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94集:西方媒體的信譽危機
最后更新: 2024-08-02 10:34:49有意思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多次稱BBC是“假新聞”,因為BBC幾乎總是支持反特朗普的美國建制派。然而從中國人角度來看,BBC關于中國的“假新聞”和特朗普關于中國的胡說八道如出一轍,沒有什么差別,好像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好在今天中國的老百姓已經通過移動互聯網,民智大開。
不久前,我們有網友調侃BBC,發(fā)布了“BBC招聘廣告”,應聘者需要以下的技能:第一、制造話題的能力,懂得什么叫“先有結果,后有證據”;第二、熟悉BBC攝影技巧,特別是低機位,抖動拍攝,營造一種“偷拍感”;第三、熟練掌握后期剪輯技術,包括曲解受訪人的談話內容,使用暗色的濾鏡,通過背景音樂渲染“陰間特效”。
結果“奇跡”發(fā)生了,中國網民紛紛上傳自己的“BBC風格”作品,成為這段時間中國民間調侃西方、自娛自樂的一道大餐。BBC應該知道它已經被中國人稱為“偏見廣播公司”,也是BBC(Biased Broadcast Corporation),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真實感受。所以我覺得BBC應該有勇氣知錯就改,越早越好。
去年12月,BBC在Youtube推出的一期名為“一年后,新冠疫情如何改變了武漢”視頻報道。有網友發(fā)現,盡管BBC News中文和英文頻道均發(fā)布了同樣的內容,但視頻的英文版本卻被加上了一層色彩灰暗的濾鏡(觀察者網視頻截圖)
中國是移動互聯網和短視頻最發(fā)達的國家,中國人早已民智大開,對西方制度、英國制度的弊病和危機非常熟悉。比如,中國人非常清楚,英國政府在整個新冠疫情防控中荒腔走板,造成了百倍于中國的人均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他們要知道,中國的網民是不好惹的。
實際上,散布關于中國的假新聞遠遠不只是BBC,而是西方多數主流媒體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比如,在中國出現疫情之初,西方媒體就開始報道、轉發(fā)“病毒來源于武漢病毒研究所”這樣的假新聞,很顯然是人為制造的假消息。后來遭到了全球醫(yī)學專家的嚴厲批評,這個謠言一度是平息下去了。但是后來隨著西方自己疫情的大規(guī)模暴發(fā),它在蓬佩奧這樣的人的推動下又再一次沉渣泛起,通過右翼的媒體廣為傳播。
最近關于新疆,西方主流媒體又在炮制所謂“種族滅絕”等謠言,已經激起了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怒。其實,這種炮制和散布“假新聞”和“后真相”的習慣已經給西方國家本身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災難,使西方自己在世界范圍內日益失去信譽,也使這些媒體失去信譽。所以我建議我們國內有影響力的民間機構可以每年定期公布一個我稱之為西方媒體假新聞“排行榜”,讓全世界都知道西方一些主流媒體已經墮落到了什么程度。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西方主流媒體本身的影響力顯著下降,其他國家對它們的反制手段也日益增多。我想隨著中國網絡空間更加自信、更加開放,最終不需要我們政府做什么,我們自信的年輕一代有的是智慧和辦法來對付西方的傲慢和偏見,以及這些“假新聞”媒體。他們會啟蒙西方和西方媒體,幫助他們走出愚昧的傲慢與偏見,走出西方的這種“新愚昧主義陷阱”。
西方所謂的自由媒體對中國形成的偏見是根深蒂固的。我記得幾年前參加法蘭克福國際書展時碰到了一位德國漢學家,他跟我說自己編譯了一本中國當代作家的短篇小說集,想在德國一家主要報紙上發(fā)表一篇評論文章,介紹一下他自己翻譯的這本文集。但這個報社編輯跟他說,除非是中國不同政見者的作品,否則德國讀者不會有什么興趣。
這里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講的“孤掌難鳴”,也就是說,理解是雙方的事情。如果只有一方想解釋,另一方根本不愿意聽,那么理解之橋永遠也不可能構建起來。這關系到一個民族有沒有意愿去了解另外一個民族,了解它的文化,了解它的方方面面,還有這個意愿強度到底大不大。
依我自己的觀察,西方希望理解中國的愿望長期以來遠遠低于中國希望了解西方的愿望。但話又說回來,這對中國就一定是壞事情嗎?不一定。我甚至覺得如果西方不愿意了解中國,而是愿意選擇把自己蒙在鼓里,就讓他們繼續(xù)蒙在鼓里,或者就是我說的留在黑暗中,因為中國人比較相信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百勝。
由于我們對西方的了解遠遠大于西方對我們的了解,所以我們確實得以趨利避害,學習到了西方的不少長處,壯大了自己,而西方一直飄飄然,真的以為歷史發(fā)展到了西方的水平就終結了,老子天下第一,結果就陷入了越來越多的政治和經濟困境。相反,我們是不帶偏見地從西方學來了很多有用的東西,而西方固步自封,好像最近才突然發(fā)覺中國的競爭力竟然如此之厲害。
當然,我想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西方人希望了解中國的愿望也在迅速上升,學習中文的人也越來越多。同時,我也覺得中國其實越來越不在乎西方媒體的偏見了。你該說的壞話都說過了,該造的謠都造過了,但中國沒有被罵倒,而是越來越強大了。
我想西方國家是承認實力的。我一直認為我們最終可以把理解中國的任務交給西方。你不愿意了解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根據購買力平價),不愿意了解世界最大的中產階層,不愿意了解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不愿意了解處在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最前沿的中國,不愿意了解中國奇跡背后的理念、制度安排等,那么我們就讓你繼續(xù)生活在無知、愚昧和黑暗中吧。我想最后后悔的一定不是中國,而是西方。好,今天就和大家談這些,謝謝大家!
宋魯鄭:
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個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針對中國的假新聞事件。2008年奧運會前夕,當時西藏發(fā)生了“三一四事件”,象征著和平和友愛的奧運火炬?zhèn)鬟f在巴黎受到了暴力沖擊。然后法國媒體就借這件事對中國發(fā)起了鋪天蓋地的攻擊。
當時在巴黎生活的很多華人組織了一場研討會,也請了一些法國朋友參加。結果在會上, 一位經常去中國的法國朋友站起來,揮舞著一份主流報紙,就是擅長報道國際事務的《世界報》,激動、憤怒地高喊“這全都是謊言!”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就不用說這份報紙是怎么報道中國的,你看這個法國民眾的反應就知道它是多么不靠譜。
大家可能會感覺很奇怪,西方不是一直標榜新聞自由、客觀公正嗎?怎么和事實完全相反呢?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有三個原因。第一就是國家利益,特別是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美國著名的政治人物基辛格曾說過一句話,“國際事務沒有道德的空間”。它不是講道理的。
這次全世界遭遇了新冠疫情,中國迅速取得了勝利,西方應對失誤,變成了一場災難。這樣就把它逼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因為它的制度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媒體無視本國政府的失誤,把全部精力放到攻擊中國身上,什么不透明、隱瞞、你的措施是侵犯人權……從而達到轉移國內矛盾、否定中國模式、維護它們體制的目的。
第二個因素是價值觀。就是說,決定他們報道的不是事實,而是價值觀。在法國留學,如果寫論文的角度、立場不符合法國的主流價值觀,導師是絕對會否定你的。我們很多華人、留學生給他們的媒體寫文章,發(fā)表不同的看法,結果都是石沉大海,根本就不理他們。
后來有個留學生非常興奮地告訴我:“宋老師,我給免費報紙《地鐵報》(就是地鐵門口放著的小報)發(fā)了一篇文章,居然給我登了。”非常高興。沒想到兩天以后,這個編輯就給他打電話了,說以后我們再也不會用你的文章了。為什么?因為你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直接就這么說的。
第三個因素,我稱之為“時代因素”。因為現在西方的“硬實力”優(yōu)勢所剩無幾了,所以面對著國際競爭,它更多的是依靠“軟實力”。這就是為什么針對我們中國的假新聞越來越多。
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么西方針對中國的這種假新聞越來越做不下去了。一是中國長期持續(xù)的成功。大家都知道,上世紀90年代西方就炒作“中國崩潰論”。法國有一家很有名的智庫,叫國際戰(zhàn)略關系研究所。它每年會出一份報告分析世界的大勢。關于中國這一部分,它連續(xù)幾年預測要崩潰,結果中國是越發(fā)展越好。最后這個智庫的負責人看不下去了,畢竟這是個學術單位,是不是?這樣怎么行呢?就找到那個學者,說你要么改變觀點,要么你就辭職離開。這個人就辭職離開了,因為他再也編不下去了。
- 原標題:西方媒體的信譽危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徐俊 
-
駐以大使館提醒:做好防范火箭彈、無人機等各類襲擊的準備
2024-08-02 10:22 巴以恩仇錄 -
“波音首個工程師來自中國,如今在印招人是在華20倍”
2024-08-02 09:54 波音危機 -
炸彈就在賓館內,兩個月前就藏好了?
2024-08-02 09:33 巴以恩仇錄 -
500億美元,沙特主權財富基金與6家中國機構簽備忘錄
2024-08-02 08:53 -
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舉行首次高官會議
2024-08-02 08:08 中美關系 -
“印度,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正式盟友或伙伴”
2024-08-01 22:54 -
“多虧她我才轉頭,她救了我的命”
2024-08-01 22:39 美國大選 -
“今晚伊朗和多個盟友在德黑蘭開會,商討報復以色列”
2024-08-01 21:51 巴以恩仇錄 -
3名女童遇害,謠傳17歲嫌犯是“伊斯蘭移民”致唐寧街爆發(fā)騷亂
2024-08-01 21:21 不列顛 -
以官員:我們故意選在伊朗下手
2024-08-01 20:51 巴以恩仇錄 -
-
哈馬斯回應以軍:只有領導層才能確認是否死亡
2024-08-01 19:55 巴以恩仇錄 -
黎巴嫩真主黨證實:高級軍事指揮官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
2024-08-01 17:50 -
以軍宣告“重要里程碑”:剛拿到情報,他被炸死
2024-08-01 17:47 巴以恩仇錄 -
“諷刺的是,在這兒有軍事存在的不是中國,而是三個西方國家”
2024-08-01 17:38 一帶一路 -
以軍炸死哈馬斯軍事部門首領
2024-08-01 16:54 巴以恩仇錄 -
馬來西亞總理悼念哈尼亞,貼文被他們刪了
2024-08-01 16:38 大公司 -
真心環(huán)保,是不是該歡迎中國電動車?美駐華大使狡辯
2024-08-01 16:30 中美關系 -
特朗普:反對人人擁有電動車,我們的油比沙特、俄羅斯還多…
2024-08-01 16:15 美國大選 -
哈馬斯領導人被暗殺是否會影響中國在中東的和平努力?外交部回應
2024-08-01 16:09
相關推薦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84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6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7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