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朔風:一漲價就怨聲載道,醫(yī)保該開源還是該節(jié)流?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北方朔風】
最近,國家醫(yī)保局公布了關于2024年居民醫(yī)保的最新繳費額度,相較2023年,財政補助上調了30元,個人繳費提高了20元,分別達到了670元與400元。
毫不意外的,就和之前每年公布這方面的數字一樣,網絡上有很多不滿的聲音,普遍認為醫(yī)保年年漲,老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也有人指出了現在醫(yī)保的不足不便,當然,還有些頗為情緒化的批評。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概念在建國之初就提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有更高的覆蓋率和待遇,但是同時,也遇到了全新的挑戰(zhàn)。
以我們討論的醫(yī)保作為例子,當時的醫(yī)學家肯定沒有預料到如今的人均壽命,雖然人均壽命的提高確實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同時也是如今各種疾病負擔的主要來源。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是當下人類主要的疾病負擔,如果放在一百多年前,它們都不是主要的負擔,而過去一百多年,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突飛猛進,理由或許有很多,包括飲食、生活節(jié)律、環(huán)境污染等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人類壽命的提高,縱觀人均癌癥發(fā)病率最高的國家,幾乎都是長壽的富國。
人體某種角度很像是一臺復雜的機器,當機器的壽命到達末端的時候,故障率相對于前期,會有指數級的提高。人體的疾病也是如此,到人類壽命末期的時候,各種疾病的發(fā)病率就會提高,這會帶來幾個問題:
一是人均壽命提高帶來的老齡化,必然會帶來醫(yī)療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二是人在年輕的時候,對于年老之后要面對的健康問題,缺乏系統性認識,對于各種醫(yī)療保障,并沒有那么積極。而這一百多年以來,人類的醫(yī)學雖然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但是對于衰老過程的認識依然十分有限,可預見未來的技術并不能改變這個趨勢,老齡化帶來的醫(yī)療負擔依然會上升。
考慮到我國的老齡化趨勢,在可見的將來,醫(yī)保系統必然會遇到更大的壓力,這是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同時,我國許多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醫(yī)療保障水平,依然有極大的提高空間,而醫(yī)護人員的待遇,也需要進行優(yōu)化。面對這樣的情況,開源節(jié)流是必須的。考慮到醫(yī)療費用調整的時候,往往會有很大的意見,那我們就先談談節(jié)流的問題。
針對國內醫(yī)療費用的節(jié)流,政策有很多,不過主要的就是三個:一是集中帶量采購帶來的藥品與器材降價,二是以DRGs為代表的全新結算制度,三是說了很久的分級診療制度。這三個政策確實提高了醫(y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但帶來的爭議也不少。
集中帶量采購的原理其實倒也不復雜,甚至不是我國原創(chuàng),無非是和藥企進行博弈,以降價來換取市場。確實,很多藥品與耗材的價格經過集采后明顯降低了,這不單是簡單的招標,更是在醫(yī)藥與耗材領域,我國企業(yè)國產化水平明顯提高的情況下,我們有了可以和外企談判的資格。同時,也可以減少醫(yī)生不合理用藥與利益輸送的問題。
但經過這幾年的實踐,不足之處也是很明顯的,一部分國產化的藥物與耗材,只是到了可用的程度,距離國際頂尖藥企的好用,依然有著很多的距離,部分患者與醫(yī)生對此也有一定的看法;而針對罕見病的藥物,集采的邏輯行不通,畢竟這類藥適用的范圍就很有限。
此外,國內藥企想要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藥物,是需要一定的利潤作為支撐的,集采雖然降低了一些成本,但也不可能壓的太低。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原創(chuàng)性比較強的藥物,就算進了集采,價格倒也不會壓得那么夸張,即便如此,國內部分藥企的壓力也是很大的。考慮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難做出推測,雖然集采工作依然在繼續(xù),但是能節(jié)省的資金終究是有限的。
另一個則是以DRGs為代表的,按病種進行結算的結算體系。這套東西其實也不是我國原創(chuàng)的,歐美玩這一套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這套系統是打算通過對疾病的分類結算,不再按照具體的花費進行結算,用來控制成本,提高醫(yī)療效益,避免過度診療,保護患者的合法權利。這也算是國際上很多年的經驗,確實有助于減少部分過度診療。
只是目前來看,實踐上依然面對很多問題。從患者的角度來看,這類分組方法是否能真的覆蓋需要,是一個個體差異很明顯的問題,一部分患者面對這套全新的結算制度,體驗并不會很愉快。而對醫(yī)生來說,這套分組方法使得他們在診療之中,需要考慮更多醫(yī)療之外的東西,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但終究很麻煩。
為此,一部分大型醫(yī)院設置了專門的部門來處理這方面的結算與管理問題,這倒也算是和國際接軌了,只是中小乃至基層醫(yī)療機構,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條件,最終會增加醫(yī)生的負擔。再考慮到國際上的經驗,我們也不難得出結論,以DRGs為代表的分組結算制度,確實可以優(yōu)化資金的使用,但是它能起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并不能解決所有的挑戰(zhàn)。
最后一個是說了幾十年的分級診療制度,這個倒是最好理解的,很多疾病沒有必要去大醫(yī)院看,去基層醫(yī)院就診就可以解決問題,理論上是節(jié)省醫(yī)療資源的好辦法,只是許多人對于基層醫(yī)療機構的信任實在是不足,而過去幾十年發(fā)展留下的習慣,也使得許多人形成了“有病一定要去大醫(yī)院看”的習慣。
而基層醫(yī)療機構往往資金有限,在待遇有限、設備有限的情況下,很難留住優(yōu)秀的醫(yī)護人員。雖然在過去一段時間,國內在基層醫(yī)療上面投入巨大,但是想要改變這一趨勢,依然需要更多的努力,而且許多地方財政薄弱的地區(qū),在這方面能做的工作,終究是有限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獻血8次不能優(yōu)先用血?真相還原
2024-08-29 11:08 -
國家能源局: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
2024-08-29 11:08 能源戰(zhàn)略 -
男子上班104天僅休1天突然死亡,公司被判賠償40萬
2024-08-29 10:40 -
進城農戶如何自愿有償退出承包地?農業(yè)農村部回應
2024-08-29 10:34 聚焦三農 -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發(fā)布
2024-08-29 10:20 能源戰(zhàn)略 -
我國網民規(guī)模近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
2024-08-29 10:10 -
北京上半年餐飲配送及外賣人員增長49.7%
2024-08-29 10:10 -
C919今年有望下線30架,總裝產能50架
2024-08-29 08:27 中國大飛機 -
汕尾一涉黑團伙組織賣淫非法拘禁,警方再征集線索
2024-08-29 08:22 -
成都一官員被開除黨籍:購買違禁書籍,在網絡散布政治謠言
2024-08-29 07:49 廉政風暴 -
湖南這個縣撤銷了1450個協調機構,有何深意?
2024-08-29 07:36 基層治理 -
“有鑿割痕跡”!釣魚者龍門石窟附近撿到佛頭:已報警上交
2024-08-29 07:16 -
第一架身披國旗的C919起飛!
2024-08-29 06:53 航空航天 -
武王墩一號墓墓主人身份正式確認
2024-08-28 22:04 考古 -
中國專家首獲獎,我國螺紋國際標準化工作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2024-08-28 21:33 -
發(fā)生20分鐘無人報警!央視揭露呂梁致26死火災事故全過程
2024-08-28 21:26 -
中國商飛今天交付國航、南航首架C919飛機
2024-08-28 21:20 中國大飛機 -
臺風“珊珊”影響我國東海,四級應急響應啟動
2024-08-28 20:45 極端天氣 -
第四次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議召開
2024-08-28 19:58 -
宋祖兒前經紀公司稱已報案
2024-08-28 19:47 明星那點事兒
相關推薦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