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18期:東方之美——重新確立我們的審美權
最后更新: 2024-01-28 08:50:54圓桌討論
主持人:剛才兩位教授都給出了演講,我想我們現(xiàn)場的觀眾跟我的感受是一樣的,聽得如癡如醉,這是一堂非常高級的美育課。此刻,我雖然人還在這里,我還是我,但是我感覺我已經(jīng)不再是原來的那個我,因為就在剛剛過去的幾十分鐘里面,我跟著兩位教授的思路游目騁懷,在中國的藝術和精神的世界里面上下翻飛、遨游;再回來的時候,其實我們的精神世界已經(jīng)被拓寬了,那感覺太美了。
剛才高教授在演講中也特別說,從書法到畫作,到陶瓷,甚至是我們日用而不覺的像茶文化等等,這里面全部都有中國人的審美體驗,我們能把對立的東西很好地辯證統(tǒng)一。我就在想,中國人的這種審美體驗——天然的也好,或者經(jīng)過幾千年的不斷地累積形成的也好——它是不是給中國人的視野和格局帶來一種天然不同的感受?
高世名:對,審美經(jīng)驗其實是我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我由此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新的感覺。這些東西其實不只是跟中國的藝術連在一起,它也跟中國人正常的生命體驗連在一起。我們去看山水、看一片風景的時候,我們怎么就把它看成了山水,而為什么剛才我講的美國人他就是去hiking(徒步旅行)的?它就是如此不一樣,這是完全不同的對世界的一種感知方式。
宋儒講“格物致知”,他們相信天理是散于萬物的,我們通過對萬物的感知和研究,可以重新把它聚攏起來。這是宋儒“格物致知”的本質,因此他們有格物致感知,同時也可以格物致良知,所以這是中國人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里有一句話特別動人,他說“以奴仆命風月,與花鳥共憂樂”,這是中國人對于一花一草、一草一木的一種感知的經(jīng)驗。
主持人:對,這種經(jīng)驗在世界上真的可能中國人是獨一份的。您剛剛說格物而致良知,我們知道“格物致知”是朱熹說的,而“致良知”這說法源自王陽明,這也是儒學一路傳承下來的脈絡,我們從世間萬物來映照自己的內心,這是中國人獨有的一種精神體驗嗎?
王陽明(資料圖)
張維為:中國美學有自己的特點。
一是我們中華文明對農耕傳統(tǒng)、農耕文明的一種敬意,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一整套藝術觀。比方說,它有溫度,它對一年四季的感悟,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二十四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的名稱是多么好聽,把人的情感也放進去了。這種溫度是人本主義的,用現(xiàn)代概念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它帶有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中國的《詩經(jīng)》、唐詩、宋詞等都有這樣的意境。
二是它含有哲理。如我們都熟悉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就進入了哲理意境。前面高老師引用到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等等,都是這個意思。
另外,它具有詩意,我覺得這種詩韻,在其他文化的美學中相對要少很多。比方說,我們從小在江南水鄉(xiāng)長大的,哪怕你天南海北走得再遠,一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往往會“感時花濺淚”。這種古人、今人、山水、人生、精神境界等都融為一體,也融合在書法、美術、詩歌和日常生活中。
主持人:就像您說的,我們的文化當中,它給我們留下的是一種詩意的感受。宇宙很大,大到讓我們覺得個人不過是小小的個體,我們當下只不過是短短的瞬間;但是它又很小,就因為這樣的瞬間、這樣的個體又告訴我們,我們在生活中其實可以很努力。這樣的大和小,這樣的遠和近,在中國人的概念當中是天然統(tǒng)一的。
所以,我們今天不光是在聊藝術,我們從藝術聊到我們的審美,再聊到中國人的視野、格局,我們用來觀照當今的世界。中國人在看所有世界大事的時候,是不是因為我們的這種獨特的審美,這種藝術的、文學的、文明的積累,所以看整個世界格局的眼光也是不一樣的?
高世名:對,很明顯最近這些年來,中國的青年一代逐漸地開始自信。這個自信,首先是他們自覺、自立、自信、自強,對此,我們有非常明確的感受。而我想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今天的中國人在對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有了相當?shù)恼J知和經(jīng)驗之后,可以以一種更加開放、平和、包容的心態(tài)去接受全世界所有的文明。我覺得這一點應該也是總書記提推動文明交流與互鑒的“全球文明倡議”的意思。只有你真正自信了,你才會開放,才會包容,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其實是可以吸納全世界重要的文明的。我看過一個展覽,說盛唐是一個公元八世紀的“地球村”,全世界所有的物產、所有的文化匯聚到我們這方土地。所以我覺得我們要破除兩個觀念:一個就是“中國人是保守的”“中國人是傳統(tǒng)的”,不是這樣的,中國人是創(chuàng)新的,是自新的,中國人的創(chuàng)新之道跟他的文明傳承永遠是循環(huán)往復,是傳統(tǒng)出新;另外一個,中國人是開放的,是坦蕩的,是包容的。其實我們學校就是文明互鑒的產物。蔡元培先生、林風眠先生講究的就是東西調和,創(chuàng)造時代藝術。
- 原標題:張維為、高世民:東方之美——重新確立我們的審美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省委書記暗訪現(xiàn)場測試火災探測器,結果負責人遲到12分鐘
2024-01-28 07:26 安全生產 -
中國海警依法驅離日非法進入我釣魚島領海船只
2024-01-27 21:36 中國海軍 -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主要有5方面原因
2024-01-27 21:11 -
15名涉案人員被立案偵查,66名公職人員被追責問責
2024-01-27 17:50 -
寧夏2名中管干部被問責
2024-01-27 17:40 -
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原因公布,曾致31人死亡
2024-01-27 17:09 -
國家消防救援局:即日起至3月底,在全國開展消防除患攻堅大整治
2024-01-27 16:48 -
C919春運“首秀”執(zhí)行10個航班,承運1274名旅客
2024-01-27 16:14 航空航天 -
武漢文旅局長肖敏當選天門市市長,曾用中英德三語推廣城市
2024-01-27 16:13 -
遼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揭牌
2024-01-27 11:55 -
龔正:上海自貿區(qū)要為中國加入CPTPP和DEPA試制度
2024-01-27 11:55 上海新高度 -
2023年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下降2.3%
2024-01-27 09:45 中國經(jīng)濟 -
江西新余特大火災事故現(xiàn)場探訪:為何短時間內造成重大傷亡?
2024-01-27 09:41 -
廣州:放開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購
2024-01-27 09:25 觀網(wǎng)財經(jīng)-房產 -
自身不正的國企領導,竟公然提出盡量減少紀檢監(jiān)察機構編制
2024-01-27 08:55 廉政風暴 -
男子推倒他人商鋪貨架并毆打店員,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2024-01-27 08:39 -
這一互認安排生效后,在港資產可被內地直接充公?香港律政司澄清
2024-01-27 08:26 香港 -
唐山警方通報:派出所副所長持刀傷人,自首后被刑拘
2024-01-26 23:05 依法治國 -
156億全沒收!拉鋸8年,國民黨黨產終被“充公”
2024-01-26 22:12 臺灣 -
住建部:各城市可因地制宜調整政策
2024-01-26 21:52 觀網(wǎng)財經(jīng)-房產
相關推薦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