吉拉特邦起家,而在該邦有些果農靠種植火龍果為生。火龍果的英文名為“dragon fruit”,2021年,印度在邊界沖突中損失慘重,十分丟人,古吉拉特邦當局充滿靈感地想到,“龍果”一稱中的“龍”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就下令把這種水果改名為“蓮花果”,而蓮花是印人黨的象征。結果是引發(fā)了該國反對派的嘲笑,印度其他地區(qū)的當局則表示無意給火龍果改名。阿拉伯媒體覺得印度人的腦回路很有趣,于是笑嘻嘻地作了報道。獨立后的印度一向自我感覺極好,阿拉伯世界對印度采取“尊重與重視”的態(tài)度,但卻堅信印度沒有“天命”,而天命在龍。這,也是世界上很多人的內心觀念。
最后來一張火龍果,祝大家龍年紅紅火火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導演陳英雄出任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獎評委會主席
2024-04-29 15:18 -
網絡短劇,如何才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新質生產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會全場喊退票?官方回應
2024-04-21 15:31 -
熱搜第一!黃子韜就不當言論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會的毒瘤——依法取締“法輪功”邪教組織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組數(shù)據(jù)看出行新特點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結果揭曉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進中央:建議加大教育捐贈的稅收減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館新館下周開館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來年味在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惱的不是圖案不夠多樣,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太過于豐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國人民,向所有中國游客發(fā)出最誠摯的邀請”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貨帶回家,親戚家的小孩都饞哭了
2024-01-30 11:22 愛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過調研認真解決上市公司發(fā)展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2024-01-29 19:00 -
書生在官場的365天,建了座“不網紅”的圖書館
2024-01-27 14:31 觀察者頭條 -
去年國外撤回大量中國學者論文,教育部:開展高校撤稿論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這次,他們要為“男聲”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譯一個字獎10萬元的甲骨文“懸賞令”,公布第二批獲獎名單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tǒng)遺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輪訓期間到私企內部食堂違規(guī)吃喝,官方通報
2023-11-10 11:40 廉政風暴
相關推薦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