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源:親華財相奧斯本成了英媒眼中的“叛國者”
關鍵字: 奧斯本奧斯本訪華中英關系英國媒體奧斯本親華一帶一路英財政大臣提到“英倫范兒”這個詞,您可能會想到狂熱的英超球迷、薩維爾街上的高級男裝、牛津街上的摩登女郎、蘇格蘭那悠揚悲壯的風笛,或者北部峰區(qū)深處古老莊園中的優(yōu)雅貴族。英國人是禮貌嚴肅的,又是瘋狂叛逆的,這種矛盾在島國國民性格中倒是常見得很。
然而,在筆者看來,敏銳的政治大局觀和精明務實的商業(yè)精神,也是“英倫范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在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身上體現(xiàn)的恰到好處,這位來自牛津大學“布靈頓俱樂部”的高材生,有著英國人的精致有禮、桀驁不馴和機鋒凌厲,而這背后,他強烈的危機意識和務實精神也是分外分明,可感可見。
10月19日,習近平主席將訪問英國,這是近十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而在習總訪英之前,奧斯本先行來到中國,帶著濃濃的“英倫范兒”,為習總訪英鋪路。雖然最終成果頗豐,奧斯本此行在國內(nèi)卻沒有獲得美譽,還被扣上了“奧斯本主義”的帽子。
奧斯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演講
“叛國者”奧斯本?
喬治·奧斯本到訪中國的行程幾乎與習近平主席訪美同步。在中國,奧斯本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共同主持了第七次中英財金對話,并達成53項成果。他到訪北京、上海、烏魯木齊和成都四市,雙方同意推進核能、高鐵等大項目合作,并就深化兩國金融合作、推動中歐投資協(xié)定談判等達成重要共識。然而,更加吸引媒體關注的是,在五天的行程中,奧斯本不斷熱情又高調(diào)地“示愛”中國,力挺中國經(jīng)濟。
比如,9月22日,奧斯本在中國上海證交所發(fā)表演講時,共七次提到中英要“在一起”。這位比林志穎還大三歲,卻同樣容顏不老的70后明確提出“英國希望成為中國在西方的最佳伙伴”,在行程中多次呼吁中英要“再創(chuàng)一個黃金十年”。
針對外界擔憂的中國經(jīng)濟下滑,奧斯本力挺中國經(jīng)濟。他說:“即使中國經(jīng)濟不再以兩位數(shù)的速度增長,未來5年的經(jīng)濟增量至少仍相當于一個英國的規(guī)模。”中國是全球經(jīng)濟這架“受傷的飛機”上一個重要的引擎。英國將繼續(xù)支持和鼓勵中國經(jīng)濟改革,成為中國經(jīng)濟轉型道路上的忠實伙伴。
而談到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建設、中國黑客攻擊或人民幣貶值等議題時,奧斯本的助手表示,任何會令北京方面感到不悅的話題都在私下轉達。
本來英國“任性”地成為亞投行創(chuàng)始會員國就已經(jīng)讓美國大哥很不爽,這一番對中國的“甜蜜耳語”更是激怒了美國。加上英國首相卡梅倫自2012年以來一直拒絕會晤達賴喇嘛,以及他對香港“民主抗議者”的低調(diào)支持也激怒了一些本國人權組織。
其實,奧斯本全權主持對華經(jīng)貿(mào)工作后,西方媒體心里一直都“酸”得很,沒少數(shù)落奧斯本的“不合適”言行。歸結起來,無非是“人權問題”和“面子問題”。而“意識形態(tài)差異”這種冷戰(zhàn)時期的“古董級”問題也被搬出了臺面。
BBC經(jīng)濟事務編輯羅伯特佩斯頓批評奧斯本重經(jīng)濟而忽略人權,指出奧斯本行至烏魯木齊是對“對人權活動人士的嘲笑”,但奧斯本此行卻一心只要為英國企業(yè)尋求在“一帶一路”基建開發(fā)上的商業(yè)機會。
其他媒體使用“下跪磕頭”來形容奧斯本的“親華”態(tài)度,并擔心英美之間的互信會因此再次大大受挫。而兩年前英國剛剛決定向中國開放敏感的核電領域時,英媒其實罵的更狠。
英國《衛(wèi)報》擔心:“我們把核電站賣給中國,今后一旦發(fā)生事情,如我們說了不該說的話,中國人會不會拉閘?”BBC說,半個多世紀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主持啟動全世界首座商業(yè)化核電站卡德霍爾核電站,那是“帝國的榮耀”??涩F(xiàn)在,被擠出核電技術前沿的大英帝國竟將關乎國家能源安全的核電站交給“一個共產(chǎn)主義政權”。重要基礎設施被外國控制已屬危險,“更不用說控制它的還是一個人權紀錄差、貪污腐敗多、時常對英國發(fā)動網(wǎng)絡襲擊的共產(chǎn)主義集權國家”。更有英國網(wǎng)民在《每日郵報》的留言中指責奧斯本叛國:“我們該叫奧斯本中國北歐省主席”,還有人說“下一個被賣的是英國王室,真無恥!”
但英媒中也不是沒有其他聲音。《每日電訊報》援引英國基建專家特雷福爾的話說,民用核技術與核武技術間存在巨大鴻溝,我們又不是在和中國人分享科茨沃爾德地下掩體里的核秘密,我們只是要確保英國躲過因缺電不得不全國關燈的風險。而《每日電訊報》正是奧斯本最開始“接觸社會”的地方。1993年,剛從牛津大學畢業(yè)的他“落榜”《泰晤士報》的培訓生項目,來到《每日電訊報》成為自由撰稿人。后來經(jīng)他牛津哥兒們的介紹進入保守黨政策研究部門,靠著“筆桿子”成為該部門“老大”,從此平步青云。
“愛國者”喬治
那么,難道這個典型的英國盎格魯薩克遜精英貴族真的在“叛國”嗎?這位英國一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財政大臣(2010年上任時奧斯本僅僅39歲),這位競爭下屆英國首相寶座的有力人選真的會“胳膊肘往外拐”嗎?
當然不會。
英國外交素以務實著稱,在判斷中國崛起對英國是歷史機遇而非威脅的基礎上,英國人是在用外交上的靈活換取經(jīng)濟上的實惠,鞏固自己的大國地位。正如英國著名智庫查塔姆研究所的Kerry Brown所說,今年春天加入亞投行成為創(chuàng)始會員國,標志著英國在對華政策上更具戰(zhàn)略上的清晰度(strategic clarity),顯示出了“領導力”(leadership),更凸顯了英國外交“實用主義”的風格。而主張頂住美國壓力,投入亞投行懷抱的“幕后人”就是奧斯本。除了這步妙棋,奧斯本此次到訪每一個中國城市可以說都是精心設計,步步好棋。我們一一來看。
在北京,第七次中英經(jīng)濟財金對話是重頭戲。和歷次財金對話一樣,本次對話雙方開誠布公,碩果累累。雙方同意推進核能、高鐵等大項目合作,并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國際產(chǎn)能合作。這標志雙方互信上升到更高層次。雙方就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對接“一帶一路”和英國“北方經(jīng)濟增長區(qū)”計劃、深化兩國金融合作、推動中歐投資協(xié)定談判等達成重要共識。此外,中英雙方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lián)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即近期被熱議的“滬倫通”。
除了實質(zhì)性共識的達成,這次對話也勾畫了奧斯本整個訪華行程的基本框架。先來京城,在紙面上達到政策上的對接;再到地方,具體地去探討每個項目如何實施。
此外,筆者認為,奧斯本對北京科技寺的訪問是別有深意。在當今中國,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已經(jīng)名符其實地成為時代主旋律。人才的跨界流動,自由人頭腦的自由聯(lián)合,帶動了跨界知識的“化學反應”,中國各產(chǎn)業(yè)的面貌被一再革新。而一個國家能否具備學習精神、挑戰(zhàn)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直接關乎它在當今信息時代的國運。奧斯本用“很酷”來形容當今中國人的這種精神面貌,實際上是對中國特色道路的認可和贊賞。同樣的話語,從英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嘴里說出來,那意義完全不同。當然,人家也時刻不忘做生意,奧斯本強調(diào)科技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鍵推動作用,指出中英兩國在諸如科技創(chuàng)新、電子商務、教育等領域的技術交流和知識共享,希望英國能夠成為中國在西方的最佳伙伴。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chǎn)品”
-
“對農(nóng)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