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節(jié):拿起手機時,我們該如何與算法抗爭?
編者按:近年來,網絡平臺算法逐漸從幕后走到臺前,走進公眾的視野?!靶畔⒗O房”從傳播學的專業(yè)術語,變成人人有所耳聞的概念;“打榜”“買熱搜”不再限于飯圈,背后的相關產業(yè)也不再是秘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己被大數(shù)據“殺熟”,外賣平臺通過算法壓榨騎手的現(xiàn)象也通過爆款文章傳遍全網,引發(fā)熱議,甚至改編進影視劇。
11月12日,中央網信辦、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以治理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為主要任務,旨在整治信息繭房、操縱榜單、壓榨騎手、大數(shù)據殺熟等存在已久、關注度較高的典型問題。
觀察者網對話華東師范大學國際傳播研究院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主任熊節(jié),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算法機制,提出對相關問題治理的看法。
【文/觀察者網 劉冶】
觀察者網:從用戶視角來看,平臺的各種算法都是“黑箱”,用戶只能看到算法最終呈現(xiàn)的結果,而無法知道算法具體的運作機制;就算知道了,也會因為技術復雜而難以理解。能否簡單介紹一下常見的一些平臺算法?
熊節(jié):可以舉兩個最常見的例子來說明。
第一個是內容推薦算法。這類算法應用非常廣泛,從我們打開每個APP的開屏廣告,到APP推薦給我們的每條內容,都是推薦算法計算的結果。推薦算法的運作機制其實也并不復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其實就是商家(也就是平臺)盡可能掌握用戶盡可能多的信息,掌握的信息越充分越全面,就可以給用戶推薦盡可能準確的信息。這和自古以來做生意的邏輯其實也是一樣的。
推薦算法跟自古以來的每個老板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掌握的關于用戶的信息是極其大量的。一般來說平臺會給用戶貼上幾千個甚至幾萬個這樣數(shù)量級的標簽,比如可以具體到你是否喜歡周杰倫、你是否喜歡五月天、你是否慶祝圣誕節(jié)、你以前圣誕節(jié)是吃飯還是看電影……這么細節(jié)的信息都可以逐個貼上標簽。
而且各個平臺關于用戶的信息也是互相流通的,通過被稱為客戶數(shù)據平臺(CDP)的大數(shù)據系統(tǒng),各個平臺都可以很有效地了解用戶的信息。
這種所有平臺對用戶的全方位的了解,就會造成所謂“信息繭房”的問題。比如說,每個平臺都知道我喜歡《黑神話:悟空》這個游戲,然后每個平臺都想爭奪我的瀏覽量,于是都給我推薦黑猴相關的文章和視頻。這就會給我造成一種印象,讓我感覺好像所有人都在耍猴、都在討論黑猴。這就是一種推薦算法造成的偏見。其實全國買了黑猴的也就2000萬人,在整個人口里只是一個很小的比例。
如果這種偏見發(fā)生在一些社會和政治問題上,就有可能使一些錯誤的、偏執(zhí)的想法在一個信息繭房里被不斷強化和放大,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造成社會的分裂。
另一個例子是外賣騎手的派單算法。最近的電影《逆行人生》對這個問題有很好的展示。算法可以給騎手分配高效的路線,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平臺同時又把騎手配送的實際數(shù)據輸入回去,根據實際數(shù)據不斷調高對騎手的要求,強迫騎手要跑得越來越快才能保持收入水平。這就形成了對騎手的壓榨,而且也造成了騎手和顧客之間的緊張關系。
《逆行人生》截圖
這兩個例子其實是有一定的共通性的。在這兩個例子中,算法都可以優(yōu)化某些計算結果(給用戶推薦什么內容、給哪個騎手派哪一單)。但是“優(yōu)化”首先就要回答一個問題:什么是“優(yōu)”。這個目的問題不是算法本身能回答的,而是使用算法的平臺賦予它的。如果平臺的唯一目的是掙錢、提高利潤率,那么信息繭房、壓榨騎手等情況毫無疑問就會成為達成掙錢這一目的不可避免的代價。
從這個意義來說,用戶看不懂算法運作的內部機制,只能看到算法運作的結果,其實并不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大眾真正需要關心的就是結果。如果算法造成的結果對社會不利,它內部是怎么運作的并不重要,總之就是需要整改。
觀察者網:平臺一般需要從用戶那里收集哪些信息和數(shù)據?算法又是如何誘導用戶提供這些信息的?
熊節(jié):根據國家網信辦2019年的《APP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手機APP必須清晰列出收集了哪些個人信息。比如在豆瓣APP的“設置->已收集個人信息”菜單下就可以看到,豆瓣APP收集了賬戶信息、用戶身份證明信息、生物識別信息、社交與內容信息、用戶使用過程信息、設備信息這6大類的信息。
感興趣的用戶可以自行查看每個APP收集了自己哪些信息。如果哪個APP沒有類似的功能,用戶應該是可以向國家網信辦舉報的。
按照《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定義,個人信息是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本身指向個人或者直接關聯(lián)到個人,如姓名、身份證、指紋、面部信息、數(shù)字ID等(稱為識別符),其余的信息本身不具有識別個人身份的屬性,但通過結合分析或關聯(lián)分析也可以使信息或數(shù)據集指向某特定自然人。
一般來說,APP在法律許可的前提下,都是能收集的信息盡量收集。我覺得很難說是“算法誘導用戶提供這些信息”,基本上應當假設在使用APP的過程中所有的信息(甚至包括在某個頁面停留了多久這么細節(jié)的信息)都會被收集。
觀察者網:盡管平臺在獲取用戶信息時,都有用戶須知之類的提示條款。但對于用戶來說,這些條款過于冗長和專業(yè),很多時候并不能辨別出其中的陷阱。再加上平臺的強制性,如果不同意就無法使用平臺功能,用戶只能被動接受。這種情況下,用戶如何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權益?
熊節(jié):我認為靠EULA(最終用戶許可協(xié)議)維權這種做法,本身就是美國壟斷企業(yè)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單邊霸權。第一,有幾個用戶會看這些條款,又有幾個用戶能看懂里面的彎彎繞,很少。第二,更關鍵的是,我看懂了,我覺得有問題,然后我又能干啥?我朋友全都在用微信,領導天天用微信安排工作,我能說我覺得微信的個人信息保護條款有問題所以我不用微信嗎?
所以EULA這個東西需要有,但它的意義是明確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落地。也就是說《個人信息保護法》、《網絡安全法》等等法律法規(guī)在EULA里都有所體現(xiàn)了,然后APP的行為又是按照EULA來執(zhí)行的,這是一條法律意義上的鏈條。但用戶真正要維護信息安全權益,還是應該回到可觀察的外在行為這個層面上來。
比如說我是淘寶的用戶,我懷疑淘寶是不是在用大數(shù)據殺我的熟,我用另一個手機號注冊一個新用戶,發(fā)現(xiàn)同樣的東西確實給到新用戶的價格比給到我這個88VIP的價格還低,那我就可以向網信部門舉報淘寶APP大數(shù)據殺熟。至于說它這個價格歧視是不是符合EULA的規(guī)定,這個根本就不重要。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冶 
-
研制成功!我國這一關鍵技術實現(xiàn)重大突破
2024-12-30 14:59 中國精造 -
華為:懸賞300萬元
2024-12-30 10:08 華為 -
我國新一代智能高鐵有望2027年落地
2024-12-30 09:02 高鐵世紀 -
“量子”狼不再嚇崩比特幣
2024-12-30 08:24 心智觀察所 -
又添一大國利器!“探索三號”正式入列
2024-12-29 10:44 中國精造 -
我國首次實現(xiàn)!又一重大突破
2024-12-28 21:08 航空航天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向公眾開放!
2024-12-28 16:12 航空航天 -
我國氫氧旋轉爆震火箭發(fā)動機長時熱試驗圓滿成功
2024-12-28 14:36 航空航天 -
登月探測器“倒栽蔥”,日本公布原因
2024-12-27 12:10 航空航天 -
谷歌量子計算芯片給了國內產業(yè)界緊迫感
2024-12-27 10:57 心智觀察所 -
《心智對話》直播:世界科創(chuàng)的舊中心與新勢力
2024-12-23 18:59 觀察者頭條 -
獨家對話|周毅恩:必須向“第四大排放國”下重手
2024-12-22 09:35 心智觀察所 -
《自然》:2025年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中國“讀腦術”入選
2024-12-20 08:57 科技前沿 -
人類首份月背古磁場信息!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最新研究成果發(fā)布
2024-12-20 06:46 嫦娥奔月 -
云計算這個美國對華封鎖的重點領域,二次長征勢在必行
2024-12-19 08:23 心智觀察所 -
首次整機試驗成功!我國大推力氫氧火箭有突破性進展
2024-12-18 18:24 航空航天 -
嫦娥六號、Sora等入選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024-12-18 14:49 科技前沿 -
-
航行警告:黃海部分海域進行火箭發(fā)射
2024-12-17 16:57 航空航天 -
“真假5G”之爭,成為了國產射頻發(fā)力趕超的助推器
2024-12-17 08:28 心智觀察所
相關推薦 -
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4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2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68“美國農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43最新聞 Hot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證明妻子是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