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前芝:1962中印邊境沖突,尼赫魯出現(xiàn)哪些誤判?
關鍵字: 中印戰(zhàn)爭中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印邊境對峙中印戰(zhàn)爭尼赫魯中印關系周恩來三、對中國態(tài)度誤判
尼赫魯對中國的試探,實際上早就開始了。
1951年2月,趁新中國抗美援朝戰(zhàn)爭之機,印度政府派兵侵占門隅首府達旺,強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轄權的中國西藏地方政府搬遷,到1953年基本上侵占了門隅、珞瑜、下察隅各地。
1954年,印度政府將侵占的麥克馬洪線以南、傳統(tǒng)習慣線以北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建立起東北邊境特區(qū),并修正官方地圖,第一次將麥克馬洪線一直按明的未經(jīng)標定邊界改標為已定界,使侵占的中國領土固定化、合法化。
這些,發(fā)生在中印關系較好的時期。成立不久的新中國忍了。
1954年4月,中印簽訂《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xié)定》,印度承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但其對西藏的野心并沒死。
1956年11月,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應邀到印度參加釋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紀念大會,印度企圖羈留達賴喇嘛,挑起西藏問題,經(jīng)中國政府及時協(xié)調(diào),1957年1月下旬,達賴喇嘛離開印度。
1959年,西藏爆發(fā)武裝叛亂。印度總理尼赫魯連續(xù)8次在印度議會發(fā)表西藏問題講話,把中國軍隊鎮(zhèn)壓叛亂分子說成是“悲劇”,對西藏農(nóng)奴主表示同情,強調(diào)印度對西藏“宗教和文化聯(lián)系的感情”,甚至認為中國“沒有遵守西藏同中國關于西藏自治區(qū)的協(xié)議和對印度提出的保證?!?
3月31日,西藏叛亂分子劫持達賴喇嘛進入印度,同日,尼赫魯就在他的新德里住宅的花園里接見了西藏叛亂分子,對他們表示同情。對于印度這種已經(jīng)嚴重越界的行為,中國政府依舊克制地表示遺憾。
中國的忍讓助長了印度政府的囂張氣焰。西藏發(fā)生叛亂不久,尼赫魯就向中國政府提出包括從來就是中國管轄下的阿克塞欽地區(qū)在內(nèi)約1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要求。1959年10月25日,在西段60多名攜帶輕重機槍等武器的印度武裝人員侵入空喀山口以南的中國領土,向為數(shù)只有14人和只配備輕武器的中國巡邏隊發(fā)動武裝進攻,中國巡邏隊被迫還擊。
1959年11月7日,周恩來總理寫信給尼赫魯,建議為減少沖突,中印兩國武裝人員立即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后撤20公里。尼赫魯拒絕了這一建議。1960年4月19日,周恩來親赴新德里,與尼赫魯舉行會談,但未達成任何實質(zhì)性協(xié)議。
1960年4月20日,周恩來訪問印度時與尼赫魯會談
印度之所以如此肆無忌憚,在于對中國國內(nèi)形勢的錯誤判斷。當時中國正值三年自然災害,赫魯曉夫又撤走了在華的蘇聯(lián)專家,中斷了對中國的援助。軍事上,接受美國中情局訓練的西藏叛匪殘余潛回西藏后,在伏擊解放軍軍車時,繳獲了一些內(nèi)部文件,這些文件反映了1961年1月1日至8月16日中國軍隊內(nèi)部的一些問題,如給養(yǎng)較差、戰(zhàn)士營養(yǎng)不足以及有的地區(qū)軍事調(diào)動困難等。這類情報傳到尼赫魯耳朵里,他們得出結論“中國的軍力是不行的。印度士兵對中國士兵足可以以一當十(后改為以一當六)”。
基于這樣的判斷,印軍繼續(xù)“前進”,1961年7月6日,印度在西段它所侵占的巴里加斯設立新的哨所,并派出巡邏隊;同年4月印度軍隊侵入中國新疆阿克賽欽地區(qū)的奇普拉普河谷設立軍事?lián)c,7月又侵入加勒萬河谷近逼中國巡邏隊。印度陸軍總部在給西段印度部隊的命令中,把以前命令規(guī)定“只有遭到射擊時才開槍”,改為“如果中國軍隊危險地迫近你們的陣地時就開槍”。
當時,面對印軍的一次又一次挑釁,中國軍隊貫徹毛主席“力爭避免流血”的指示,未采取進一步行動。這一行為卻被印度方面認為中國在關鍵時刻就退卻了。尼赫魯在議會中大言不慚地說:“我們進行了冒險,我們前進了,我們還有效地制止了他們的進一步推進?!?
此時的尼赫魯當然不會接受任何來自中方的談判建議,也不會做任何讓步。1962年10月5日,印度成立一個專門對付中國的新軍團,6日公然關閉談判大門,12日尼赫魯公然宣稱要對中國邊境動武,要把中國軍隊從他所謂的遭到入侵的地區(qū)“清除掉”。最終戰(zhàn)果,尼赫魯被啪啪打臉。
回顧和總結歷史的最大意義在于啟示今人,這次自1962以來最嚴重的洞朗地區(qū)兩軍對峙局面能否得到圓滿解決,考驗著兩國政府高層的政治智慧。
再往前一點看,就算這次能解決好,中印邊界的特殊性決定了類似的沖突今后可能還會繼續(xù)上演。每次沖突的處理稍有不慎,都可能導致擦槍走火甚至爆發(fā)戰(zhàn)爭。如果能以這次對峙為契機,中印政府高層坐到談判桌前開展邊界談判,對中印邊界線做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勘定,這對兩國人民都將是巨大的福祉。
參考書目: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美,R.麥克法夸爾、費正清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版;
李達南:《1962中印邊境沖突的起因和終結》,《百年潮》;
陶亮、李敏:《尼赫魯對果阿問題的處理與1962年中印邊界沖突》,南亞研究,2014年第2期;
王宏緯:《當代中印關系述評》,中國藏學出版社2009.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潘前芝:1962中印邊境沖突,尼赫魯出現(xiàn)哪些誤判?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10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6“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chǎn)品”
-
“對農(nóng)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