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迦陵:塔利班主動示好,中國注定不會成為下一個美蘇
2011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簡稱中國石油)與阿富汗礦業(yè)部正式簽約,獲得了阿富汗北部的阿姆河盆地(Amu Darya Basin)油氣開發(fā)權,該地儲量約8000萬桶,是阿富汗戰(zhàn)后最大的石油開采項目。
中方將向阿富汗政府支付15%的特許權使用費和20%的稅收,阿富汗則將分得70%的利潤。然而探勘成效同樣不彰,原因除了當地部落與政府意向不同外,更有頻繁恐襲、軍閥暴力勒索等事件干擾。
此外綜觀阿富汗的投資環(huán)境,其國內經濟發(fā)展水平低下,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嚴重不足,導致交通不便、供電不穩(wěn)、運輸費高昂,牽制了中國項目的投資力道。
而要改善前述劣勢的前提,仍是沖突與戰(zhàn)火的止息,方有推進基礎建設的余地。如此條件,即便在美軍駐扎時,都是相對奢侈的要求,更遑論是風云變色的今日。
阿富汗喀布爾被襲大學教室破爛不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雖說塔利班眼下向中國釋出善意,保證相關人員的安全,更承諾不將阿富汗當成大國的地緣跳板,但如此保證置于阿富汗這般“弱干強枝”的國家內,能否實現(xiàn)還有待檢驗。
塔利班更多是為展現(xiàn)自己的親和形象,甩脫極端主義的包袱;至于內部安全情勢,在政府軍、部落軍閥、恐怖組織林立的結構下,恐非塔利班自己說了算。
就眼下局勢觀之,即便塔利班當真無意要求立即的政權更迭,于美軍撤退的真空中,其與政府軍的持續(xù)交火依舊不可避免。
在此脈絡下,中國于阿富汗的經濟布局短期內恐難有重大突破,大使館在積極推動“春苗計劃”的同時,提醒在阿中國公民和機構務必注意安全,如非必要,請盡快離阿。雖說也有個別公民自愿留下,但過往華商們以“鄉(xiāng)村包圍城市”的營銷網絡已受沖擊,何時能重建,恐要視情勢發(fā)展而定。
穩(wěn)定邊境是關鍵
而相對經濟議題的且戰(zhàn)且走,中國的邊境安全乃是更為急迫的議題。雖說就理論而言,阿富汗美軍撤退,卸除了中國西部一大威脅,但其前提乃是負責有序、避免真空的離去,而非眼下這般一走了之。
今年4月時,拜登曾宣布,美軍將于9月11日前完全撤出,綜觀如今進度,駐阿美軍的撤軍計劃已完成超過90%,北約各國的聯(lián)軍亦同步撤退,速度遠比想象中快速。
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交權”。圖片來源:CCTV
日前美國和北約撤出巴格拉姆空軍基地時,阿富汗政府軍甚至是在美軍撤離數小時后,才得知撤退消息,美國既未事先通知、也未完成交接程序。如此“甩包袱式”撤軍,既是“美國優(yōu)先”的殘酷體現(xiàn),也是奧巴馬政府以降,美國收縮反恐戰(zhàn)線、聚焦主要目標的戰(zhàn)略延續(xù)。
雖說在保護美方外交人員考慮下,仍會有650名美軍續(xù)留阿富汗,但其用意不過是妝點門面功夫。未來少了中東戰(zhàn)場掣肘,美國勢必會加重對中國的圍堵力道,強化印太布局。
而自美軍5月1日撤軍起,塔利班便已發(fā)動多輪攻勢,于阿富汗各區(qū)攻城略地,引發(fā)了周遭鄰國的邊境動蕩。
在東北部的巴達赫尚省,已有上千名阿富汗政府軍不堪塔利班強勢火力,越境進入鄰國塔吉克斯坦躲避;而伴隨此波攻勢,塔利班已抵達與中國新疆地區(qū)接壤的山區(qū)邊境地帶;其余諸如土庫曼斯坦、伊朗邊境城市,也已出現(xiàn)塔利班部隊。
在此境況下,塔利班若要避免2001年遭孤立的夢魘重現(xiàn),勢必得率先向周遭大國釋出善意與承諾。故其兵分多路,先是在7月7日派代表團前往伊朗德黑蘭,與阿富汗政府代表展開磋商,既給了伊朗面子,也承諾不讓沖突波及伊朗邊境;7月8日,塔利班代表團抵達莫斯科,保證不將戰(zhàn)線延伸至塔吉克斯坦境內,影響俄羅斯在中亞的既定利益。
而針對中國,塔利班也釋出善意,除了在7月7日邀請中國前來阿富汗投資外,更保證不會讓“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組織”(簡稱“東伊運”)借道攻擊中國。如此承諾若能付諸執(zhí)行,當比投資邀請更有意義。
長年以來,中國在阿富汗的首要關切,便是對暴恐勢力的防堵與治理,以避免新疆局勢再度生亂。早年出于上述考慮,中國支持了反塔利班的北方聯(lián)盟;然而伴隨塔利班的自我改造,其為一掃激進與前現(xiàn)代形象,已逐漸分化出反美與支持極端伊斯蘭兩派系,前者亦對中國釋出反恐合作意愿,包括取消對東伊運的庇護與訓練等。故自2014年起,塔利班代表團開始了對中國的定期公開訪問。
與此同時,中國也與喀布爾當局保持密切合作。在阿富汗北部巴達赫尚省附近的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中國協(xié)助阿富汗在此建立山地旅,以防堵“東伊運”、“伊斯蘭國”等暴恐勢力滲入中國,且在2016年至2018年間,中國也向阿富汗政府提供了超過70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
如此雙管齊下的圍堵,一來是建立在中國從未入侵阿富汗的歷史基礎上,方能與政府軍、塔利班同時合作;二來則是塔利班為了自身存續(xù),對意識形態(tài)路線有所修正,才得以在反恐上與中國相契合。
未來不論何方主政阿富汗,中國的首要目標,應是維持在瓦罕走廊的反恐合作,以及確保阿富汗內部對“東伊運”等勢力的不支持,方能保證邊境與新疆平安。
如前所述,中國在阿富汗的利益,從來都是局勢穩(wěn)定,而非仿照美蘇,強力扶植傀儡政權。6月3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主持第四次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三國外長對話,提出了包括“推動塔利班回歸政治主流”等阿富汗和平和解五建議,便是要求在最小的沖突成本下,實現(xiàn)政權的和平轉移或重組。
7月12日至16日,王毅更將出訪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同時出席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與阿富汗的邊境問題當為會談重點。
就地緣視角觀之,阿富汗乃是“一帶一路”節(jié)點之一,但中國亦深知此處的不穩(wěn)與動蕩,故在艾娜克銅礦、阿姆河石油項目受挫后,便未再有大規(guī)模投資項目進駐,更同時以強化中巴經濟走廊的方式,繞過了阿富汗的“安全黑洞”。
而除卻阿富汗的混亂,中亞各國的暴恐勢力亦是建設“一帶一路”的隱憂,包括中國外交官、中資企業(yè)員工、中資油氣開采項目、中歐班列等,皆曾是其攻擊與綁架勒索對象。
然而中國的思維終究與西方不同。面對恐襲威脅,中國雖透過上合組織、雙邊安全合作等機制予以圍堵,卻也同時輔以大規(guī)?;ㄅc投資項目,創(chuàng)造當地工作崗位,盼能借此降低恐怖主義對當地人民的號召,而非發(fā)動吃力不討好的反恐戰(zhàn)爭,或打著反恐之名推翻政權、實踐地緣野心。
在中東錯綜復雜的地緣棋盤上,中國向來不執(zhí)守一方,更不固于一子。此處之所以名為帝國墳場,是因帝國大多抱有不切實際的野心幻夢,故最終難免亡于雙拳之中的緊握執(zhí)念;然而中國至今在中東所為,乃是以另一種思維運作:松開掌心,水無常形,將能擁有全局山川。正因如此,面對眼下風云變幻的阿富汗,中國雖有安全需求,卻注定不會成為下一個美蘇,為權力欲望所障目,陷入永無止境的軍事泥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美國6月CPI環(huán)比上漲0.9%,漲幅創(chuàng)13年來最高紀錄
2021-07-14 08:38 美國經濟 -
德烏帕第5次就任尼泊爾總理
2021-07-14 08:26 -
鄭澤光:中國不是英國的威脅或對手
2021-07-14 08:00 中國外交 -
南非騷亂已致72死,中國使館發(fā)布緊急提醒
2021-07-14 08:00 非洲之窗 -
王毅:愿做土方最可靠、最穩(wěn)定的出口市場
2021-07-14 07:45 -
海地警方:總統(tǒng)遇刺案“關鍵嫌疑人”企圖推翻莫伊茲并取而代之
2021-07-14 07:29 -
冰島就《蘋果日報》??f三道四,駐冰使館駁斥
2021-07-14 07:21 -
美塌樓事故已致95死,仍有14人失聯(lián)
2021-07-14 07:07 美國一夢 -
伊朗:伊美正在就換囚問題展開談判
2021-07-14 07:07 -
美國新增確診30240例、死亡301例
2021-07-14 06: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跨大西洋奴隸貿易是種族主義的根源
2021-07-14 06:51 -
南非發(fā)生27年來最致命暴力事件:45人死,757人被捕
2021-07-13 23:01 非洲之窗 -
習近平同土耳其總統(tǒng)通電話:應尊重彼此核心關切
2021-07-13 22:51 中國外交 -
菲律賓大選民調,“雙杜”暫列第一
2021-07-13 22:51 -
果然,已致11死的日本泥石流是人禍
2021-07-13 22:15 日本 -
美國第一夫人將出席東京奧運會,拜登不會前往
2021-07-13 22:04 東京奧運會 -
國臺辦痛批美“2049研究所”相關言論:罔顧事實、顛倒黑白
2021-07-13 21:55 臺灣 -
“第三劑?有國家一劑疫苗都沒有”
2021-07-13 21: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制裁4家新疆光伏企業(yè),新疆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xié)駁斥
2021-07-13 21:15 中美關系 -
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中國決議
2021-07-13 21:04
相關推薦 -
詳訊來了!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 評論 0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99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75“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7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