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精釀:中國航天員為什么都是軍人,而不是博士、科學家?
關(guān)鍵字: 航天員中國航天員美國航天員蘇聯(lián)宇航員載人航天楊利偉選擇軍人其實是世界各國早期航天員/宇航員的共同選拔思路,到了較為成熟的階段都會轉(zhuǎn)型。那就為大家系統(tǒng)談一談各國宇航員選拔思路好了。
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少將宣布了我國將啟動第三批航天員選拔過裎。這次宣布的選拔標準比起之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讓神秘的航天員職業(yè)不再距離普通人極其遙遠。
1. 中國前兩批航天員
在此之前,中國已經(jīng)有了兩批航天員。
第一批航天員共計14人,均為男性,分別為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張曉光、陳全、潘占春、鄧清明、趙傳東、吳杰和李慶龍,其中前8位進入過太空。這些人基本都是從中國空軍最拔尖的特級、一級飛行員和試飛員中選拔,資歷很深,成為航天員之前便已居校級軍職。
吳杰(圖中左一)和李慶龍(圖中右二)更是中國最早的兩位航天員,曾經(jīng)在俄羅斯加加林太空訓練中心長期訓練.也是本批14人的訓練員。受訓期間,吳杰獲得了聯(lián)盟飛船指令長榮譽,這是整個加加林太空訓練中心唯一一次將這個稱號授予非俄羅斯人.而李慶龍則是楊利偉的訓練老師。來源:https://chinaspacereport.com/programmes/astronaut-selection-training/
第二批航天員共計7人,有兩名女性,7人分別是陳冬、劉洋、王亞平、蔡旭哲、葉光富、湯鴻波和張陸,其中前3位進入過太空。這些人都是空軍飛行員,但相比第一批航天員講究資歷,他們則以年齡取勝,入選時年紀普遍在30歲左右,要比第一批低了近10歲。
中國的兩位美女航天員:王亞平(左)和劉洋(右)
而目前第三批航天員則更加放寬,甚至不要求飛行員或軍人身份,楊利偉說:“不僅要從空軍的飛行員中選拔出航天駕駛員,還要從航空航天相關(guān)技術(shù)的專業(yè)領(lǐng)域中選出工程技術(shù)人員擔當航天飛行工程師”。這意味著工程師型航天員將會成為第三批的選拔目標之一。
這與我們在各種太空題材電影中看到的航天員組成越來越相近:要有飛船駕駛員、工程師、科字家、醫(yī)生等多種職業(yè)。可以想象,在第四批乃至更多批次的航天員選拔中,普通科學家、教師、醫(yī)療工作者等都將進入遴選范圍。
我國畢竟載人航天起步較晚,那么外國又是怎么一個航天員選拔過程呢?當然,你也懂的,載人航天也就中美俄三個國家在玩而已,這里的外國也僅指美國和俄羅斯了。
2. 蘇聯(lián)/俄羅斯宇航員
蘇聯(lián)早期的宇航員都是來自空軍的年輕飛行員,其中也選拔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年輕的宇航員戈爾曼·季托夫,他是第二個進入太空的蘇聯(lián)宇航員(僅次于尤里·加加林,進入太空時還不到26周歲(1961年8月),而加加林也就27歲。當時蘇聯(lián)整個一個批次的宇航員基本都是26-28歲的年齡段(出生在1935年左右)。
季托夫(左)、赫魯曉夫(中)和加加林(右)
冷戰(zhàn)初期蘇聯(lián)在航天方面處于領(lǐng)先定位,第一枚火箭、第一顆衛(wèi)星、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個金星探側(cè)器等都由蘇聯(lián)完成。由于前無古人,人類對太空是絕對的無知。但蘇聯(lián)的政治壓力給航天各種創(chuàng)造第一的要求。因此這些年輕宇航員上天基本就是靠年輕身體健康為最大優(yōu)勢,在某種程度上是極大的冒險。
在隨后的宇航員選拔過程中.蘇聯(lián)也逐漸放低了對身體素質(zhì)的要求,不再嚴格限定必須頂級飛行員,但在冷戰(zhàn)期間堅持必須是現(xiàn)役軍人的要求,這和我國目前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的要求是一樣的。直到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開始招募非軍籍的宇航員,例如航天工程師和生物學家等。蘇聯(lián)和俄羅斯共計培養(yǎng)了117名宇航員,如果計算在軌天數(shù)的話,蘇聯(lián)和俄羅斯宇航員在這個榜單上基本上是統(tǒng)治地位,占據(jù)了前10名里的8席。
- 原標題:中國航天員為什么都是軍人,而不是博士、科學家等科研人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小婷
-
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10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77“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31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助紂為虐……美國將向以色列再賣64億美元軍火
-
他被確認出任美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
-
愛沙尼亞稱“被侵犯”,俄國防部否認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yīng)”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chǎn)品”
-
“對農(nóng)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lǐng)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