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通脹風險怎樣應對?周小川:宏觀政策必須要有度的把握
-
于文凱減肥失敗準備重啟中
最后更新: 2021-04-22 15:36:04記者:金融機構跟企業(yè)如何共建綠色的“一帶一路”,我們到底現在有什么需要重點關注跟解決的問題。
周小川:綠色“一帶一路”我覺得這口號也已經提出了一陣子了,我個人在這個方面了解的不是太多,但是咱們博鰲論壇有一個“一帶一路”分論壇,分論壇當中聽到了商務部副部長談到了這樣的問題,他們已經方針政策上面我們盡量支持綠色“一帶一路”,“一帶一路”中間有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發(fā)展中國家,新興市場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的發(fā)展中國家他們一個工業(yè)化,提高GDP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障礙是電力不足,如果大家有常去的知道,那供不上電停電也是經常的事,很多中國人也希望把一般產能支援給非洲國家,所以中國很多公司在非洲不同國家在搞開發(fā)區(qū),工業(yè)園區(qū)。
工業(yè)園區(qū)多數遇到的第一大難題就是電力供應的問題,因此電力供應存在著一個問題,你要想上的快上火電,燒油燒氣更快,但是油氣你得花錢買,當然這個屬于化石能源,所以你等于商務部、金融界有統(tǒng)一的認識希望他們發(fā)展綠色的,可再生能源的,這里有一個平衡,以及對方需求的問題,我們希望發(fā)達國家?guī)ь^,如果把未來的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設計的非常清楚,一方面這些新興市場發(fā)展中國家他們自己在需求上出現轉變,中國是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供給方面,一個我們盡量給他們提供可再生能源,再有就是融資上面,融資上面現在實際上號召上面已經做到了,但是價格機制還不夠,這依靠有待于全球碳市場、碳稅這一類的激勵機制來使得金融方面更加落實,這樣至少在電力、能源這個行業(yè)上面會做的更好。
中國目前在外面推電網也比較多,承接很多“一帶一路”國家的電網建設,這個也是非常重要,因為你有了電網就可以調度平衡,沒有電網或者電網調度能力不行的話,一般要依靠局部的小電廠,局部的小電廠都是化石能源而且效率很低的,如果燒煤發(fā)電,發(fā)一度電到底要多少克媒,先進的機組270、280克,落后的機組330克、350克,排放有非常大的差別,電網的推行對于“一帶一路”電力解決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綠色發(fā)展不僅涉及到電力,還包括溫室氣體、當地的環(huán)境的污染、水資源、空氣,都要綠色的,中間重要的一條就是礦產品,如果礦業(yè)處理不好,就會在局部造成各種各樣的污染,而且有時候比較重。
中國屬于人均負荷比較大,14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很多地方還有山、沙漠,可耕地少,我們有些礦產品不足需要進口,鐵礦石、銅都需要進口。所以對海外一些礦業(yè)有所投資,這是正常的,各國都是互通有無,外國也需要中國的東西,中國的稀土他們也都需要。
但是注意,整個行業(yè)要提到更高的標準,要有更高的綠色意識,融資行業(yè)也要有更高的綠色意識,即便成本會高一些,因為環(huán)保型的開采跟污染型的開采成本不一樣,但是這個要靠覺悟的提高,以及激勵機制、考核標準的提高,包括媒體的監(jiān)督。
除了能源電力以外,還有很多行業(yè)都涉及綠色發(fā)展的問題,也是大有作為的,我相信“一帶一路”在這個方面會做的越來越好,雖然當前也有一些批評,這些批評有的說得對,有的說得也不對,因為也有西方媒體對于中國目前有一點不太友好,有的地方不一定是有毛病,但他們也挑出來了。
記者:我是來自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的記者,暢通的投融資環(huán)境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支撐,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去年我們的經濟出現了降速,同時也推升了全球債務水平,這也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償債能力增添了一些負擔,想問一下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這些發(fā)展中國家如何能夠更好的解決他們債務問題,以及如何更好地通過融資實現經濟復蘇?
周小川:這是比較復雜的問題,特別是疫情出現以后,首先要講一條,我那天在“一帶一路”的分論壇上聽到進出口銀行胡董事長說了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債務的問題不是疫情以后才有,疫情以前就有很多國家有高債務的問題。像過去有些國家打仗,債務對GDP的比例都是好幾千、上萬倍。非洲塞拉利昂那時候發(fā)生的事,過去也都有,疫情使得它加重了,疫情加重了之后大家才更關心,疫情出現以后,有一些財政不寬裕的發(fā)展中國家國家,首先應該用公共資金做好防疫、拯救生命,該上的隔離措施要上,大家希望他們能夠把手頭的資金用于這個方面。
如果手頭資金首先要用于還債的話,要考慮公共衛(wèi)生方面的資金不夠的問題,還要考慮有很多停工停產的現象,疫情一出現,貿易、就業(yè)受影響,這樣使得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出口收入可能減少,導致公共債務攀升,外匯收入少了,外債的償還能力會變弱,所以可能需要幫助,這種情況下需要大家共同做出努力。
并不是說有了疫情,只有發(fā)展中窮國、低收入國家有問題,實際上大家知道,真正問題特別大的還有不少是中等收入國家,甚至是中等偏高收入的國家,大家知道像阿根廷這樣的都是老問題,但是反正最后說起來也是債務問題,特別是外債問題。因此G20對他采取的措施給予重視,我認為非常正確的。首先為了疫情的原因,債務的還本付息應該暫緩,就是債務可持續(xù)性的這樣一種動議。在疫情期間可以推遲,可以做一定的利率減讓,但是大家討論的結果,就我觀察還是不輕易去提所謂“剃頭”,“剃頭”就是比如說一百塊錢債務,剃了20塊錢剩下80塊錢的本金了,或者直接消債,這個債不還了容易造成道德風險,也會造成這些國家自己的國際評級下降,新融資遇到困難。他們錢從哪來,當然有一部分是發(fā)達國家的官方資金,也有很多都是商業(yè)性資金,但是商業(yè)資金他們怎么樣處理,他們在疫情中間不是直接從一個大富人口袋中掏出錢,金融是一個中介,它的錢可能是存款,是老百姓的錢,或者動員發(fā)債了,買債的人是最終投資者,那些人有沒有承受能力?也是很值得懷疑的,所以意思就是緩債,2020年緩債可能再延長,現在緩債計劃決定延長到2021年年底。
在緩債計劃基礎上,由于疫情加重了債務負擔,以及歷史上可能存在著各種不同原因,原來就是的債務過重的國家怎么辦呢?是不是搞一個債務重組的倡議,債務重組現在看來進展不是太順利,G20為此搞出一個共同框架,如果要做債務重組應該怎樣,其中強調了一些標準,什么樣的債務可以考慮,減債的時候全球70多個國家可以放入籃子里面,有這樣的一個做法。那就要強調債務要有透明度,要有共同行動,同時也要讓巴黎俱樂部的主要做法起到更大的作用等等。我覺得現在實際上還是比較緩步地在推進,有很多事還需要觀察。
此外,剛才所提的中等或者比中等還好一些的高債務國家,現在有人提出,那些國家是不是也應該被考慮,他們不是因為疫情的原因,而是原來就存在很高的、不可持續(xù)的債務,那弄進來更加復雜了。
總之債務問題跟中國關系很大,因為確實中國在“一帶一路”口號正式出來之前,中國海外的投資貸款其實從本世紀初就開始慢慢起步了,之前已經有很多了,當然有政府的“一帶一路”的總體精神和號召以后發(fā)展的更快,中國海外有很多項目,由于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發(fā)展中國家,有的時候他們自己的錢不夠,必然會要求中國金融機構給予貸款,或者其他的方面的融資。
因此,可以說在全球對于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的貸款來講,中國占的比例不算小,但是我認為也不能夸大,因為他們有時候有這樣的一個劃分,到底是不是主權債務?還是商業(yè)性貸款?又說從全球來講透明度不夠,所以有的時候統(tǒng)計數字不一樣,總之中國也是一個大家瞄準的主要對象,確實也像剛才所說的,在新世紀以來,發(fā)達國家資金的量沒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大,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他也有財政緊張,有很多金融機構出現問題,自身重組重整的情況還不如中國。所以,發(fā)達國家在全球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債務占比是逐步下降的,中國是逐步上升的,對于這樣的現象,提出中國如何參與的問題,首先中國也是積極參與了,特別是通過G20的共同行動積極參與了。同時,中國也在這個過程當中認識到了情況的復雜性,很多情況還要區(qū)別對待,也要防止道德風險,也要防止損害中國投資人利益。
總體來說比較復雜,咱們分論壇對于個問題的討論,大家關注的角度不一樣,另外不是所有人都關注這個問題,所以我就要把這個基礎給大家稍微說一說,可能中間說的啰嗦了一點,但希望大家關注這個問題。
鳳凰網財經:您在前兩天論壇上面提到了,數字人民幣未來肯定會用于跨境支付,跨境支付肯定帶來方便,那么數字人民幣未來是否會在RECP或者“一帶一路”當中跨境支付?之前碳減排會提供一些低成本的資金,您認為應該在哪些方面推進這個計劃?
周小川:數字人民幣未來跨境方面的潛力和“一帶一路”方面,我想不應該是一個單獨的問題,主要是說人民幣未來在跨境使用當中會不會逐步發(fā)展?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國家當中的使用份額會不會增加?意思就是,只要人民幣份額逐漸增加擴展了,數字人民幣自然也就跟上了,所以不是一個主要依靠數字化而發(fā)展的一種潛力或者一種魅力,實際上還是主要看人民幣,人民幣背后,一個看中國經濟,中國金融體系,幣值的穩(wěn)定性,可兌換性、可自由使用性,如果有了人民幣基本上想要買什么東西,或者是做什么用途都好用,在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的主推下,很多需求通過人民幣付款都可以滿足。人民幣能不能投資?手頭有人民幣能不能有正常的存款或者保值增值?比如說購買債券,這些上去了,人民幣自然有吸引力了。
但是,這是一個漸進過程,也是由市場主體自主決定的,雖然推行過程中可以做一些宣傳,但是究竟人家接受不接受,愿意不愿意用?是屬于市場參與主體自主決定的,所以也不是單方面就能夠決定的。但是我們要逐漸改進人民幣信譽,改進可自由適用性,也要改進基礎設施,包括跨境支付系統(tǒng)等等,這些是我們要做的。但是,終究選不選,屬于人家自主的決定。
第三,國際上各種貨幣的選擇,很大程度上看美元,當然也要看歐元、日元、英鎊等等?,F在大家仍然很喜歡美元,如果美元的這些優(yōu)點就可以保持得很好,可能愿意使用人民幣的人就會比較少,如果美元因為上次金融危機,或者其他原因出現問題,或者美國老用美元搞制裁,這樣就使得有一般人不得不找別的貨幣去用,這樣人民幣也會起來。
至于數字人民幣,當前主要面向小額零售,比如說方便跨境小額零售,方便于商人、旅游者、參觀訪問、開一個會的小額支付,這些小額背后當然也象征著人民幣的威信,既可以通過電子支付的方式方便地兌換當地貨幣使用,也可以在某些接受人民幣的當地商戶直接使用。另外還有網購,數字人民幣支付是否可以,這些都算小額。真正的大額是貿易投資、大型服務,這基本上還是靠所謂的大額跨境支付系統(tǒng),要通過清算機制來完成。真正的跨境交易方面,數字人民幣目前以服務小額為主,當然也有的國家想把數字貨幣服務于跨境貿易,也有特別是外來勞工比較多的國家,想服務于跨境匯款,這個當中更復雜,其中涉及到如果搞大額支付,會不會中間有洗錢、有逃稅、有沒有反腐、融資、還有毒品的問題等等。
我大概是這樣看,所以這個數字人民幣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入手。這樣我們也在一定程度上面防止了目前國際上有一些聲音,好像說數字人民幣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多大的沖擊或者破壞,其實根本沒有那么嚴重。
記者:您認為碳減排的工具有哪些工具比較適合?
周小川:首先說綠色融資工具,現在發(fā)展最快的是綠色債券,中國綠色債券全球來講也是數量特別多的,綠色債券的激勵機制主要兩個方面,一是財政給不給一些政策優(yōu)惠,比如說對于綠色債券能夠降低一下它的成本,央行可能可以給一點,但是那個量更小,因為它在智能上的功能不太多。
實際上社會意識很重要,在關于綠色發(fā)展的覺悟提高之后,實際上出資人,比如說存款人和債券購買人的投資人風險意識提高了,他可能覺得綠色債券風險低。比如要投資電廠,現在投資一個火電廠,就要考慮到這個火電廠在減排形勢下,也許還沒有蓋完就被叫停了。
或者是電廠建好了,等發(fā)電的時候,出現不管是碳稅還是碳配額的價格很高的變數,原來算的賬根本不管用,所以風險很高,從投資人和存款人選擇來講,使得綠色跟非綠色融資的價格差拉出來了,這是社會意識造成的,這樣綠色融資工具就會有一定的吸引力。
對未來中國來講,更重要的是碳市場,碳市場成熟以后,有了碳價格,獲得額外的碳排放權要付費,低碳零碳的就能夠拿到碳價格補償,這個差價就會進一步拉開,這個激勵機制要看看過去、看看現在還要預測一下未來,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主要的激勵機制方式。
記者:前天還有包括剛才談到的人民幣國際化自然而然的過程,人民幣目標不是為了取代美元或者其他貨幣,我們的目標讓市場做出選擇,您認為在這樣的市場選擇過程當中,相比美元,人民幣有什么優(yōu)勢劣勢?
周小川: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上第一大貿易國,現在服務業(yè)發(fā)展也不錯,特別是中國出境旅游,在疫情之前已經達到了每年1億多人次,這個在世界上是非常大的數目。很多國家非常重視中國的旅游者,為了方便他們,就要讓他們用人民幣,很多全世界的商戶網點,本世紀開始涌現出來的銀聯卡,慢慢都支持各種各樣的人民幣支付,這個都是所存在的優(yōu)點,當然相比美元來講,這個過程必然歷史還比較短,美元在全球的地位是在二戰(zhàn)以后逐步形成,特別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后,美元占相當主導的地位。
金本位過時了以后,過去以金本位作為國家儲備貨幣,或者是跨國財富衡量,以及國際組織之間所通用的制度,都被美元替代了。所以美元范圍使用很大,歐洲這些貨幣相對規(guī)模比較小,法國法郎、意大利里拉過去不是太行,就是穩(wěn)定性稍微差一些,后來形成歐元,歐元當然還是威信很不錯的。人民幣跟這些的歷史經歷,還有現在的占比,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還有一條,就是自由使用程度上面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是從轉軌經濟國家我們逐步慢慢擴大到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然后跟隨貨幣自由使用程度逐步提高,但是提高到的程度跟他們也還不太一樣。美元也有份額降低的方面,他們既然對于不少國家實施制裁了,制裁的地方就不能用了。
另外美國也非常擔心恐怖融資、毒品交易等,但是恐怖融資、毒品支付、洗錢等等確實是占了比較明顯美元流通的比例,所以特別防著這些東西,此外美國人還有一個就是他要防止美國的公司和個人的避稅行為。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財政很緊張,赤字債務不斷提高,所以希望通過稅收可以收回一部分海外利潤,美國很多跨國公司避稅行為很明顯,所以也積極支持G20搞了所謂的稅基侵蝕、利益轉移等等,防止美國個人去避稅天堂,這個要考賬戶管理的加強,總的來說都是通過對于美元結算體系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所以不是使用美元就百分之百自由了,也是一個程度問題,人民幣自由使用程度跟美元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在不斷提高人民幣的自由使用程度。
這些因素決定了,變化總是一個慢節(jié)奏的過程,慢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既然中國經濟地位、貿易地位,在世界上達到了那樣的一個比例,貨幣地位總會自然上升的,除非你搞砸了,比如說搞成惡性通貨膨脹、幣值不穩(wěn)定,那另說了,只要搞的好,自然會上升。這需要一個過程,同時需要全世界不同的用戶在不同貨幣當中自行比較,做出選擇,哪個對于他們最有利。全世界普通老百姓、公司、投資者等都面臨選擇。還要強調一下金融系統(tǒng),使用貨幣的方便程度如何是金融系統(tǒng)的服務水平所決定的,大家現在都已經看出風險和危機,所以危機風險管理水平怎么樣也取決于金融系統(tǒng),所以金融系統(tǒng)的發(fā)展程度也是很重要的。
金融系統(tǒng)發(fā)展程度里面又依賴于金融基礎設施,其中跨境支付基礎設施,跨境通訊設施等是主要的,跨境的反洗錢、反恐融資機制等現在從廣義來說都屬于金融基礎設施,所以這樣幾項都是有關系的。謝謝大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于文凱 
-
連續(xù)畫餅失敗后,富士康將在美投資縮水80%以上
2021-04-21 17:09 上市公司 -
北京證監(jiān)局點名“天津股俠”等財經自媒體:存在極高風險
2021-04-21 14:23 投資 -
廣州一特斯拉失控碰撞起火,一名乘客當場死亡
2021-04-21 14:11 大公司 -
李佳琦博鰲對話薇婭:網紅經濟究竟給社會帶來了什么?
2021-04-21 13:10 博鰲論壇 -
周小川:數字資產對實體經濟究竟有啥好處,現在還有疑問
2021-04-20 17:26 瘋狂比特幣 -
英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干預英偉達收購ARM
2021-04-20 17:14 上市公司 -
RCEP和CPTPP有沒有可能融合?龍永圖:關鍵看美國態(tài)度
2021-04-20 14:47 博鰲論壇 -
“當中國資本市場跟美國一樣大時,誰也割不了我們韭菜”
2021-04-20 11:25 金融圈 -
央行正研究比特幣等監(jiān)管規(guī)則,加密資產有望“登堂入室”?
2021-04-20 10:33 金融圈 -
“越南馬來西亞都可以接受TPP,中國不能接受嗎?”
2021-04-19 20:42 爭議TPP -
日本3月對華出口同比增長近40%,創(chuàng)單月歷史新高
2021-04-19 18:18 日本 -
歐盟劃定30種關鍵原材料欲管控供應鏈風險,2/3中國有儲量
2021-04-19 16:05 歐洲亂局 -
“今年亞洲經濟增速有望超6.5%”
2021-04-19 11:38 博鰲論壇 -
這個“全國首例”,有何意義?
2021-04-19 10:57 大公司 -
央行副行長:正研究對比特幣、穩(wěn)定幣的監(jiān)管規(guī)則
2021-04-19 09:04 博鰲論壇 -
康美藥業(yè)財務造假300億,股民索賠方式開先河
2021-04-19 08:32 上市公司 -
周小川:發(fā)展央行數字貨幣應尊重各國貨幣主權
2021-04-19 07:31 博鰲論壇 -
花旗宣布退出中國等地個人銀行業(yè)務
2021-04-16 17:18 上市公司 -
央企首季累計實現凈利潤4152.9億元,創(chuàng)歷史同期新高
2021-04-16 15:27 國企備忘錄 -
光刻機巨頭ASML和伙伴們的聲音,請美國傾聽
2021-04-16 14:57 上市公司
相關推薦 -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