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超:怎樣建設“地月經(jīng)濟區(qū)”(之一)——立足
最后更新: 2021-03-25 10:22:22但本著“就地資源利用”(ISRU)的精神,還得優(yōu)先考慮月球上的自然能源。在可控核聚變發(fā)展出來之前,月球上最廉價的當然是太陽能。
月球上的晝夜每月(27-28天)循環(huán)一次,如果我們選擇首先“殖民”的地點位于月球南極處的某環(huán)形山,某些突出的地方可以永久接收到太陽的照射,在這里建造太陽能發(fā)電站,實在太理想不過了!
幻想圖:在環(huán)形山的周圍突出部建造鏡子反射太陽光,投射到環(huán)形山的永久陰影區(qū),或照明,或熱水,或發(fā)電
將太陽能電池板大批量攜帶到月球,不太現(xiàn)實,還得利用月球表面的材料。月壤里45%都是二氧化硅,根據(jù)人類目前科技水平,將其中的硅不斷提取出來不是難事。所以在月球上第三步就是要建一個太陽能電池工廠。假以時日,在月球上建造一個完整的太陽能電池陣列就可以提供整個“月球殖民地”的能源,甚至還有可能傳輸回地球,供應未來的“火星殖民地”。
風險在于微隕石的撞擊,這是后話。
假想中月球上的太陽能電池陣列
四、建筑
先別考慮蓋房子。大規(guī)模搞房地產(chǎn)太費周折了,還懼怕微隕石。
還是那句話:“就地資源利用”!“就地資源利用”!“就地資源利用”!重要的話說三遍!
在地球上,咱人類曾經(jīng)“穴居”過。在月球上,可能也得考慮先經(jīng)歷一下“穴居人”的階段。
月球上,還真有這樣的理想場所——月球熔巖管。
想象圖:宇航員正在探測月球熔巖管,作為自己的棲息之地
古老的月球上也曾發(fā)生過火山噴發(fā)。巖漿通過火山的管道噴射出去,當熔巖流的表面變硬以后,內(nèi)部的流質(zhì)巖漿會倒退回去,管道可能會排空,形成一個中空的空隙,這就是“月球熔巖管”(Lunar lava tube)。
如今冷卻下來的月球上,已經(jīng)找到了若干熔巖管。有一些熔巖管很細長,也有一些比較寬敞。比如2011年, 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Orbiter)對馬里烏斯丘陵地區(qū)熔巖管的觀測表明,這個熔巖管有36米深,內(nèi)部卻足有65米寬。后來美國的重力探測器(GRAIL)發(fā)現(xiàn)月球上存在一些寬度達1公里的熔巖管。這為我們未來在月球上的“穴居”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想象圖:將一種漫游車放入熔巖管內(nèi),進行探測,月面上的著陸器為它提供通訊等支持
選址結束,下面就要考慮建筑材料了。
前面講了,月壤的主要成分里有硅、鋁、鈣,這些都是理想的混凝土材料。早在1985年,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研人員就提出,用月壤加工“月球混凝土”的想法。只不過,這里又需要水,月球上的水資源可真是“金貴”啊。
除此之外,月壤里豐富的二氧化硅可以被加工成玻璃纖維,顯著提高建筑材料的強度,并減輕重量。
美國愛好者按照月壤配方制作的“月球混凝土”
標簽 月球探索-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徐俊 
-
中方不開綠燈,美半導體設備巨頭收購日企要告吹
2021-03-24 18:51 產(chǎn)業(yè)萬象 -
“希望早一點把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通到香港”
2021-03-24 16:42 -
嫦娥五號軌道器已成功進入日地L1點軌道
2021-03-19 06:49 航空航天 -
“天問一號”到哪兒了?為啥不直接著陸火星?
2021-03-17 17:28 航空航天 -
中科院研發(fā)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獲準緊急使用
2021-03-16 19:5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國人的“探日”天眼,有望明年發(fā)射升空
2021-03-16 09:06 航空航天 -
習近平: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
2021-03-15 16:02 新時代之聲 -
我國成功發(fā)射遙感三十一號04組衛(wèi)星
2021-03-13 11:03 航空航天 -
長七A火箭成功發(fā)射!
2021-03-12 06:47 航空航天 -
李克強:不能讓科研人員把精力花在填表、評比等事務上
2021-03-11 18:00 科技前沿 -
20.5億美元!Roivant相中Silicon,成為資本孵化出計算機制藥巨頭?
2021-03-11 16:00 投資 -
中俄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
2021-03-09 20:49 航空航天 -
F5G:國家產(chǎn)業(yè)安全與發(fā)展的重要新契機
2021-03-08 17:30 F5G進行時 -
試車成功!我國500噸級重型火箭發(fā)動機研制取得重要突破
2021-03-05 16:47 航空航天 -
為建空間站,長征火箭將首次進行組合式發(fā)射
2021-03-03 19:27 航空航天 -
“中國飛艇”AS700將于年內(nèi)首飛
2021-03-03 18:54 中國精造 -
數(shù)學家周毓麟院士逝世,曾為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
2021-03-03 15:54 -
中日合作團隊觀測到超100萬億電子伏特的伽馬射線
2021-03-02 08:11 天文 -
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fā)布
2021-02-27 08:44 觀察者頭條 -
我國制定的航天國際標準正式發(fā)布
2021-02-25 21:09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評論 9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評論 187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27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14“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56最新聞 Hot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
馮德萊恩揚言:歐盟要制裁,含中企
-
歐盟安撫歐爾班:俄羅斯問題上收收手,5.5億歐元還是照給
-
特朗普“下令美軍開火”
-
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
法軍高官:中國一天一個樣,見都沒見過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即將離任
-
助紂為虐……美國將向以色列再賣64億美元軍火
-
他被確認出任美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
-
愛沙尼亞稱“被侵犯”,俄國防部否認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