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片《1950他們正年輕》排片慘淡 導演:我不跪求支持,當年他們都沒跪過
熱門評論也幾乎清一色是五星打分。
然而“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再次出現,受影片題材、體裁等因素影響,《1950他們正年輕》在商業(yè)院線的票房成績和排片情況都不理想。
有人觀影后,不無遺憾地留言:“這是我今年看過的最好的片子,但全場只有我一個人,為片方心酸。”有的地方“沒人看”,但有的地方有人想看卻又沒有排片。
尤其隨著其他影片的上映,《1950他們正年輕》在影院的排片占比遞減,據“燈塔”專業(yè)版的數據顯示,9月13日該片場次僅有3345場,排片率低至1%,與好萊塢大片《失控玩家》25%左右的排片率相距甚遠。
圖自“燈塔”專業(yè)版
上映11天后,該片的票房也僅有436.9萬。
然而即便票房不佳,片方5日仍發(fā)布捐款公告,宣布把上映前兩日的票房分成所得(22.7萬)全部捐贈給具備國家法定資質的幫扶志愿軍老兵的公益組織“志愿軍老兵幫扶計劃”。
早在6日,片方曾向全國院線刊出一封公開信,抱歉影片的上座率未能達到預期,懇請各個院線能夠再給一次機會支持排片,希望一周內每個城市能夠有1-2家的影院排映1-2場的黃金場。
此后,有院線積極響應:
還有不少觀眾也成了“自來水”,自愿發(fā)起“搶救式觀影”,組織包場活動,并呼吁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來觀看。
網友為電影畫的漫畫
眾多大V、影評號也在幫忙轉發(fā)宣傳。國內知名CG畫家@烏合麒麟 在試看影片后深受感動,不僅無償為影片設計海報,還舉辦了包場活動。
圖自@烏合麒麟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和“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二十二》的導演郭柯也加入宣傳。
然而遺憾的是,如今《1950他們正年輕》排片還是即將“歸零”。
導演@宋坤儒 想要“最后一搏”,今天(13日)發(fā)長文感謝觀眾對影片的支持,呼吁各方給予電影更多的支持,讓這部電影在影院的生命周期再延長一些,希望大家能夠抽出98分鐘認真地在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全文附于文末
長文中,宋坤儒回憶拍攝該片的緣起和過程,以及堅持上院線的原因——想讓志愿軍老兵們走上大銀幕,讓更多的人在仰視中,看到他們的故事。
“年輕人應該知道他們的故事,老兵年事已高,再不拍就來不及了。這樣的一群人,如果我不‘搶救式’地拍下來,將終生自責,無法寬恕自己。”
已經92歲的志愿軍老兵劉素謙對宋坤儒說:“你再晚來幾天,我可能就沒有了。”
其實宋坤儒早就知道這樣的紀錄電影在商業(yè)院線拿到排片是很困難的,“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場可能會失敗的悲壯戰(zhàn)斗?!痹诓稍L中,宋坤儒也表示過自己從未對影片票房有過任何預期,“我知道它肯定沒票房,也肯定沒排片,但這事還得做?!?
也有人勸他在線上公映,但把這部紀錄影片搬上大熒幕是宋坤儒的執(zhí)念,“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完全都是志愿軍老兵為主的紀錄電影登上大銀幕,我們希望觀眾能夠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當中,去認真聆聽老兵們的故事,不受其他事情所干擾。”
“為什么我們一定要記住這段歷史?因為還有人沒有回家?!?
此前,曾出現紀錄片導演跪求排片的現象,但宋坤儒卻表示,盡管內心也很想這樣做,但無論票房多少,他都不會跪求排片。
“宣發(fā)的伙伴很著急地問我,要不要像其他導演做個直播跪求排片?我想說,我們這個電影很特殊,我們寧可站著死,也決不會跪著求生?!?
“這些爺爺奶奶們71年前都沒有跪,我更不能跪,我一定得替他們站著。我如果跪了,他們未來真的到了另一個世界也不會原諒我的。為了他們,無論何時何地,我都要站著,一直站著,必須站著!”
就在這封自白信發(fā)出后沒多久,好消息傳來——“人民院線”對所在影院提出排片要求,從明天(14日)開始的兩周內,每天排映《1950他們正年輕》不少于3場有效場次。
“人民院線”是我國特色院線。2018年2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fā)通知,提出在全國5萬多個影廳中選出5000個,作為“人民院線”的簽約影廳,要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主旋律影片在思想引領和教育人民方面的重要作用。
入選“人民院線”的影廳日??煞庞成虡I(yè)影片,但對“特定優(yōu)秀主旋律影片”和“重要時間節(jié)點的重要影片”要實行專廳專用,采取組織觀看、優(yōu)惠票價、給予政策、資金扶持或獎勵等方式,保證“放映陣地”。希望《1950他們正青春》能借此再放光芒。
- 責任編輯: 阮佳琪 
-
專家:“燦都”基本不會登陸上海,將在海面停留較長時間
2021-09-13 19:59 極端天氣 -
福建莆田12日新增本土確診15例,最小4歲
2021-09-13 19: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江西“行李箱藏尸案”犯罪嫌疑人謝某被逮捕
2021-09-13 19:21 疑案追蹤 -
青海柴達爾煤礦“8·14”冒頂事故19名被困人員全部遇難
2021-09-13 19:02 安全生產 -
美國考慮允許民進黨當局推動駐美機構更名?國臺辦回應
2021-09-13 18:34 臺灣 -
騰訊、阿里、字節(jié)跳動回應“屏蔽外鏈”整治
2021-09-13 18:31 大公司 -
福建莆田累計報告76例陽性
2021-09-13 18:2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兩部門:開展研制超高速列車、超高速商用飛機
2021-09-13 18:27 -
國產雪車正式交付,火箭院牽頭研制!
2021-09-13 18:25 北京冬奧會 -
賈樟柯不贊同“演藝人員持證上崗”:藝術創(chuàng)作應該不拘一格
2021-09-13 16:38 -
國家發(fā)改委:到2035年中部地區(qū)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021-09-13 16:33 -
國務院原則同意《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
2021-09-13 15:23 直擊東北經濟 -
微信淘寶抖音要互相打通?工信部出手,騰訊回應
2021-09-13 15:10 大公司 -
男性也應打“宮頸癌疫苗”?臨床注冊試驗正籌備中
2021-09-13 13:38 -
調查:近七成大學生認為自己畢業(yè)10年內會年入百萬
2021-09-13 13:38 -
工信部:部分互聯(lián)網企業(yè)解除屏蔽不到位
2021-09-13 12:59 網絡安全 -
武漢發(fā)生槍擊案:一律師中槍后死亡,嫌疑人已落網
2021-09-13 12:58 -
我國制造業(yè)已連續(xù)11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1-09-13 11:55 中國精造 -
阿塔臨時政府宣布后,卡塔爾率先組團訪阿富汗
2021-09-13 11:50 阿富汗 -
上海已轉移安置2.8萬人,地鐵5條線路區(qū)段停運
2021-09-13 11:45 極端天氣
相關推薦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