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學新校委會主席李國章上任“刺痛”反對派 數(shù)百人抗議
關鍵字: 港大新校委會主席香港大學新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反對派抗議香港大學新校委會主席梁振英委任新任香港大學校委會主席港大新校委會主席“刺痛”反對派李國章人港大校委會主席一向反對罷課,反對示威的李國章先生,剛被任命為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就遭至數(shù)百人示威抗議。這一事件近日發(fā)生在香港大學——一座近年來學術成就連年下滑,而在所謂的“爭取自由”運動中屢屢沖在前邊的“一流”學府。
2015年12月31日凌晨,香港特區(qū)政府宣布,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以香港大學校監(jiān)身份任命李國章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從2016年1月1日生效,任期3年。
港媒報道稱,對李國章出任港大校委會主席一直持否定態(tài)度的港大校友關注組、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隨即發(fā)表聲明,稱任命只會把港大推向更動蕩激化的局面,揚言將有下一步行動。1月3日,他們聯(lián)同多所院校學生會等20個團體發(fā)起游行,抗議這次任命。
對此,有港媒評論稱,為港人社會整體利益及港大百年校譽,真正愛護母校和愛港的港大師生校友,應該支持梁振英的決定,支持李國章出任,拒絕讓港大校友進一步被抗中亂港勢力和“黑金政治”所入侵。
李國章/資料圖
李國章上任“刺痛”反對派 數(shù)百人抗議
據(jù)香港《星島日報》網站1月3日報道,抗議活動的組織者稱有3000人參加,但警方估計抗議人群應該在830人左右。他們高舉“捍衛(wèi)學術自由、堅守院校自主”、“立即撤回李國章任命”等標語,沿途高叫“不要特首做校監(jiān)”、“大學不要黨委書記”等口號,從遮打花園出發(fā)行進至香港禮賓府,游行人士將黑絲帶綁在禮賓府外的柵欄上。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傅景華稱,從過往的跡象顯示,相信李國章會把一些政治任務帶入校園,這絕對是不健康的。
在此前的"占中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港大學者戴耀廷在抗議活動中稱,這一任命不僅涉及到港大、也不僅涉及到大學,這是一個涉及到香港整體政局的事件,"政府根本不愿意傾聽民意"。
2015年11月,一批反對派人士反對李國章出任校委、以至校委會主席,通過港大畢業(yè)生議會發(fā)動所謂“公投”,最終只有4454人投票,以議會約16.5萬名成員計,投票率僅有2.7%。
對于李國章的任命,香港特區(qū)政府回應稱,"這一決定是基于對個人綜合素質的考量,包括能力、專業(yè)、履歷、人品和服務大眾的意愿"。就大學校務委員會或校董會主席及成員的委任事宜,政府一如既往恪守“用人唯才”的原則。發(fā)言人還強調,根據(jù)8所教資會資助院校的條例,行政長官是院校的校監(jiān)或監(jiān)督,條例也規(guī)定校監(jiān)或監(jiān)督的權力及職務,有關法定制度一定行之有效,不存在干預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的問題,呼吁各界尊重法例。
港媒稱,李國章以其擔任教育統(tǒng)籌局長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等公職期間的強硬作風,獲“教育沙皇”之稱,在香港社會為素有爭議的人物。他曾數(shù)次發(fā)表反對罷課、反對示威的言論,也因反對陳文敏出任香港大學副校長引發(fā)爭議。李還是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該機構是協(xié)助特區(qū)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
李國章在上周四(31日)聲明稱感到十分榮幸,上任后亦會致力守衛(wèi)港大傳統(tǒng),讓師生校友得以母校為榮。
抗議活動現(xiàn)場
盼任命事件告一段落
對于港大校委會主席職位懸空一段時間后終有定案,各界表示,李國章在教育管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是校委會主席的理想人選,又認為今次任命事件在爭議中告一段落,體現(xiàn)現(xiàn)有機制行之有效,并希望各方應該以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李國章上任后的表現(xiàn)。
港大校友、港區(qū)全國人大代表蔡素玉表示,歡迎今次委任決定,認為體現(xiàn)出政府能按照機制處理事務,“有法有例,就要按照規(guī)矩做事”;對于一個校委會主席,一定會有考量標準,但不應只為滿足一小撮人的意愿而更改人選,至于李國章上任后的表現(xiàn),可屆時再有定論。她又指,現(xiàn)時港大政治化嚴重,教職員已感到厭煩,希望任命事件告一段落,今后港大能集中精力關注教育質素和科研工作。
港大校友、經民聯(lián)副主席盧偉國認為,李國章是擔任港大校委會主席的合適人選:“在教育管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曾經擔任中大校長,教統(tǒng)局局長,這種履歷絕對可以勝任校委會主席?!彼终J為,“反對派”和部分激進人士有意將李國章形容成一個仇視學生、會損害港大利益的人,是“莫名其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批評將政治帶入校園的正是這群喊著口號干預校政的人。
港大校董會成員、民建聯(lián)立法會議員鐘樹根認為,李國章是校委會主席的理想人選,在教育界工作有經驗。對于有部分港大校友反對李國章出任校委會主席、并舉行所謂“公投”,他認為該投票并非民主投票,不具代表性。他寄望李國章“上場”后增強與學生的溝通,能夠關注學生的訴求。
港大校友、嶺南大學經濟學系主任何濼生指出,盡管有關任命在社會上可能存在爭議,但自己也呼吁各方接受任命:“或者大家是有不同的喜好,但以李國章先生目前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所講的理由不能構成不讓其擔任校委會主席的理由?!?
教聯(lián)會會長黃均瑜認為,李國章曾是大學校長,又是前任教統(tǒng)局局長,熟悉本地大學和教育事務,“對教育制度的理解,無人高得過他”。他批評此前港大校委會的兩次錄音片段在此時曝光,“只是為反對派提供彈藥,是一次政治操作,在向政府顯示實力,要用自己手段,改變原來行之有效的規(guī)則,政治意圖好明顯”。
校委會為大學最高管治機關
香港大學的管治架構分三層,校務委員會、教務委員會、校董會。
校務委員會為大學最高管治機關,委員人數(shù)在十八至二十四人之間。校外人與校內人之比率為二比一。任期通常為三年。校委會就校長、副校長等關鍵人事、財務及校政方針作出最終決定。
教務委員會為主要學術權力機關,負責規(guī)管大學內所有關于教學及研究的事宜,并須配合校務委員會決策。教務委員會委員人數(shù)介乎四十二至五十人之間,成員包括校長、首席副校長及副校長、學院院長及院務委員會主席等。
校董會具有制訂、審批或修訂港大規(guī)程的權力。
(觀察者網綜合德國之聲、BBC中文網、《南早中文》、《星島日報》等消息)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朱敏潔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