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聘用前賓利設計師,能成中國賓利?
【文/觀察者網 陳沂婧 編輯/周遠方】
隨著日益雄厚的技術實力,國產汽車在性能、馬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近年來,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許多中國汽車生產商都建立了自己的設計中心以尋求創(chuàng)新。但不可否認,中國在汽車設計師這個領域的資源還是較為缺乏的,因此,不少國產品牌汽車放眼國外,選擇與全球知名汽車設計師達成長期合作關系。
據中國汽車制造商吉利汽車集團全球媒體中心9月6日宣布,史蒂芬·西拉夫(Stefan Sielaff)將接替Peter Horbury,成為吉利汽車集團全球設計副總裁。Stefan曾是英國豪車品牌賓利的品牌設計總監(jiān)。
吉利汽車稱,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設計師,Stefan擁有超過30余年的造型設計經驗,將負責管理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的吉利汽車(Geely)、領克汽車(LYNK & CO)和幾何(Geometry)等品牌,并將參與電動汽車極氪(Zeekr)的設計。
Stefan曾先后在賓利、奧迪、戴姆勒、大眾等知名汽車集團從事造型設計工作。他曾主導賓利概念車 EXP 100 GT車型的設計工作,該車被譽為是賓利未來的主導項目,也是汽車豪華的未來。
史蒂芬·西拉夫,圖源吉利全球媒體中心
此舉將提升吉利在造型設計領域的競爭力,塑造引領時代潮流的設計語言,創(chuàng)造超越用戶期待的品牌體驗。
吉利集團總裁安從輝先生表示,相信Stefan多年的設計經驗將進一步提升吉利汽車的品牌風格,最終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
國際精品品牌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盧曉對觀察者網表示,中國汽車的外觀設計問題曾經長期存在。從前,人們消費水平不高,汽車對他們而言只是簡單的代步工具,一方面出于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基本款外觀就能解決大部分人的需求?,F在,人們的消費能力大大提高,而汽車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也愈發(fā)激烈,在這個背景下,汽車的外觀設計成為了一大剛需。車企目前逐漸重視外觀設計,也是一個我國汽車產業(yè)升級的自然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全球知名設計師加入中國自產汽車設計行列。
自從2016年11月,前奧迪、阿爾法·羅密歐設計負責人沃爾夫岡·艾格(Wolfgang Egger)加盟比亞迪之后,比亞迪車型外觀、內飾設計一舉挺近國際一流水平。比亞迪王朝系列車型的設計更是一直備受贊譽。
沃爾夫岡·艾格,圖源騰訊網
據路透社今年6月28日消息稱,百度與吉利汽車聯手打造的智能汽車合資公司——集度汽車,已聘請了曾在凱迪拉克工作的Frank Wu領導該公司的外形設計團隊。
今年9月1日剛完成注冊的小米汽車的外形設計師為李田原,也是寶馬此前發(fā)布的iX的外觀設計師。此前在歐洲人最引以為傲的汽車企業(yè)里,李田原的設計受到了寶馬的認可,設計能力可見一斑。
但是外觀設計與企業(yè)品牌之間是一個有機聯系的關系,盧曉表示,企業(yè)的品牌戰(zhàn)略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產品外觀設計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維度,是品牌戰(zhàn)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外在體現。設計師在設計產品外觀時,必須理解這個品牌的戰(zhàn)略和理念,量體裁衣,將內在的品牌價值和精神具象到產品外觀上。
具體到一些中國車企高薪聘請外國成名設計師的現象,盧曉坦言,外觀設計國際化是很容易的,因為全球都有專門的設計事務所,企業(yè)只要肯支付相關的費用,自然就能獲得服務。但是中國車企的問題往往是,品牌戰(zhàn)略本身不清晰,只是看到某位著名設計師有過某些經典設計,就想“拿來主義”,這很可能導致外觀設計與品牌和產品本身脫節(jié),白花冤枉錢。
還有一個現象是一些低端品牌為了包裝自己,也花錢做了一些新奇的外觀設計,但產品沒有內在的品質和綜合實力支撐,這種產品肯定經不起市場考驗。
但這些都是中國車企和市場成熟過程中的必經之路,盧曉表示,目前國產汽車品牌在不斷成熟,必然會有一批優(yōu)秀的設計師與品牌長期磨合、共同成長,打造出一系列具有中國市場特色的優(yōu)秀外觀設計,這也是具有活力的中國汽車市場不斷競爭的必然結果。
已經有一些網友表示,現在國產車的研發(fā)設計更適合中國人。不論是符合中國人用車習慣的換檔設計,舒適的底盤調校,到符合國人審美的內外飾設計,甚至在空間置物以及各類小創(chuàng)意小心思,處處體現著設計師和品牌方的靈感和誠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國產汽車- 責任編輯: 陳沂婧 
-
CS55 PLUS換代上市,長安SUV家族得以再強化
2021-09-09 13:15 汽車工業(yè) -
征戰(zhàn)歐洲,WEY摩卡PHEV已到慕尼黑
2021-09-08 15:16 汽車工業(yè) -
獲38億元B輪融資,曹操出行發(fā)布新戰(zhàn)略
2021-09-07 17:43 汽車工業(yè) -
授魚不如授漁,保時捷在滬設立研發(fā)分支
2021-09-07 17:36 汽車工業(yè) -
廣汽埃安:補能要快充,體系力建設更要快沖
2021-09-07 15:34 汽車工業(yè) -
觀駕 | 從CT5開始的重塑豪華,凱迪拉克做到了嗎
2021-09-07 14:31 汽車工業(yè) -
吉利今年累計銷量已超81萬輛,星越L8月過萬
2021-09-07 12:06 汽車工業(yè) -
車市周觀察 | 缺芯逼停通用福特,華為能否拯救極狐?
2021-09-06 09:50 汽車工業(yè) -
工信部副部長:如果監(jiān)管跟不上,智能汽車將帶來重大安全隱患
2021-09-05 10:41 汽車工業(yè) -
比亞迪8月銷量超6.8萬輛,再創(chuàng)新高
2021-09-04 12:10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7月首超日德,同比猛增7成,自主轎車的春天來了嗎?
2021-09-03 18:03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7月MPV:別克GL8即將迎來最強對手?
2021-09-03 18:03 汽車工業(yè) -
大眾ID.3,車小責任大
2021-09-02 17:54 汽車工業(yè) -
比亞迪海豚上市,成十萬級新能源市場最大變量
2021-09-02 15:35 汽車工業(yè) -
“最好的一代帝豪”,鑄就吉利4.0新生
2021-09-01 11:26 汽車工業(yè) -
見證嵐圖FREE誕生,探秘嵐圖4.0數字工廠
2021-09-01 11:24 汽車工業(yè) -
斥資16.33億元,寶馬中國收購華晨“中華”品牌
2021-08-31 22:09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7月自主SUV:整體份額擴張,奇瑞還拿了個冠軍
2021-08-31 22:09 汽車工業(yè) -
理想汽車公布第二季度業(yè)績報告:營收50億,虧損超2億元
2021-08-31 12:38 汽車工業(yè) -
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廣汽官宣埃安混改
2021-08-30 21:17 汽車工業(yè)
相關推薦 -
“美國炸彈落下的地方,豎起了中國風機” 評論 0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評論 115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評論 272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27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韓國正跟美國艱難談判,反華游行會壞了大事”
-
“美國炸彈落下的地方,豎起了中國風機”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
美太空軍還遮遮掩掩:這不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
美國又來!“這些是軍事支柱,不許從中俄買”
-
加拿大官員:更多部長要訪華
-
聯儲證券又被罰,去年營收暴跌91.50%
-
巴基斯坦承認“核保護”,印度回應
-
香港鬧市發(fā)現戰(zhàn)時炸彈,緊急疏散超6000人
-
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外資總體凈買入境內股票和債券
-
馮德萊恩揚言:歐盟要制裁,含中企
-
歐盟安撫歐爾班:俄羅斯問題上收收手,5.5億歐元還是照給
-
特朗普“下令美軍開火”
-
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
法軍高官:中國一天一個樣,見都沒見過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即將離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