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亞洲:這次核試驗表明,朝鮮將全力以赴盡早裝備實戰(zhàn)核武器
關鍵字: 朝韓導彈朝鮮導彈火星核彈昨天,朝鮮境內(nèi)再次發(fā)生“人工地震”。據(jù)中、歐、美地震臺網(wǎng)發(fā)布的消息看,這很可能是與朝鮮前一次核試驗基本相似的試驗,也就是一次數(shù)萬噸當量的地下核試驗。
朝鮮中央電視臺隨后發(fā)表的聲明中表示:“這次核試驗最終檢查和確認能夠在朝鮮人民軍戰(zhàn)略軍火星炮兵部隊已裝備的戰(zhàn)略導彈火箭搭載的標準化、規(guī)格化的核彈頭的構(gòu)造和動作特點、性能和威力?!?
朝鮮不久前剛剛成功試射的“火星10號”導彈在測試中證實其射程在2800公里左右,具備覆蓋日本全境能力,該導彈無疑可以攜帶核彈頭
這表明,朝鮮的核武器發(fā)展方向有了調(diào)整。
朝鮮這次試爆表明朝鮮近期內(nèi)將全力以赴,盡早裝備具有實戰(zhàn)能力的核武器
我們之前已經(jīng)分析過,朝鮮很可能掌握了90年代被卡吉爾·汗博士泄露出來的裂變導彈彈頭設計圖的秘密。而這種彈頭曾是60年代新興的核大國用來威懾其北方強鄰的重要核彈頭。
我們之前曾在文章里提到,當年攜帶這種彈頭的是一種根據(jù)蘇聯(lián)R-5中程彈道導彈研制的液體燃料彈道導彈,該導彈射程約1500-1700公里,能攜帶1350千克的彈頭,彈頭的爆炸當量約為2-3萬噸,是一種典型的原子彈。
最初開發(fā)出這種彈頭的國家后來轉(zhuǎn)為研制更先進的彈道導彈作為氫彈的運載工具,因此也沒有為這種導彈研制更大當量的彈頭。而蘇聯(lián)的R-5導彈則隨著核彈技術(shù)的進步,裝備了從原子彈到增強型原子彈,最后氫彈的彈頭,其當量從6-8萬噸增加到30萬噸,最后達到100萬噸,而彈頭的重量則都是1200-1300公斤。
目前,根據(jù)相關核擴散報告的說法,國際上有可能已經(jīng)泄露的核彈“通用圖紙”中最高級的就是上面說到的這種彈頭了。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可能掌握了增強型原子彈技術(shù),但他們應該也不會輕易將這一技術(shù)外泄。而朝鮮如要掌握這一技術(shù),顯然也還有更遠的路要走。他們上次試爆的核裝置就有可能是在進行裂變彈測試的同時,進行了與聚變有關的研究,因此自稱為氫彈測試。
我們在上次朝鮮宣稱氫彈試驗的時候就說過,對于朝鮮來說,最現(xiàn)實的核武器實際裝備辦法就是用現(xiàn)有的“火星8號”(也就是韓美所稱的“勞動”或“蘆洞”導彈)或“火星10號”(即美韓所稱的“舞水端”導彈)裝載這種很成熟的彈頭,只要部署幾十發(fā),基本上就能解決朝鮮的“生存危機”,以目前韓國的軍事實力將不敢再試圖用軍事手段消滅朝鮮。而其遠期目標,則顯然還是搞出起碼數(shù)十萬噸的彈頭,加上“火星13”導彈,威脅美國夏威夷,甚至是美國本土。
對比朝鮮“火星8號”導彈此前的照片和最近這次試射的照片可以發(fā)現(xiàn),最近試射的導彈有個更大的彈頭,看來對于朝鮮來說,聚變助爆技術(shù)和與之相關的小型化核彈、氫彈技術(shù)一時半會搞不出,那么就只能追求更為現(xiàn)實的目標了,1噸的彈頭就1噸的彈頭吧,好歹也是核的
當時筆者曾猜測,朝鮮的“氫彈”測試可能就是利用裂變彈核試驗的機會,驗證其自己對氫彈技術(shù)的“猜測”——現(xiàn)在看來,他們上次的氫彈測試看來并沒達到目的,因此小型化技術(shù)、氫彈技術(shù)一時恐怕都難以突破。那么對于朝鮮而言,接下來就只能采取最實在的舉措:全力以赴,加快部署有實戰(zhàn)能力的核武器。畢竟,對于金正恩來說,只有擁有了真正具有作戰(zhàn)能力的核導彈,睡覺才能踏實,至于氫彈、洲際導彈什么的,以后再慢慢搞吧。
根據(jù)朝鮮出口到伊朗的“流星3”(和朝鮮“火星8號”基本相同)來看,該導彈有效載荷約1200公斤,最大射程1500公里,如果使用輕型彈頭,射程可以提高到2000公里。朝鮮完全可能效仿某東方大國,生產(chǎn)部署一定數(shù)量此型核導彈,這個射程完全可以威脅日本了。目前,國際上一般認為朝鮮“火星8號”導彈的裝備數(shù)量在300枚左右,如果這其中有50枚導彈部署了核武器,那絕對可以形成有效的核威懾——實在不行,10枚、20枚也夠。
當然,另一種可能是朝鮮將核彈頭裝備到“火星10號”導彈上,該導彈射程更遠,前面的“火星8號”導彈安裝核彈頭的情況下可能無法覆蓋日本全境,但“火星10號”卻是毫無問題。不過“火星10號”畢竟剛剛試驗成功,其射程也是有些尷尬,能覆蓋日本全境,但夠不到關島,所以這個導彈對朝鮮來說略嫌雞肋,畢竟“火星8號”已經(jīng)足以覆蓋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地區(qū)了。
韓國方面說,自己要部署彈道導彈來攻擊朝鮮的彈道導彈陣地,可惜這大概只能是個笑話。要知道,當年伊拉克僅有不到50輛機動式發(fā)射車,幾百發(fā)“飛毛腿”和“侯賽因”導彈,美軍在戰(zhàn)爭后期完全掌握制空權(quán)的情況下,在一望無際的大沙漠里搜索這些導彈,最后也幾乎沒有什么成果。而當初北約轟炸科索沃,南斯拉夫更是成功通過偽裝、隱真示假等手段,使自己90%的地面部隊得以生存。
而在朝鮮擁有數(shù)量比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多得多的地下工事,各類國防設施經(jīng)營數(shù)十年的情況下,其導彈的生存能力會更強。哪怕有一枚核導彈漏網(wǎng),就能產(chǎn)生威懾效果。
除了“火星10”和“火星8”外,朝鮮還有個潛射的“北極星1號”導彈,它也當然是能裝核彈頭的
這次,說起朝鮮的地下設施,可能有人會問,朝鮮有沒有可能效仿中國,建設朝鮮版“長城工程”,即地下隧道工程。筆者認為,朝鮮版“長城工程”是不大可能的,因為這類設施成本極高,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朝鮮未必負擔得起。更重要的是,美國對朝鮮是可能直接使用B-61-12鉆地核彈的,如果美國用B-2轟炸機扔B-61-12鉆地核彈,這種地下工事就成了自掘墳墓。中國的“長城工程”建設在腹地的大山中,就是要依托全國的強大防空系統(tǒng),取得戰(zhàn)時的生存能力,朝鮮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可能也正是出于這種考慮,朝鮮十分重視TEL發(fā)射車。和伊朗在國內(nèi)建設多個大型地下導彈發(fā)射陣地不同,朝鮮所有地地導彈,從戰(zhàn)術(shù)導彈到戰(zhàn)略導彈,都是采用TEL發(fā)射車部署方式。當然這也和朝鮮在冷戰(zhàn)后初期從國際市場上搜集到大量這類發(fā)射車有關,但從側(cè)面來看,白俄羅斯明斯克車輛廠的MAZ系列TEL發(fā)射車具備不依賴公路機動的能力,這很適合朝鮮的需要,再加上當年伊拉克“飛毛腿”發(fā)射車成功應對多國部隊空中打擊的經(jīng)驗,可能對于朝鮮來說,TEL發(fā)射車部署方式要比地下掩體部署更具可行性。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韓國試圖通過部署一些中短程彈道導彈,甚至搞什么“韓國版三位一體”,都沒有用,彈道導彈本來就不是打擊機動目標的最佳選擇。韓國大肆宣傳的“殺傷鏈”系統(tǒng)基本上就只剩宣傳意義,尤其在朝鮮真的具備核武器以后。
談過生存問題,我們就來談談朝鮮核導彈的進攻能力。
不久前,美國《國家利益》雜志刊登文章《看似強大實則虛弱的朝鮮火箭軍》,主要是說朝鮮手中掌握的TEL發(fā)射車數(shù)量有限,一次發(fā)射的導彈數(shù)量不會很多,美日韓的反導系統(tǒng)有能力應付。且就算沒有反導系統(tǒng),朝鮮導彈命中精度不足,就算帶上1噸重的彈頭砸過來大多數(shù)也偏到不知哪里去了。兩伊戰(zhàn)爭中雙方互相用導彈拼命轟對方城市,后來還上了化學彈頭,也沒見造成對方民心士氣崩潰……
其實這個說辭當年臺灣也經(jīng)常用來給自己壯膽,說大陸不過600發(fā)短程導彈,一發(fā)導彈才500公斤戰(zhàn)斗部,全發(fā)射過來也不過300噸彈藥,還不如一個F-16中隊一天的投彈數(shù)量呢。
當然了,后來臺灣軍方逐步了解到解放軍導彈的實際打擊精度以后就笑不出來了,最近幾年還因為了解到了東風-15C的實際鉆地深度后拼命把其高官的地下掩體深度加深到超過25米混凝土的水平……
朝鮮沒有提高導彈精度的可能,那么就只能用核武器加強威力了。想象一下,朝鮮如果有50枚核導彈,每一發(fā)都攜帶一個3萬噸的彈頭,那么加一起也有150萬噸的爆炸當量,就算韓國和日本空軍全體出動拼命投彈,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趕上這個數(shù)字的了。核武器畢竟是人類迄今為止效費比最高的殺傷手段,這還真是沒得說。
我們之前就說過,目前朝鮮除了核武器已經(jīng)沒有任何手段在維護國家獨立自主的前提下抗衡美日韓的軍事壓力了。那么朝鮮裝備核武器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之前觀察者網(wǎng)時評作者白耳就說過,這是朝鮮政權(quán)想要生存下來唯一現(xiàn)實可行的選擇,是第三代金元帥求生存的一場豪賭,而且現(xiàn)在看來,他還贏了。
朝鮮此前展示的內(nèi)爆式原子彈“足球”
下一步朝鮮可能弄出個超級大新聞
接下來,我們可以推斷,朝鮮將試圖進行“兩彈結(jié)合”試驗。
按照一般規(guī)律,他們應該發(fā)射帶有模擬核彈頭的“火星8號”或者“火星10號”導彈,落點可能是日本海。但這個試驗難度很高,而且不是實驗本身的技術(shù)問題,而是試驗場安全根本無法保障。當年中國為了進行洲際導彈全程試驗,建造了051型驅(qū)逐艦來進行護航,還專門引進了法國“超黃蜂”直升機。而朝鮮如果進行這樣的試驗,它的船隊開到日本海上預定落點,肯定會和美日韓發(fā)生沖突。如果無法回收模擬核彈頭,那這個試驗就毫無意義了。尤其是考慮到朝鮮此前“銀河”號火箭發(fā)射的第一級火箭殘骸掉在海里被韓國搶走,朝鮮也沒什么動作,其實這就表明朝鮮也很清楚,他們的海軍實力也就那么回事,在朝韓海上邊界線搞搞摩擦還行,真要出遠海打撈試驗彈頭,還是省省吧。
有鑒于此,朝鮮如果要搞“兩彈結(jié)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直接上實彈。在繼續(xù)進行幾次成功的遙測彈試驗和核試驗之后,直接將真核彈頭裝在導彈上,射到日本海預定海域上空引爆。
和這個試驗相比,朝鮮到現(xiàn)在為止進行的幾次地下核試驗根本就是小玩鬧。
朝鮮如果真的把核導彈射到日本海上爆炸,這將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以來全世界第一次大氣層核試驗。如果說朝鮮現(xiàn)在的核試驗還沒有超過印巴兩國,要是真搞這么一出,那才真是世界震驚。
要緊的是 ,金正恩似乎對于制造大新聞這件事,還真的很喜歡。
特朗普之前說過覺得金正恩是個言出必行真漢子,這話還真是不假。朝鮮下一回會不會來個真的全世界都不能忽視的大新聞,還真難說
誰會對朝鮮的核導彈最擔心?
朝鮮擁有中程核導彈看來已經(jīng)只是時間問題了,那么現(xiàn)在就該說說誰會對這個現(xiàn)實最擔心了。
肯定不是韓國,對于韓國來說這不過是“第二個靴子落地”。因為朝鮮一直以來就是“誰打我我就打韓國”,雖然總體軍事實力上朝鮮已經(jīng)不如韓國,但它的幾十萬大軍一擁而上,怎么也能把漢城,這個集中了韓國幾乎全部“壇壇罐罐”的地方砸個稀爛。自打朝鮮有了核武器,對于韓國來說就已經(jīng)“無所謂”了,就算朝鮮只是在三八線上部署“核地雷”,對于漢城來說,一旦引爆也就跟直接吃核彈差不多了。
肯定也不是美國,朝鮮目前已經(jīng)試驗成功的最遠射程的導彈也就是“火星10號”,還打不到關島呢。早在90年代,美國將軍溫伯格《下一場戰(zhàn)爭》就已經(jīng)預言朝鮮會有核武器了,但美國依然對此并不是很擔心。畢竟全世界拿核武器對著美國的國家夠多的了,不差朝鮮這一個。朝鮮擁核最糟糕的情況也無非是迫使美國對朝鮮政策更加“有限”而已。
對于日本來說,這是他們最擔心的
但日本真的很頭痛了……因為朝鮮以前不是很能夠得到日本“火星8號”和“火星10號”導彈加一塊三五百發(fā),就算全打過去,日本也不會被炸得怎么樣……但現(xiàn)在那些導彈頭上有了和“胖子”、“小男孩”一個檔次的原子彈了,日本的噩夢又多了。至少從外交層面上說,最簡單的一個結(jié)果:日本以前積極試圖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當“離岸平衡手”的春夢,算是做到頭了。
那么朝鮮有了核武器,中國是不是又要“或成最大輸家”呢?老熊不久前的評論《朝鮮擁核不可避免,中國是輸家么?》已有論述,大家不妨移步一讀。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堵開源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chǎn)品”
-
“對農(nóng)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