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衛(wèi)星脫軌123天,畫面首次公布!有00后參與極限救援
“引力賽跑”
第二關驚險渡過,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軌道遠地點高度不足預期一半,燃料余量又捉襟見肘。如何將衛(wèi)星從“絕望軌道”拽回正軌?
2024年3月14日凌晨,張皓、白濤和飛控團隊在機房熱烈討論,面對滿屏的預設程序,手寫公式、敲擊代碼,開始一場與引力的賽跑。
40小時不眠不休,軌道重構方案誕生:衛(wèi)星需在120小時內完成首次軌道機動,否則將永遠失去進入DRO的機會。
張皓形容那段時間“腎上腺素狂飆”,困意被高壓驅散。
基于飛控團隊的計算結果,工程總體做出決策:雙星不分離,交替利用雙星燃料抬升軌道高度,全力保障雙星組合體飛抵DRO。
3月18日12時42分,第一次應急處置軌道控制啟動。
張皓清晰地記得這個時間。他們要將雙星組合體高度抬高到24萬公里。
控制指令上注后,衛(wèi)星發(fā)動機點火持續(xù)了驚心動魄的1200秒。
這是罕見的長時間太空點火,也是決定衛(wèi)星救援成敗的“生死時刻”。
“若推力方向因質心偏移產生干擾力矩,衛(wèi)星將可能再次失控。”張皓說。
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往往比想象中更安靜。
幾排弧形控制臺前,技術人員眼中布滿血絲。有人無意識地啃著指甲,有人反復擦拭眼鏡——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個答案:“折翼蒼鷹”能否再次展翅高飛?
張皓真切體會到心臟狂跳的窒息感。當DRO-A/B雙星組合體在大屏幕的演示動畫中向上“攀爬”時,他的靜息心率從每分鐘60多次飆至每分鐘120多次。
“我當時甚至聽不到大廳里的聲音。”張皓站在飛控大廳后排,死死盯著屏幕。
當屏幕顯示點火時間達1200秒,溫旭峰宣布“軌道控制圓滿成功”,大廳爆發(fā)出久違的掌聲。
這是張皓在此次任務中第一次聽到掌聲。
他轉頭對同事許高杰擠出一句:“打100分。”
兩人短暫擁抱,眼角微濕。
幾天后,他們進行了第二次近地點軌道機動補救控制,雙星組合體被抬高到38萬公里,越過“死亡線”。
“太空桌球”
這場持續(xù)120多天的“太空救援”,在2024年7月15日迎來終章。
當“負傷”的雙星組合體滑入預定軌道,張皓瞥見有人抹眼角。
傳統(tǒng)上需要火箭直推38萬公里的任務,被拆解為4次繞地、3次飛臨月球的“接力賽”。飛控團隊經歷了5次關鍵軌道機動,以及無數次“心跳過山車”。
“我們就像在玩一場高難度的‘太空桌球’?!敝袊茖W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副研究員毛新愿說,團隊必須精準計算每次機動的“擊球點”,利用月球引力的“彈弓效應”將衛(wèi)星推向正確方向。
這意味著,團隊必須在幾個小時之內完成數萬次軌道計算,同時考慮太陽、地球、月球引力的復雜影響,甚至手動調整參數,拼盡全力處理極端情況。
“稍有偏差便會前功盡棄?!睆堭┱f。
最終,團隊以傳統(tǒng)方案1/5的燃料消耗,完成這場跨越約850萬公里的絕地反擊。這個距離相當于在地月之間走了11個來回。
8月28日,DRO-A/B雙星組合體成功分離,雙星互相拍照。
王文彬屏息注視著傳回的珍貴圖像,這是他第一次真切看到這對“負傷”衛(wèi)星的樣子:DRO-A衛(wèi)星的太陽翼呈近90度彎折,DRO-B衛(wèi)星的太陽翼如折斷的翅膀,卻在深空背景下倔強舒展。
“雙星能源平衡,平臺及載荷工作正常?!?
飛控大廳內響起一陣歡呼!
“地月燈塔”
地月相距38萬公里,其間,有著無數條軌道,其中一條名為DRO的特殊軌道,被航天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視為“地月空間中的天然良港”,一大特性在于這條軌道穩(wěn)如磐石,航天器無需頻繁調整即可駐留數百年。
理論上的完美軌道,需要實際飛行驗證。
2024年,中國人嘗試在此長期駐留,才首次驗證了這一理論的“極致潛力”。
2024年8月30日,DRO-A、DRO-B兩顆衛(wèi)星和此前已發(fā)射成功的DRO-L衛(wèi)星——三顆衛(wèi)星兩兩之間成功構建K頻段微波星間測量通信鏈路,首次驗證了地月空間尺度三星互聯互通的組網通信。
至此,全球首個基于DRO的地月空間三星星座成功實現在軌部署。
“以前總說‘星辰大?!?,現在我們真的在搭建通往深空的港口?!蓖跷谋蛘f,“三星組網構成的‘地月燈塔’,未來可為月球基地導航授時,甚至為火星探測鋪就信息高速公路?!?
這場地月大救援不僅挽回了價值數億元的衛(wèi)星,還驗證了多項“全球首次”:航天器DRO低能耗入軌、117萬公里超遠距離星間通信、天基測定軌新體制……
這場地月大救援留給中國航天的,遠不止技術突破,它證明了一支年輕團隊在極限壓力下的韌性——90后工程師陳智超、劉佳偉第一時間發(fā)送搶救指令,搶得關鍵時機;90后工程師石玉迅速完成彎折太陽翼的三維建模,提供直觀可視化評估;90后王申緊急開發(fā)“找太陽”姿態(tài)控制算法,確保能源安全,人稱“王安全”;90后副研究員王躍洋、工程師高唱及時判定陀螺數據有效性,為衛(wèi)星消旋策略助力;中國科學院大學95后博士研究生孫洋快速算出DRO備份軌道入軌參數;兩位95后研究生李霜琳、蒲京輝開發(fā)星上自主導航與時間同步程序,寫的2萬行代碼已在太空運行;00后博士研究生尹永辰精確復核每次控制參數……
致廣大而盡精微。
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4歲的科研團隊正是以這樣的哲學,在浩瀚宇宙中開辟新章。
“我們或許無法預知未來的太空是什么樣子,但至少,我們?yōu)楹髞碚唿c亮了一盞燈。”張皓說。
此刻,中國衛(wèi)星仍在寂靜的DRO上巡航。它們劃出的每道軌跡,都在為人類的新航海時代書寫坐標。
- 原標題:中國一衛(wèi)星曾飛行異常,畫面首次公布!學生參與寫兩萬行代碼
- 責任編輯: 藺淵 
-
趙云被查,4年前曾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2025-04-19 21:04 廉政風暴 -
4月19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2025-04-19 21:04 -
就山西“訂婚強奸案”,中國婦女報連發(fā)三評
2025-04-19 17:48 -
-
4月18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2025-04-18 21:45 -
讓未成年人演繹分手、相親感悟?網信部門出手
2025-04-18 20:46 依法治國 -
國常會:要持續(xù)穩(wěn)定股市,持續(xù)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2025-04-18 20:46 中國經濟 -
事關食用植物油運輸,市監(jiān)總局出手
2025-04-18 19:15 -
今天開幕!2025上海國際花展黃浦主會場,沉浸式游園指南來了→
2025-04-18 19:05 -
受賄2.29億,竇萬貴當庭認罪悔罪
2025-04-18 17:14 廉政風暴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2025-04-18 16:55 -
42歲陳昊去世,北大沉痛悼念
2025-04-18 15:59 中西教育 -
中宣部原副部長張建春被公訴
2025-04-18 10:22 廉政風暴 -
男子因個人恩怨誣告同事是間諜,被處分
2025-04-18 10:05 國家安全 -
九部門通知: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
2025-04-18 09:38 觀網財經-消費 -
煤礦疑污水滲漏致數十畝耕地被淹,陜西榆陽區(qū):成立調查組調查
2025-04-18 09:08 -
顛覆現有技術路徑,中國團隊打造世界最快閃存
2025-04-18 08:43 科技前沿 -
全球首臺,正式投運!
2025-04-18 07:31 科技前沿 -
廣電總局: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
2025-04-17 23:08 廉政風暴 -
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2025-04-17 20:32 中國經濟
相關推薦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84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6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7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