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柏:沙特問題的中國解決方案
關鍵字: 沙特習近平訪問沙特一帶一路沙特經濟中東局勢地緣政治地緣經濟紅海霍爾木茲海峽亞非走廊中國直至最近才開始將金磚國家轉變成為國際事務中一個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平臺。迫于美國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的壓力,中國開始賦予金磚國家更多的戰(zhàn)略意義。其中一個標志就是提議建立資金規(guī)模高達1000億美元的金磚國家開發(fā)銀行(簡稱“金磚銀行”)。這樣,金磚國家在國際金融領域就將擁有相當分量的發(fā)言權。金磚國家內部的貿易額占據全球商貿總額的16.8%,高達6.1萬億美元;人口總數占全球人口總數的43%,GDP占18%,外匯儲備40%,約1萬億美元(RT2013)。金磚銀行不僅可以為某些行業(yè)提供世界銀行不提供的貸款,而且它設立的緊急救助基金還可以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外的另一選擇。金磚銀行計劃向非金磚國家提供40%-45%的貸款(Sahu2013),這一舉措將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造成實質性的影響。此外,中國將努力推動人民幣在金磚銀行內的結算(Sharma2012)。不難想象,金磚銀行成立以后,將資助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尤其是南亞、中亞和非洲的鐵路建設項目。泛亞鐵路運輸網絡一旦建成,必然會繼續(xù)向歐洲延伸,那么伊朗將會在這一項目中獲得巨大利益。
中國通過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開始加強與俄羅斯和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2013年,中國與俄羅斯共同簽署了一份具有歷史性意義的石油供應合同,合同規(guī)定在未來25年俄方每天向中國供應30萬桶石油,涉及金額高達2700億美元,是中國有史以來簽署的最大單筆合同之一。正如一位評論員指出的那樣,這筆交易標志著“在全球石油行業(yè)版圖中一次由西方轉向東方的巨大轉移”(Armitage2013)。俄羅斯總理于2013年10月訪問中國時,與中國簽署了另外一份“超級大單”,即在未來十年每年為中國供應1000萬噸石油。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努力賦予上海合作組織更多的經濟職能,目前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是該組織的觀察員國。伊朗曾經要求成為其正式成員,但根據組織規(guī)定,上海合作組織不允許受國際制裁的國家成為成員國。然而伊朗在解決其核問題之后,成為該組織的正式成員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中國一印度一緬甸一孟加拉國經濟走廊(CIMBEC)和中國一巴基斯坦經濟走廊(CPEC)是由中國發(fā)起的兩個重大項目,意在拉緊與南亞的關系以獲取通往印度洋的通道。CIMBEC和CPEC是李克強總理首次進行出國訪問時提出的。其中CPEC發(fā)展十分迅速。巴基斯坦新任總理Sharif于2013年6月迅速回訪中國,與中國達成了關于CPEC的一系列協(xié)議和備忘錄。據媒體報道,CPEC戰(zhàn)略涵蓋了公路、鐵路、油隙管道和光纖線路建設,以促進兩國之間進一步交流。根據CPEC項目,中國和巴基斯坦將首先升級改造現連接兩國的喀喇昆侖高海拔公路,將其路面寬度從10米拓寬至30米。隨后將修建從中國新疆的喀什到巴基斯坦的瓜達爾的鐵路。這條鐵路全長2000公里,包括總長200公里的各種隧道。這條鐵路一旦完工,繼續(xù)向伊朗延伸是很自然的。
相比之下,中印緬孟經濟走廊(CIMBEC)的啟動則比較緩慢,但印度總理于2013年10月訪問中國時,中印雙方再一次達成協(xié)議,同意推動這一項目。若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成,印度以及南亞和東南亞其他國家都有強烈的動機支持修建一條通過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直達歐洲的鐵路。
中吉烏即中國一吉爾吉斯斯坦一烏茲別克斯坦鐵路項目已討論了好些年。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中亞四國進行訪問,在提出構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背景下,習近平主席提到這一鐵路項目。在不久的將來,中吉烏鐵路建設項目將成為中國中亞政策的主要關注點。瓜達爾一喀什葛爾鐵路建成之后,中亞國家將會強烈支持修建中吉烏鐵路,因為一旦這兩條鐵路完工,將會使得這些內陸國家能夠與印度洋連接起來。中吉烏鐵路在通向土耳其和歐洲之前將經過土庫曼斯坦最終延伸至伊朗,屆時所有中亞國家也可以經由伊朗通向印度洋。因此,這些國家也可以獲得與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南亞和東南亞其他國家同樣多的經濟利益。
在未來歐亞大陸一體化的進程中,伊朗在這一區(qū)域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即使沙特阿拉伯不采取任何行動自我調整以應對歐亞大陸這一深刻的巨變,鐵路交通網絡仍然可以通過伊朗一伊拉克一約旦一埃及路線連接至非洲。這樣做的結果是,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半島上的其他國家將被排除在歐亞大陸經濟一體化這一大趨勢之外。
五、中國機遇:做亞洲和非洲之間的大陸橋
如果沙特阿拉伯主動采取行動修建位于霍爾木茲海峽的海底隧道和紅海大橋,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半島將成為連接亞洲和非洲的一條極為重要的陸路運輸走廊。這樣一來,沙特阿拉伯將能與伊朗和平共處,繼而為重塑地區(qū)秩序奠定經濟基礎。中東地區(qū)新秩序的建立將基于區(qū)域性經濟合作,而不是該地區(qū)以外其他國家的政治干預。這個新秩序將為沙特發(fā)展多樣化經濟提供機遇,并進一步降低這一區(qū)域的政治不穩(wěn)定性。如果沙特阿拉伯最終決定實施這一項目,沙特與中國關系則將在更堅實的基礎上健康穩(wěn)定地發(fā)展下去,且不再局限于能源需求和供應這一單一層面的關系。沙特阿拉伯可能成為中國在物流、貿易甚至是金融服務等領域進行投資的新目的地。
構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已經成為中國促進歐亞經濟一體化的長期戰(zhàn)略。歷史上的絲綢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國,經由中亞和中東地區(qū)到達歐洲。從地理上看,絲綢之路跨越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qū),而更重要的是絲綢之路包含了陸路和海路兩條路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舉辦的東盟高峰會議上的發(fā)言中,還特別談到了海上絲綢之路。在他的兩次出國訪問中,一次是訪問中亞,另外一次則是東南亞,他明確提出中國的長期目標是沿著古代絲綢之路建立一條新的經濟帶,這一經濟帶將惠及陸路和海路沿線的所有國家。
在歷史上,絲綢之路從中國經由越南、印尼爪哇、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阿富汗斯坦、中亞、伊朗、阿拉伯半島、索馬里和埃及最終到達歐洲。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往來成為了中國、印度次大陸、波斯、歐洲和阿拉伯半島文明繁榮背后重要的推動力(維基百科)。新絲綢之路項目旨在通過沿著古代絲綢之路的陸路和海路兩條路線建立一條新經濟帶,從而促進整個歐亞大陸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如果說TPP和環(huán)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協(xié)議(TTIP)(即美國和歐盟之間通過削減關稅、消除雙方貿易壁壘等來發(fā)展經濟、應對金融危機的貿易協(xié)定)代表著美國在傳統(tǒng)的大西洋地區(qū)和新興的亞太地區(qū)進行的戰(zhàn)略部署,那么以建立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名義的歐亞大陸經濟一體化則是中國對美國的"重返亞洲"戰(zhàn)略和TPP作出的回應。
中國將焦點集中于南亞、中亞和中東地區(qū)以應對TPP構成的挑戰(zhàn),這將極大地影響和改變歐亞大陸的政治經濟格局。
中國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將為沙特阿拉伯帶來重大的機遇。如果說伊朗是亞洲和歐洲之間的天然交通樞紐,那么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半島則可以通過修建霍爾木茲海峽海底隧道和紅海大橋而成為連接亞洲和非洲的人造交通要道。如果沙特阿拉伯抓住這一機遇積極行動,將使中國、俄羅斯和印度成為能夠影響甚至決定中東地區(qū)未來和平發(fā)展的利益相關方,因為這幾個國家都試圖在非洲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
2013年11月在香港召開的非洲投資峰會上,中國進出口銀行首席分析師曾宣布,至2025年前中國將向非洲提供1萬億美元的貸款(Mina2013)。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擁有如此巨額資金注入的非洲將會成為未來幾十年內世界經濟的增長中心。沙特阿拉伯通過建立海底隧道和大橋,毫無疑問將會成為亞洲和非洲這21世紀經濟增長最快最活躍的兩大地區(qū)之間的主要交通樞紐。近年來地區(qū)鐵路建設蓬勃發(fā)展為沙特阿拉伯做出選擇提供了契機。
2013年末伊朗總統(tǒng)宣布,伊朗已與中國和俄羅斯就伊朗修建鐵路運輸網絡達成了協(xié)議??紤]到這些協(xié)議中所蘊含的巨大的經濟發(fā)展?jié)摿?,人們應該能理解為什么伊朗會一改之前堅持核計劃的立場而與五常加一集團簽署臨時核協(xié)議,并同意局部縮限其核活動。我們有理由相信,伊朗希望達成最終協(xié)議,從而獲得重新進入國際市場的權利。作為連接亞洲與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大陸橋,伊朗將會從中獲得相當可觀的利益。
東非已經掀起了項目由中國提供資金的鐵路建設熱潮。2013年9月,一家中國企業(yè)開始沿著舊的亞迪斯一吉布提鐵路修建一條新的鐵路,這條鐵路將使吉布提(吉布提共和國首都)至亞的斯亞貝巴(埃塞俄比亞首都)實現互聯互通。而早先的埃塞俄比亞一吉布提鐵路是在殖民地時期由法國人修建的,現在已破敗不堪了。中國進出口銀行為該項目提供了6億美元的優(yōu)惠貸款。該條鐵路計劃在2016年建成,之后會繼續(xù)延伸到南蘇丹(Simon Allison2013)02013年11月,肯尼亞總統(tǒng)承諾將修建東非鐵路。這條鐵路將始于肯尼亞港口城市蒙巴薩,途經首都內羅畢、基蘇木,一直到烏干達首都坎帕拉,最終通往坦桑尼亞和盧旺達。中國將會對這一成本高達138億美元的建設項目提供大部分資金(Huand Ding2013)。
阿拉伯半島上的海灣國家也在2013年11月宣布將于2014年啟動聯合鐵路運輸網絡修建工程,預計該運輸網絡的工程設計部分在2014年前完成,并于2018年前完成招標。這些鐵路運輸網絡一旦完成,在連接亞洲和非洲的大陸橋交通走廊的建設版圖中便只剩下霍爾木茲海峽的海底隧道和紅海的跨海大橋了。這兩個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完成后,阿拉伯半島便可從亞洲和非洲引入經濟發(fā)展的新動力,海灣國家會由于成為重要陸路交通樞紐而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修建位于霍爾木茲海峽和紅海的海底隧道將會幫助沙特阿拉伯解決其當前面臨的三大挑戰(zhàn)。第一,沙特阿拉伯將與伊朗和平共處。連接亞洲和非洲的這一重要走廊將會把沙特與伊朗連接起來,沙特便可以為伊朗改善政治和安全關系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舉措,沙特阿拉伯將不只是向自己的國家,而且是向整個地區(qū)證明,沙特阿拉伯是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能力的。如果沙特阿拉伯能就區(qū)域治理問題與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和埃及協(xié)商并達成一致,那么中東地區(qū)便有望翻開歷史新篇章,擺脫根深蒂固的宗教分歧、極端的激進運動和血腥的戰(zhàn)爭。
第二,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和非洲連接的交通樞紐,便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發(fā)展不同的產業(yè),從而使其經濟結構多樣化。按照現行計劃,在阿拉伯半島修建鐵路運輸網絡旨在將阿拉伯半島國家與歐洲連接起來。但是,在那種情形下,沙特阿拉伯并不會從中獲得太多利益。如果中國修建始于伊朗,經由伊拉克、約旦和以色列,最終延伸至北非的鐵路線作為沙特與阿拉伯半島國家不愿意建設上述的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的替代方案,亞洲和非洲的經濟發(fā)展動力將不會直接惠及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相反,如果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修建成功,這種情況會發(fā)生徹底改變。沙特阿拉伯本身可以通過霍爾木茨海底隧道與伊朗連接后,分別修進一步延伸的北線和南線,從而成為連接亞洲和非洲的重要交通樞紐。北線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經由約旦和以色列到達埃及,另一個是在亞喀巴海灣修建橋梁或海底隧道,直接將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連接起來,從而輻射北非國家。南線通往也門與吉布提之間的跨海大橋,這條線可以更加快速地將亞洲物資運至中非和南非國家。沙特阿拉伯一旦成為交通運輸樞紐,將能夠快速發(fā)展物流行業(yè)和外貿業(yè),這樣一條陸上通道也將惠及阿拉伯半島和中東地區(qū)國家,甚至整個非洲大陸。
第三,沙特阿拉伯通過修建亞非之間的陸上鐵路運輸走廊,不僅將為沙特本身的經濟發(fā)展,而且也為許多鄰國的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這一運輸走廊將促進亞洲和非洲的經濟一體化,從而為許多欠發(fā)達國家?guī)戆l(fā)展機遇。當周邊國家有更多的經濟發(fā)展機會去緩解由于人口迅速增長造成的政治沖突時,沙特阿拉伯本身的國家安全環(huán)境也將得到改善。
在很大程度上,沙特阿拉伯可能承擔不起錯過這一機遇帶來的后果。這個道理是伊朗將受益于中國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這一經濟帶還將帶動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亞國家等其他國家發(fā)展。即使沒有阿拉伯半島海灣國家的參與,中國仍能通過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和埃及這一備選線路把鐵路修往非洲,因為歐亞大陸一體化進程注定要將非洲囊括進去。沙特阿拉伯應該做的就是采納國際上有人已經提出的建議,即“促進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家與較貧窮的阿拉伯國家合作,提出建立類似阿拉伯馬歇爾計劃的戰(zhàn)略規(guī)劃”(Cordesman2011;6)。通過阿拉伯馬歇爾計劃進行投資的最好途徑就是將亞洲和非洲的經濟發(fā)展動力注人阿拉伯半島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啟動位于霍爾木茲海峽海底隧道和紅??绾4髽虻慕ㄔO項目,沙特阿拉伯有望成為中東地區(qū)的領導者,影響甚至決定21世紀中東地區(qū)新秩序的建立。
六、結語
在后美國時代,中東秩序發(fā)生的最深刻的變化是主流觀念的轉變,即從地緣政治學轉變成地緣經濟學。這樣的轉變能夠徹底地改變對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關系的預測以及中國對此類關系的影響。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宗教分歧是根本原因,和解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沙特阿拉伯過去一直嚴重依賴美國的保護,因為沙特阿拉伯在該地區(qū)最主要的敵人——伊朗在人數上占有絕對優(yōu)勢,如果失去了美國強權下的和平,沙特阿拉伯將不得不面臨來自伊朗的持續(xù)不斷的威脅。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入侵伊拉克引起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的改變令人擔憂?!氨M管阿拉伯世界最近迅速發(fā)展,沙特阿拉伯仍然忌憚伊朗足以破壞沙特政權穩(wěn)定的能力。對沙特而言,政權的安全和穩(wěn)定仍然至關重要,而在這一層面,美國在海灣地區(qū)的軍事力量是沙特阿拉伯國家安全的最后保障??紤]到伊朗的制約和有限的選擇,沙特阿拉伯將更可能選擇一直依賴于美國在該地區(qū)構建的安全框架,因為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在該地區(qū),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影響力仍然遠遠落后于美國,美國仍然是沙特阿拉伯的軍事支柱?!?NaserAL-Tamimi2012:10)
然而,從地緣經濟學角度來看,沙特和伊朗之間的沖突并非注定會發(fā)生。這兩個國家都地域遼闊并且緊緊相鄰。就自然地理條件而言,伊朗地處戰(zhàn)略要地,是亞洲和歐洲之間的交通樞紐,因此,伊朗將會是中國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的最大受益國。更重要的是,這一項目將通過由公路與鐵路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把伊朗所有周邊國家連接起來,從而改善伊朗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同時,這些周邊國家也可以看到與伊朗連接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將其視為通往中東、非洲和歐洲的大陸橋,包括阿富汗在內的中亞的國家則將其視為通往印度洋的入口。但如果沒有伊朗的合作,即使土耳其也不能作為通往歐洲的大門。就這一層意義而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未來幾十年,伊朗的經濟將會像許多亞洲國家一樣繁榮。歐亞大陸經濟整合在21世紀將是不可抵擋的發(fā)展趨勢。伊朗通過縮限其核項目有可能將會重回國際社會,并將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中貿易增長的最大受益者,這也許正是伊朗總統(tǒng)同意此次談判的原因。從地緣經濟學角度來看,停止核項目,伊朗可以換取重新進人國際社會的機會,獲得更多利益而幾乎不會有任何損失。
從這層意義上來看,沙特阿拉伯正處于歷史性的轉折點:要么勇敢地邁出一步對重大政策進行改革,放手一搏換取更好的未來;要么冒著在21世紀歐亞大陸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中被排除在外的風險而堅持現行策略。沙特需要做出戰(zhàn)略性選擇。直到現在,大多數涉及沙特阿拉伯在國際事務中所起的作用的討論都只是強調其石油產量。然而,沙特阿拉伯可以通過在阿拉伯半島建立一條連接亞洲和非洲的國際陸路運輸走廊,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這尚屬首次。而亞洲和非洲將是接下來幾年內經濟增長最活躍的兩大地區(qū)。如果沙特阿拉伯最終決定這樣去做,將可能導致整個中東地區(qū)發(fā)生深刻的變革。
(本論文為2014年1月8日至9日于沙特Al-Ghad召開的Rahmania年度研討會特邀論文,原文發(fā)表于《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7月,作者賜稿觀察者網網絡首發(fā)。)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9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39“美國農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37“挑戰(zhàn)英偉達!中國加速國產替代是認真的”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證明妻子是女性
-
“吃了會不會長瘡”,美國運動員道歉了
-
美國,一裂再裂…
-
特朗普:俄烏?;稹斑€沒到時候”
-
“歐盟比中國更能拿捏美國,馮德萊恩本該更強硬,結果…”
-
首批“歐洲買單”的美國武器運抵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