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1500萬人,巴黎圣母院奪回“法國第一景”
【文/觀察者網 鄧軍 編輯/趙乾坤】
法國巴黎圣母院在重新開放后,參觀人數預計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自2024年12月重新開放以來,巴黎圣母院持續(xù)吸引大量游客,夏季尤其出現異常高峰,僅7月和8月就錄得180萬人次參觀。截至2025年9月第一周,累計接待游客已突破800萬人次。
預計到2025年12月8日重新開放一周年時,游客總數將達到1500萬人次。這一數字將使巴黎圣母院超過蒙馬特圣心大教堂(2024年參觀人數900萬)、盧浮宮博物館(870萬)、凡爾賽宮(840萬)和埃菲爾鐵塔(630萬),成為法國參觀人數最多的歷史遺跡。
始建于12世紀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巴黎最具標志性的古跡之一。
在2019年之前,巴黎圣母院成為了歐洲游客最多的景點,每年吸引了1200萬至1300萬人次的游客。
2019年4月15日,一場大火嚴重損毀了圣母院建筑,包括其標志性的中央尖頂?;馂木唧w原因至今未明,但調查人員傾向于認為屬于意外,可能由煙頭或電氣短路引發(fā)。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巴黎圣母院的修復工作獲得國際廣泛支持。來自150個國家的34萬名捐助者共捐款8.46億歐元(約合70.54億元人民幣)。第一期修復工程歷時五年,耗資近7億歐元(約合58.44億元人民幣),動員約250家企業(yè)及近2000名工匠、建筑師與專業(yè)人員。
其中,中國是首個與法國就圣母院修復達成政府間協議的國家——2019年11月6日,雙方在北京簽署合作文件,正式啟動修復合作。據中方專家團隊負責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周萍介紹,中國是首個獲準登上圣母院塔尖開展工作的非法國專業(yè)團隊。2024年5月,中法進一步達成協議,將共同開展巴黎圣母院與秦始皇陵木質遺存及土遺址保護研究。
2024年12月7日,巴黎圣母院重新向公眾開放。
美國《福布斯》雜志報道稱,巴黎圣母院重新開放后,盡管進入教堂仍免費,但游客需通過在線系統(tǒng)預約指定時段門票。預約開放時間為參觀前兩日至當日,游客須提前五分鐘抵達,出示預約確認函和身份證件。未預約者需排隊等候,等待時間可能長達兩至三小時。
重新開放初期,巴黎圣母院僅接待個人及家庭游客。自2025年2月起開放宗教朝圣者參觀,6月起允許導游陪同或自行參觀的團隊入場。目前主教堂區(qū)域免費開放,珍寶館、塔尖等獨立區(qū)域需另行購票,每個時間段的參觀人數都將限制在2700人以內。
報道還提到,法國文化部長拉茜達·達蒂(Rachida Dati)倡議對參觀巴黎圣母院收取門票,建議定價5歐元(約合42元人民幣)。她估計此舉每年可帶來約7500萬歐元(約合6.26億元人民幣)收入,這些資金可以重新分配給法國數千座狀況不佳的教堂。然而,巴黎教區(qū)強烈反對該提議,強調圣母院不應淪為純旅游景點。
《紐約時報》指出,巴黎圣母院重新開放后的一項重要變動是參觀路線的起點:游客不再從圣安妮門進入,而是改由中央的“最后審判”門入內。進入后沿北向南(從左至右)路線參觀,途經“應許之巷”(Alley of Promise),該通道連接七座小禮拜堂。行至中殿另一側后,游客將穿過“圣靈降臨巷”(Pentecost Alley),這條南側通道將于2026年安裝六扇現代風格彩窗。
《世界報》報道稱,除法國本地游客外,大部分國際游客來自美國、拉丁美洲和亞洲。公共機構“重建巴黎圣母院”正籌措資金以啟動第二期修復工程,重點包括司祭席后部和彩窗修復。巴黎市政府將資助前院改造與裝飾工程,預計二期修復費用至少需8.43億歐元。此外,巴黎圣母院的全部修復工作預計將持續(xù)至2030年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圣母院的高訪問量也帶來一系列挑戰(zhàn):如何在保障安全與參觀質量的同時,維護場所的宗教神圣性和特色。
《世界報》稱,巴黎圣母院院長奧利維耶·里巴多-杜馬斯(Olivier Ribadeau Dumas)正考慮參照盧浮宮實行限流措施,將每日參觀人數上限設為3萬人。此外,大教堂塔樓預計于2025年9月20日起開放,每年限流約50萬名游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鄧軍 
-
罰款、拘留!去歐洲旅行,這一行為要不得
2025-09-16 15:46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李想預告理想i6:不同于YU7和Model Y,是第三種風格
2025-09-16 15:1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美股私有化退市已成定局,極氪股東高票通過與吉利合并協議
2025-09-16 14:0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特斯拉德國工廠負責人被“打臉”?
2025-09-16 08:1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預算限制+戰(zhàn)略變革,大眾電動高爾夫上市計劃或延遲9個月
2025-09-16 08:1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馬可·波羅父輩“帶貨”?威尼斯圣馬可翼獅或來自中國
2025-09-15 17:43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從ID.2 all到ID.Polo,大眾品牌高層解讀更名原因
2025-09-15 15:4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小鵬將在歐洲本土生產,和奔馳G級同工廠
2025-09-15 14:5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魏建軍堅持的標準化,能否帶領高山7更進一步
2025-09-13 19:5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墨西哥擬對中國汽車加征關稅,比亞迪和特斯拉或蒙受最大損失
2025-09-13 19:4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墨西哥總統(tǒng):下周將與中國就關稅問題進行對話
2025-09-13 10:3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酒旅業(yè)務,為何成電商們放不下的“白月光”?
2025-09-12 19:43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小鵬發(fā)力“大電池增程”方案,首款車型今年四季度上市
2025-09-12 19:3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全球“開門”,美國“關門”! 美旅游業(yè)界怒斥新規(guī)愚蠢
2025-09-12 18:4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墨西哥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只是因為美國嗎?
2025-09-12 18:0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小鵬召回4.7萬輛P7+汽車,免費更換轉向機總成
2025-09-12 16:38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從“賣一晚住宿”到“售一段人生”, 反標準化的中國酒店在覺醒
2025-09-12 16:34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消費者導向并非完全順從”,領克10 EM-p如何定義領克2.0時代
2025-09-12 16:2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8月汽車銷量:出口總計61萬輛,新能源成為增長主力
2025-09-11 20:5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聯想聲明:哪吒汽車拖欠費用,欠費車主需自行購買車機流量
2025-09-11 19:2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相關推薦 -
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3“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01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59“美國農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41最新聞 Hot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證明妻子是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