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女子銀行卡被盜刷347萬 法院判發(fā)卡行全賠
關鍵字: 澳門女子銀行卡被盜刷法院判發(fā)卡行全賠盜刷銀行卡盜刷銀行卡盜刷責任認定據(jù)新華社3月9日報道,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9日消息,一名胡姓澳門女子所持龍卡通銀行卡遇偽卡被盜刷347萬元的案件,因該卡發(fā)卡行未能就其“持卡人未妥善保管密碼”的主張?zhí)峁┡e證證明,故一審、二審均判該卡發(fā)卡行全額賠償持卡人的損失。
資料圖
9年前,胡女士在該卡發(fā)卡行的珠海迎賓支行申請辦理了一張龍卡通(借記卡)。她申請開通了短信提醒功能并設置了交易密碼。2014年9月11日,從當日零時53分起至零時59分,顯示該卡在在天津市武清區(qū)一家辦公用品經(jīng)營部發(fā)生了5筆“消費交易”,跨行發(fā)生的總金額為人民幣347萬元。
當日13時49分,胡女士趕到珠海市公安局拱北派出所報了案,并陳述稱其本人及其借記卡均在珠海市內(nèi)。隨后案件進入偵查。
負責該案一審的珠海市橫琴法院認為,涉案銀行卡賬戶短時間內(nèi)在異地跨行發(fā)生5筆交易,而當時胡女士及其借記卡均未離開珠海市,可確信他人利用偽造的銀行卡進行交易具有高度的可能性,故認定涉案資金交易屬于偽卡交易。
在一審、二審中,該卡發(fā)卡行的珠海迎賓支行均在抗辯中稱,該卡持卡人對泄露交易密碼存在過錯。但是,擔任該案二審審判長的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鄭偉民說,“但發(fā)卡行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該卡持卡人未妥善保管銀行卡而導致該卡內(nèi)的數(shù)據(jù)信息被竊取使用。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人大代表提案“服務責任法”
此前據(jù)央視3月7日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提交議案,建議制定《服務責任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消費已經(jīng)從產(chǎn)品逐漸轉為服務,提供服務出問題怎么問責,需要一部法律來明確?,F(xiàn)在銀行卡被盜刷不時發(fā)生,銀行應當承擔服務不到位的責任,而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儲戶。
現(xiàn)在儲戶的銀行卡遭盜刷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短信鏈接詐騙等等,形式多變,令人無法辨別。有司法機關、民間輿論認為,銀行卡遭到盜刷,銀行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為在這些案件中,儲戶所遭遇的情形幾乎一模一樣,都是銀行卡明明在自己手上,卻在異地被盜刷,犯罪分子通過復制銀行卡和密碼實施盜竊。
但問題是,銀行究竟應該賠償多少,似乎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每起案件的判決結果不一樣,而且差別很大,銀行擔責比例始終不明確。各地法院對相同案件的判決結果,也相差很大。
造成這個現(xiàn)象是因為法院判決時所能依據(jù)的法律條文,只有《商業(yè)銀行法》中的一條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侵犯。”這條原則性規(guī)定籠統(tǒng)而模糊,法院自由裁量空間很大,加上儲戶是否泄露過銀行卡密碼,又是一個難以證實和證偽的問題,銀行和儲戶各執(zhí)一詞,導致一些案件在判決上顯得“左右為難”,判決儲戶和銀行各自承擔一定的責任,具體的責任劃分則取決于法院的判斷。
延伸閱讀
什么情況下銀行卡被盜刷可由銀行擔責
1、銀行無法證明盜刷者是持卡人本人
比如,胡女士的盜刷案件中,銀行卡一直由她本人保管,并沒有進行交易或授權他人交易。胡女士的銀行卡是被人仿制盜用,該卡沒有副卡,而且密碼只有他本人知曉。
2、銀行有復審查卡片真?zhèn)瘟x務卻并沒盡責
(在公安機關確證持卡人沒有與案外人相勾結惡意制造盜刷情況下)持卡人在被告銀行開設賬戶,雙方構成儲蓄合同關系,在此關系中,銀行應當保障儲戶銀行卡內(nèi)的資金安全。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使用儲蓄卡消費必須先行滿足兩個條件:一為有效合法的儲蓄卡,二為正確有效的密碼,如在POS機上劃卡消費,還應由持卡人在POS交易單上簽字確認,并由受銀行委托的商戶核對該簽字與卡片背面持卡人簽字的一致性。
因此,被告銀行應當負有安全保障和謹慎審查銀行卡所載賬戶信息與銀行卡本身真?zhèn)蔚牧x務。銀行在擁有信息優(yōu)勢、技術優(yōu)勢的情況下,如果不能證明原告持卡人存在密碼泄露的過程,也未能證明訴訟交易是持卡人自己或其授權他人持真實的銀行卡所為。而持卡人在得知不法侵害發(fā)生后,及時與銀行進行核對,并先后前往被盜刷地、開戶行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報案時也出示了訴訟借記卡,因此持卡人盡到了基本的謹慎義務和通知義務。
由此兩點,銀行存在過錯,應當就持卡者的損失承擔足額賠償責任。
(觀察者網(wǎng)綜合新華網(wǎng)、和訊、央視等消息)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朱敏潔
-
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10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6“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chǎn)品”
-
“對農(nóng)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