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時代》選載:領導中國的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關鍵字: 習近平時代
其五,愛讀書,精傳播
習近平曾多次面對外國媒體談起個人愛好。作為資深的體育迷,他四五歲就學會了游泳,還喜愛爬山、散步、足球、排球、籃球、網球、武術等運動。
而目前以他密集的工作安排來看,經常能實現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與成長的時代背景有關,習近平讀過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比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肖洛霍夫,他們書中許多精彩章節(jié)和情節(jié)他都記憶猶新。
他也讀過不少哲學書籍,有古希臘哲學經典,也有研究后現代主義的馬爾庫塞作品。
而中國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自然也是他的閱讀對象,他常常引用的句子,來自《論語》《史記》《春秋》《詩經》《禮記》《管子》等等。
在福建任職的17年間,習近平寫了大量調查報告。曾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的李君如評論說,習近平的文章文風樸實,充滿智慧,沒有平淡平庸的官話。他說,毛澤東曾經要求黨的領導干部親自動筆寫報告、寫社論,以養(yǎng)成在實踐中思考問題、總結經驗的好學風、好作風。習近平這樣有思想見解又勤于筆耕的領導干部,在中共黨內并不多見。
習近平對于媒體傳播的重視,也相當突出。在正定、寧德,他主導的工作,都曾被《人民日報》報道,1990年的三個月內就連續(xù)報道兩次。這對于級別不高的地方官而言并不容易。
在省里工作時,他也曾接受電視臺采訪,并曾登上央視的經濟大講堂做演講。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他甚至連續(xù)4年在《浙江日報》開專欄發(fā)表短論232篇,以平等交流的語氣,及時回答公眾關心的問題。
待他主政中央之后,傳播環(huán)境早已發(fā)生劇變,互聯網成為主流平臺。
首先是微博“學習粉絲團”,直播習近平考察行程的速度甚至超過了中央媒體,有時甚至會預告其下一個考察點。
官媒也打破慣例,高層領導人的動態(tài)消息不再優(yōu)先由新華社通稿與央視《新聞聯播》發(fā)布,而是將社交媒體作為首選渠道。
很快,由“復興路上工作室”“朝陽工作室”出品的幾部動漫短片又引爆網絡——國家領導人的卡通形象出現在這些輕快活潑、格調幽默的短片中。
《中國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中國官員選拔和考核制度;“跟著大大走之博鰲篇”,展示“剛柔并濟”的習式外交風格;“黨的群眾路線”系列短片,甚至出現了習近平舉起棒子打虎的卡通畫面。
這些一改刻板說教面孔的新傳播方式,被媒體與1984年出現在國慶游行隊列中的橫幅“小平您好”相類比——在那個尚未告別個人崇拜的年代,“小平您好”這一含有強烈平等意識和親切感的表達,讓領導人的形象更加豐富與親切。
事實上,這一系列動漫短片,甚至成為中共黨際交往、國家對外宣傳時的必備菜單。在以往政治禁忌多多的中國,領導人允許出現自己的卡通形象,引得外媒評論:今天再也不能將中共政府視為過時、教條、僵化的政府。
其六,親百姓,厚人情
國際評論人士曾認為,習近平是個高深莫測而又強勢堅定的人物。但很快,他就被定義為一個親切而有風度的政治家。
回溯習近平的仕途,一個不能忽視的特點是,他時刻尋找機會接近老百姓,視察時會臨時改變路線,常常走進百姓家里,或者用下訪的方式集中解決民生問題。這種“親民”,遠遠不是一種姿態(tài),而是近似于本能。
事實上,曾經將“群眾路線”作為法寶的中共,天長日久,已有不少干部離百姓越來越遠,甚至有人畏懼民眾。
而習近平少年時的經歷已經給他打下深深的烙印:老百姓保護了他,也成就了他。
他曾在一次下訪后的總結會上對干部們說,古時候的縣官尚且還有擊鼓升堂,為民申冤,而我們卻整天忙于開會,很少主動去抓這種事,這是不應該的。
2014年新年前夜,習近平向全國發(fā)表新年賀詞,這一段4分鐘的視頻中近景的鏡頭,讓人們第一次看到最高領導人辦公室的一些細節(jié),比如擺在書架上的6張照片,其中包括他與父母妻女的合影,生動展示了這位國家領導人作為兒子、丈夫、父親的人性化一面,充滿人情味。
習近平很念舊。當年在陜北插隊時的農民朋友呂侯生患病,他將呂接到福建,幾乎每天晚上都到病榻前看望,并且負擔了醫(yī)療費。在正定的好友賈大山患上絕癥,他專門去看望,后來還撰文痛悼回憶。
他還會請下鄉(xiāng)時的農民朋友到家里吃飯,彭麗媛親自下廚。面對布衣故交,彭麗媛說:“我是咱梁家河村的媳婦,我要回村里在打谷場上給鄉(xiāng)親唱歌。”
他們沒有食言,2015年春節(jié)前,兩人一起回到了陜北農村。
事實上,除了出席外事活動,彭麗媛很少陪同習近平參加國內考察。2013年11月,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彭麗媛卻在現場——山東正是她的家鄉(xiāng)。夫婦相偕回鄉(xiāng)探親,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這讓政治活動人情味濃厚。
每逢過年,習近平都會問候自己的老師,在福州時還曾長期資助家庭困難的孩子讀書,直到他們工作。
在上海,一次調研時,有位農民畫家給習近平送畫,因為沒有畫框顯得不好意思。之后不久,這位畫家就收到了習近平寄來的畫框。
一位中國在美留學生曾為赴美考察的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做翻譯,隨后的幾年里,他每年春節(jié)都能收到習近平越洋寄送的新年賀卡。這樣的賀年卡,很多和習近平只有一面之交的人都收到過。
“冷靜、有控制力,愿意承擔國家重任”,“具有競爭精神,明顯對中國的二等地位不滿意”,“表里如一”——美國觀察者這樣評價他。
而亞洲政治家對于中國當代政治,顯然有更多理解。
剛剛故去不久的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曾在2007年11月訪華。那時,習近平剛剛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兩人會面一小時,李光耀印象深刻:“我發(fā)現他是一個有想法的人,生命中經歷了很多考驗和磨難?!視阉麣w類在曼德拉這一級的人物——有強大的感情自制力,不會讓個人的不幸和苦難影響其判斷?!?
不僅僅是自制力。個人的苦難和不幸——以國家的苦難和不幸為背景——也會沉淀為一種深厚的使命感和同情心,“這使得他脫離了政治家的冰冷感與距離感,以有情、有義、有溫度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