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博:硅谷銀行成不了“雷曼第二”,但破產(chǎn)原因我們并不陌生
最后更新: 2023-03-14 11:24:59【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聞博】
近日,國際金融圈的頭號新聞無疑是美國硅谷銀行暴雷。
從上周三(3月8日)開始僅僅經(jīng)過兩天,資產(chǎn)規(guī)模超千億美元的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便宣布因資不抵債,被美國監(jiān)管機構接管。美國股指應聲大跌,中文自媒體紛紛跟進,其中不乏大喊“第二次雷曼時刻”的鼓噪。
美媒相關報道
這次暴雷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是“雷曼第二”么?更重要的是,中國金融業(yè)是否會受到牽連?
雖然目前事態(tài)還在發(fā)展中,但是有必要靜下心來梳理一遍來龍去脈,避免沒有必要的恐慌情緒。
問題出在哪里?
首先,簡單回顧一下硅谷銀行的問題是怎么產(chǎn)生和發(fā)酵的。
大家都知道銀行的利潤主要來自于借貸業(yè)務的利息差,因此只要有機會,銀行是不會把客戶的存款留在自己賬上的,而是會盡量借貸出去,特別是通過購買各種債券。
硅谷銀行的主要資產(chǎn)與負債變化 (圖源:金融時報)
而如上圖所示,自疫情開始以來,硅谷銀行就開始面臨煩惱:美國的刺激政策帶來大量存款,而寬松政策又把利率打到幾乎為零(0.08%),手里的錢開始變多而市場上的錢更多,很難貸出去;于是硅谷銀行選擇一股腦兒地用這些錢買了各類債券,其總量高達910億美元,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中長期的房貸抵押證券和美國國債。
這里解釋一下國債的一些金融屬性,具備一定金融基礎的讀者可以跳過。
簡單來說,國債就是以一定價格買入,比如95元,國家承諾購買人在國債到期時,比如兩年后償付面值100元,其中的價差5元便是利息,利率是5/95/2=2.63%。如果在到期前國債不能交易,那這種國債就沒啥流動性,持有者只能持有到期換取本息。但很多情況下,國債在到期前是可以自由買賣的,因為在金融市場上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買賣,國債這種非常安全的產(chǎn)品自然也不例外。
有買賣自然有價格,而到期前國債的價格則取決于市場當時的利率。這里我們設想一下利息上升到了3%會如何:如果此時存一筆94.34元在銀行,兩年后可得本息共100元,因此,投資人是不會接受出價高于94.34元的國債轉讓的。換句話說,利息上升,國債的市場價會下跌。而且通過類似計算不難得出:債券的期限越長,其價格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越大,當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的價值會比短期債券下降得更快。
如果理解了以上內(nèi)容,那恭喜你,你已經(jīng)了解了硅谷銀行的主要問題了。
隨著去年美國利息大幅攀升,一方面,各類中長期債券的市場價值迅速縮水;另一方面,由于利息高企,市場上的融資越來越困難,存款資金自然越來越少。偏偏硅谷銀行的客戶又主要都是科技公司和初創(chuàng)企業(yè),融資是這些企業(yè)的生命。
因此,美聯(lián)儲的加息政策構成了對硅谷銀行的雙殺:既給它的資產(chǎn)端造成不小損失,又迫使它的客戶不斷收回存款,最終導致上周硅谷銀行的技術性資不抵債,隨之而來的是一天420億美元的擠兌,使得流動性危機徹底爆發(fā)。
一年多來美聯(lián)儲的加息力度
但是,這并不是問題的全部。
以上問題可以說很多美國銀行多少都會面臨,并不是硅谷銀行所獨有,而這次偏偏是硅谷銀行捅了簍子。目前來看,導致其短短兩天內(nèi)被接管的主要原因必然不僅限于此。
比如,經(jīng)營業(yè)務過于單一。
作為硅谷本地的銀行,硅谷銀行所服務的客戶,自然也就集中于創(chuàng)業(yè)公司、高科技公司等類型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在過去長達10多年的經(jīng)濟繁榮中獲得了驚人的增長,這無疑給硅谷銀行帶來了巨大的業(yè)務增量,但同時也讓硅谷銀行的業(yè)務越來越趨向于同質化,換句話說就是分散風險的功能遠弱于一般的銀行。
同時,正是由于硅谷銀行的主要客戶都是類似的高科技企業(yè),因此大量企業(yè)客戶使得硅谷銀行的客戶結構高度趨向于大客戶,也就是說大部分客戶存款都是大于25萬美元的存款保險限額。這使得一旦危機爆發(fā),有95%的存款是不能直接被美國的存款保險保障的。
- 原標題:聞博:不添油加醋地說一下硅谷銀行危機是怎么回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相差不到千億,中國移動2.1萬億市值直逼貴州茅臺
2023-03-14 10:20 觀網(wǎng)財經(jīng)-金融 -
硅谷銀行儲戶排長龍取款:有人甚至帶了行李箱
2023-03-14 08:35 觀網(wǎng)財經(jīng)-海外 -
美國賣歐洲買,歐洲去年武器進口量幾乎翻番
2023-03-13 19:28 歐洲亂局 -
美股第一共和銀行盤前暴跌60%
2023-03-13 17:28 觀網(wǎng)財經(jīng)-金融 -
匯豐1英鎊收購硅谷銀行英國子公司
2023-03-13 16:14 觀網(wǎng)財經(jīng)-海外 -
探訪浦發(fā)硅谷銀行北京分行:可正常開戶,需許可才能進入
2023-03-13 14:25 -
美聯(lián)儲出手托底、美股三大股指期貨拉升,但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2023-03-13 14:11 觀網(wǎng)財經(jīng)-海外 -
營收凈利雙降、高度依賴兩大房企,時代裝飾再闖IPO能否“圓夢”?
2023-03-13 11:19 觀網(wǎng)財經(jīng)-金融 -
硅谷銀行破產(chǎn),多家中企回應存款情況
2023-03-13 07:41 觀網(wǎng)財經(jīng)-金融 -
美國硅谷銀行破產(chǎn),潘石屹回應傳言
2023-03-12 19:20 網(wǎng)絡謠言 -
避免“滅絕級事件”,超100家風投公司呼吁限制硅谷銀行倒閉影響
2023-03-12 19:09 觀網(wǎng)財經(jīng)-海外 -
多地公積金政策有變!可做購房款、商轉公、帶押過戶…
2023-03-12 17:18 觀網(wǎng)財經(jīng)-房產(chǎn) -
個稅新一輪改革醞釀中
2023-03-12 14:20 -
中國軟實力崛起勢不可擋,正如《流浪地球2》的那句臺詞…
2023-03-12 08:28 這就是中國 -
年收入首破萬億,京東卻笑不起來
2023-03-11 22:56 觀網(wǎng)財經(jīng)-互聯(lián)網(wǎng) -
硅谷銀行突然破產(chǎn),雷曼時刻又要來了?
2023-03-11 17:43 觀網(wǎng)財經(jīng)-金融 -
澤連斯基:仔細研究將俄更名為“莫斯科公國”的可能性
2023-03-11 16:55 烏克蘭之殤 -
什么是真正的女性主義?日本想了一百多年
2023-03-11 08:43 -
燃油車即將沉淪?湖北補貼七品牌,合資車企大降價
2023-03-11 08:26 觀網(wǎng)財經(jīng)-汽車 -
美國硅谷銀行宣布破產(chǎn)
2023-03-11 08:21
相關推薦 -
習近平: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 評論 10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77“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31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wǎng)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chǎn)品”
-
“對農(nóng)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