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上的中國人:回家的路途曲折,卻又心生向往
關鍵字: 火車火車上的中國讀圖回家春運臨近春節(jié),返鄉(xiāng)高峰,旅客列車這流動的小社會里,演繹著一幕幕人間百態(tài)?;丶业穆吠厩郏瑓s又心生向往。王福春老師拍攝的《火車上的中國人》已成為經(jīng)典作品,發(fā)生在火車上的故事,可笑的感動的有趣的,無不讓人動懷。正在坐火車或將要坐火車或坐過火車的你,不妨重溫這些火車上的照片,你能從中看到社會和歷史的變遷,列車上的人不斷在變,但那些表情仿佛是永恒的,或許也能映照出某一瞬間的你。
“我慶幸自已選對鐵路這一行,與鐵路結緣。 我對鐵路的熱愛, 堅持30多年拍攝鐵軌上奔騰的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動車高鐵。記錄綠皮車,藍皮車,紅皮車,白皮車的演變。是中國人的變化,鐵路的變化,也是國家的變化?!?/span>
——《火車上的中國人》王福春
1
1977年“文革”一結束,我(王福春)在三棵樹車輛段工會當干事,寫寫畫畫搞宣傳。工會主席讓我拍勞模照上光榮榜,當時工會沒有相機,我到技術室借了一臺海鷗120相機,一拿起相機再沒有放下。我形容自己一臺海鷗相機起飛,一直飛到今天。
那時每天坐火車通勤上下班,拍列車員為旅客服務,拍車站服務員扶老攜幼,端茶倒水等好人好事,單位開始技術大練兵,大比武,大會小會全拍,有典型的投哈鐵前進列車報和人民鐵道報發(fā)稿。我到今天還珍藏當年發(fā)的照片報紙,說心里話,攝影起步,還真的感謝前進列車報和人民鐵道報對我的支持。
1984年為了攝影,我從三輛調到哈鐵路局科研所,任專職攝影師,享受職工免票,為我拍鐵路提供方便,先后跑遍哈局管內的所有火車,后來我跑遍全國鐵路線,利用坐火車的機會,發(fā)現(xiàn)火車里好多有趣的故事,順手拍下來,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當專題拍,我的鏡頭一直沒有離開過鐵路線,一拍就30多年。
30多年來,我北上漠河,南下廣州,西奔格爾木,東至上?!俗熊噹浊Т?,行程二十幾萬公里,拍攝近10萬張底片,留下了人生旅途的印記。
火車是一個流動小社會,臨時大家庭。中國人出行首選坐火車,1980年代初期民工潮開始涌進車廂,人滿為患,乘車難,買票難。就在那時我在火車上拍片,遇到很多困難和危險,可以這么說,我的攝影作品是用生命代價換來的。我這人活得比較簡單,頭腦也簡單,除了攝影以外什么都不想,所以攝影成了我一生的致愛,付出代價也大。我的肋骨曾兩次骨折,左腿脛骨骨折,三九天掉進松花江,掉進鏡泊湖,坐汽車掉進興凱湖,幾次大難不死。
1986年,從哈爾濱開往北京的18次特快列車上第一次出現(xiàn)電視機,全車廂的人都抬頭聚精會神地看電視。1980年代中期,電視機在百姓家中還很少見。
1987年,雙峰-長汀。
1989年,從北京開往廣州的列車上,旅客自帶收錄機在車廂里收聽鄧麗君的歌曲。1980年代,鄧麗君風靡全國,她是20世紀歌壇中一顆璀璨的巨星,贏得了“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的美譽,她甜美的聲音打動了整整一個時代。
1989年,雙峰-長汀。
1990年,哈爾濱-上海。
1990年,哈爾濱-上海,他們的夢也許不是很甜,他的夢也許很苦……
1991年,從上海開往重慶的列車上,擠在過道的一個狹小空間里的一家四口。
1991年,從綏芬河開往哈爾濱的列車上,在擁擠的車廂內,一位抱孩子的父親臉上顯露出困倦的神情,但依然緊抱孩子。
1991年,哈爾濱-上海。
1992年,成都-上海。其實旅途并不都是溫馨愜意的,勞頓和艱辛也會相伴左右,那直立的夢,那擁擠的車,都印證著人生的曲折。
1992年,從黑龍江省加格達奇開往古蓮的列車上,各自占了一張長椅睡覺的男女青年。
1992年,從南寧開往北京的列車上,由于車廂太擁擠,這位年輕的媽媽想出了用八寶粥的鐵罐來當作“臨時廁所”,以解決兒子的內急。
- 責任編輯:朱八八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評論 25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評論 198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27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16“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新加坡總理:這個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
香港鬧市發(fā)現(xiàn)戰(zhàn)時炸彈,緊急疏散超6000人
-
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外資總體凈買入境內股票和債券
-
馮德萊恩揚言:歐盟要制裁,含中企
-
歐盟安撫歐爾班:俄羅斯問題上收收手,5.5億歐元還是照給
-
特朗普“下令美軍開火”
-
俄副總理:或向中國提供重型發(fā)動機
-
法軍高官:中國一天一個樣,見都沒見過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即將離任
-
助紂為虐……美國將向以色列再賣64億美元軍火
-
他被確認出任美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
-
愛沙尼亞稱“被侵犯”,俄國防部否認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