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作品緬懷袁隆平的“兩個夢想”
最后更新: 2021-05-24 00:01:12昨天,“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歲。今天凌晨,@烏合麒麟 在微博發(fā)布了自己的最新作品緬懷袁隆平,畫面下方用了袁隆平的原話,“我一直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世界夢。”
畫面中,稻穗金黃飽滿、一片豐收景象的稻田中,91歲的袁隆平佝僂著背站著,稻桿高出他不少,袁隆平穿著襯衫,脖子上掛著“共和國勛章”,肩上搭了個毛巾,轉過頭看到一個青年學生手拿一株稻穗出現在稻田里。
青年手里的麥穗遠遠沒有91歲的袁隆平背后的稻穗飽滿,甚至還有點短小,但他右手夾著書本,背部挺直,堅定地望向遠方,遠處的山上,太陽剛剛升起,照得青年手里的麥穗也金燦燦的,看著青年,91歲的袁隆平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網友們也被這一幕戳中,有網友表示,“年邁的他看著年輕的他,真的一輩子都在為一個理想一個信仰活著,一輩子都獻給人民獻給國家了”。@烏合麒麟 本人還點贊了這條評論。
袁隆平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工作。
據新華網報道,1956年,為了響應國家“科學發(fā)展規(guī)劃”,之前還在學校代教俄語的袁隆平,帶著學生們開始了農學實驗。幾年時間,完全靠自己摸索經驗的袁隆平發(fā)現水稻中有一些雜交組合有優(yōu)勢,并認定這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培育雜交水稻的念頭,第一次浮現在他的腦海。為此,他兩次自掏腰包,前往北京拜訪育種學家鮑文奎。
1966年,袁隆平發(fā)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論文,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3年,在第二次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會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雜交優(yōu)勢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1年,國務院將“國家技術發(fā)明特等獎”授予以袁隆平為代表的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歐美、日本等都在開展相關研究,但只有我們應用到了大面積生產中?!睍r至今日,袁隆平還清楚記得當時在接受獎項時說的話,“雜交水稻還有很大潛力,我會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1996年,農業(yè)部正式立項了超級稻育種計劃。4年后,第一期每畝700公斤目標于2000年實現。隨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連跳”。
去年7月,由袁隆平團隊培育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3000斤),達到1530.76公斤。
袁隆平曾說,他一直有兩個夢,第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其實我這個夢想的實質,就是水稻高產夢,讓人們吃上更多的米飯,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绷硪粋€夢,是雜交水稻走向世界、覆蓋全球夢。
雖然,夢想早已實現,這位“麥田的守望者”一直停不下來。
去年,袁隆平團隊在十地啟動“海水稻”萬畝片種植示范,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wěn)定超過400公斤。直到今年年初,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
昨天(22日),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寫下“有些人,偉大到我們以為他們沒有生老病死”戳中全國網友的淚點。
當日,有市民自發(fā)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地,給袁隆平院士獻上鮮花,送別袁隆平院士。
據瀟湘晨報報道,在花束中間,還有市民送來三“束”水稻苗,水稻挺立在醫(yī)院門口,寄托著一種別樣的哀思。
對于這個畫面,@共青團中央 表示:這是他留給人民的饋贈,也是人民為他餞行的禮物。
一些微博畫手也用自己的方式悼念袁隆平。
(圖自微博網友)
據央視新聞報道,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將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湖南省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
來源:觀察者網 央視新聞
(文章原載于微信公眾號“中國日報”)
標簽 袁隆平- 原標題:一幅作品緬懷袁隆平的“兩個夢想”
- 責任編輯: 張致遠 
-
廣州確診病例感染印度出現的變異病毒,其丈夫為無癥狀感染者
2021-05-23 22:5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發(fā)微博侮辱袁隆平院士,甘肅網民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1-05-23 22:22 -
重大突破!我國育成抗赤霉病高產小麥新品種
2021-05-23 21:54 聚焦三農 -
中紀委:必須徹查
2021-05-23 21:45 -
甘肅越野賽救援:牧羊人連救6人、村民抱被子幫忙
2021-05-23 20:24 觀察者頭條 -
蚌埠一動物園飼養(yǎng)員遭老虎襲擊身亡
2021-05-23 18:49 -
深圳3天增4例無癥狀,初判系境外輸入關聯
2021-05-23 18:1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受習近平委托,湖南省委書記看望袁隆平家屬
2021-05-23 18:10 觀察者頭條 -
甘肅省委書記:盡快開展事故調查
2021-05-23 17:54 極端天氣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今日中國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從小水塘到產業(yè)高地
2021-05-23 17:4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廈門上海新增4例臺灣地區(qū)輸入病例
2021-05-23 17: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網民發(fā)多條微博侮辱四名逝世院士專家,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1-05-23 16:02 依法治國 -
百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第七集《北伐 北伐》
2021-05-23 15:55 -
百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第八集《從南昌到三河壩》
2021-05-23 15:55 -
學習正當時丨家是玉麥 國是中國
2021-05-23 15:5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287例新增確診+170例“校正回歸”,臺灣新增457例
2021-05-23 15:05 臺灣 -
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梁晶、殘運會冠軍黃關軍在事故中遇難
2021-05-23 14:51 -
大連警方通報:肇事者系報復社會
2021-05-23 14:43 -
事發(fā)前1小時,甘肅省氣象臺曾預報降溫
2021-05-23 13:46 -
精神小伙說精神丨小小紅船承載千鈞
2021-05-23 13:24
相關推薦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9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39“美國農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37“挑戰(zhàn)英偉達!中國加速國產替代是認真的”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證明妻子是女性
-
“吃了會不會長瘡”,美國運動員道歉了
-
美國,一裂再裂…
-
特朗普:俄烏停火“還沒到時候”
-
“歐盟比中國更能拿捏美國,馮德萊恩本該更強硬,結果…”
-
首批“歐洲買單”的美國武器運抵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