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單接到手軟”!“東方磁石”的全球引力如何煉成?
【文/觀察者網 王勇 編輯/趙乾坤】
7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阿塞拜疆共和國政府關于互免持普通護照公民簽證的協(xié)定》已正式生效。
今年4月23日,中國與阿塞拜疆簽署了20項合作文件,其中包括兩國互免簽證協(xié)定。當天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關于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指出,雙方愿進一步推動人員往來便利化,促進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
截至7月11日,中國單方面免簽和過境免簽國家已分別擴大到47和55個。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表示,中國持續(xù)簡化簽證申請手續(xù),實施“一站式”入境服務和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讓外國旅行者“中國游”更加順暢“絲滑”。
外國游客在北京一處景點游覽《中國日報》
歐洲新聞網報道稱,中國正在敞開懷抱歡迎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游客,免簽政策覆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士等絕大部分歐洲國家,這將進一步促使中國旅游業(yè)繁榮發(fā)展。
報道提到,盡管在暑期中國各地各景點仍以國內游客為主,但一些旅行社的國際旅游團訂單已應接不暇,相關業(yè)務人員已經“接單接到手軟”。一名旅行社人士表示,近期接待的歐洲客戶占比已從此前的5%上升至15-20%。此外,為了應對市場需求,一些機構已開設導游英文培訓業(yè)務,以更好地服務不斷增長的歐洲旅行者。
中國的免簽政策效果立竿見影。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25年1月至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萬人次,同比增長38.5%。截至6月30日,經北京口岸入境的外國人達149萬人次,其中享受免簽和240小時臨時入境許可政策入境的外國人超84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兩倍;7月1日至7月10日,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員量達64萬余人次。
美聯(lián)社的報道稱,中國的簽證政策堪稱前所未有,此舉吸引了大量外國游客前去旅行。來自格魯吉亞、現居奧地利的沙瓦澤近日在北京天壇游覽時說,“這真的方便多了,辦簽證太麻煩?!?一名挪威赴北京旅行的游客表示,免簽政策為帶兒童的家庭省去了繁瑣的簽證申請流程。
國際旅游行業(yè)媒體《旅行與旅游世界》的報道提到,中國免簽政策正在重塑全球旅游格局。隨著中國不斷優(yōu)化入境政策和購物環(huán)境,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選擇到中國旅行。中國不僅擁有壯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外幣支付方式的多樣化和離境退稅的便捷服務,也讓游客的消費體驗更加順暢。這些舉措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可能,不僅吸引了眾多外國游客前來打卡,甚至“周末游中國”已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
目前正值暑期,中國各地結合自身的歷史文化特色,精心推出了一系列文旅項目,為外國游客提供了全方位、沉浸式的旅游體驗。在上海,7月至8月圍繞暑期度假和親子消費,9月至10月圍繞文旅消費和賽事消費,推出了包括國際動漫月、上海旅游節(jié)暑期旅游季在內的十大標桿活動,讓外國游客充分感受上海的多元文化魅力。
數據顯示,古都西安和充滿煙火氣的成都成為這個暑期入境外國游客的熱門目的地。暑運前9天,從成都空港口岸入境的外國游客達1.3萬余人次,同比增長61.4%。
據成都邊檢站統(tǒng)計,自7月1日暑運開始至7月9日,該站共查驗出入境人員16萬余人次、航班1200余架次,同比分別增長17.8%和15.8%。隨著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政策的持續(xù)發(fā)力,成都航空口岸助力全球游客暢享“中國之旅”。
截至7月9日,西安口岸出入境人員已突破100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64%。暑運以來,西安口岸出入境人員超5.6萬人次,其中入境人員2.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46%和44%。韓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游客是西安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國,同時,隨著中國—中亞峰會成果的持續(xù)擴大,中亞地區(qū)旅客數量也較往年明顯上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王勇 
-
中國CEO入職不到一年離職,捷尼賽思在華“三進宮”陷入僵局
2025-07-16 19:15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智能化指引中國汽車未來,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fā)展論壇召開
2025-07-16 17:39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亞洲引擎轟鳴,中國印度領跑!全球旅游業(yè)迎來“窗口期”
2025-07-16 15:54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雷諾任命臨時CEO,集團面臨挑戰(zhàn)浮出水面
2025-07-16 15:2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重啟對話!中澳旅游“雙向奔赴”還需要什么?
2025-07-16 13:4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吉利汽車與極氪簽合并協(xié)議,后者將從美股退市
2025-07-16 12:5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三元鋰變磷酸鐵鋰,通用汽車改造電池生產線
2025-07-16 12:4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地平線呂鵬:智能駕駛發(fā)展注重節(jié)奏,應踩準“甜點位”
2025-07-16 12:4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空中絲路”織密!香港正在重新定義全球航空樞紐地位
2025-07-15 19:51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申遺成功只是開始,賀蘭山下“國際頂流”要讓“高冷”歷史活起來
2025-07-15 17:53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寶馬:與Momenta合作限于國內市場,看重AI與數據能力
2025-07-15 17:3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電動汽車百人會張永偉:要想不被反超,中國汽車智能化發(fā)展慢不得
2025-07-15 16:4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用車企投資換關稅優(yōu)惠”,日本沒打動特朗普
2025-07-15 16:3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基于國產新世代車型,寶馬攜手Momenta提速智駕本土化進程
2025-07-15 12:2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新車被冷落,美國消費者扎堆買“舊電車”
2025-07-15 11:0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五星酒店“擺地攤”,是“掉價”還是“下凡”?
2025-07-14 17:5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情緒通脹”! 潮玩店成為城市“新景點”
2025-07-14 16:29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奇瑞回應超1.4億元補貼被核減:申報流程合規(guī),沒有欺瞞行為
2025-07-14 16:0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歐洲“炙烤”季:旅游業(yè)的“熱度”與危機
2025-07-14 16:04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吉利控股上半年總銷量193萬輛,新能源銷量超百萬
2025-07-14 15:1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相關推薦 -
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評論 59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26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02“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46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91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