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驍天| 一滴血的秘密:美國公司的騙局之后,我們能做什么
【文/ 譚驍天】
一滴血里面有什么?從一滴血里又能看到什么?
因為美國公司的科技騙局,人們曾經對“一滴血診斷”失去了信心。但是現在,在我們研制的“尖端”系統(tǒng)里,一滴血里包含著的海量信息都能方便獲取,也許將改變疾病檢測的未來。
“一滴血測200種病”的騙局是怎么回事
2018年,《Bad Blood》一書橫空出世,講述了Theranos公司“一滴血測200種病”的神話崛起與崩塌,引發(fā)了全球對“微量血液檢測”的深度反思。這場科技泡沫的主角,是被稱為“女版喬布斯”的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ps:這個姓其實就是福爾摩斯的另一種譯法)。
2003年,這位被貼上“天才少女”標簽的創(chuàng)業(yè)者19歲,她從斯坦福輟學,創(chuàng)辦了Theranos公司,立志用“一滴血”顛覆整個醫(yī)療行業(yè)。她總穿著一件與喬布斯同款的黑色高領毛衣,經常用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向投資人描繪一個充滿誘惑的未來:
“只需從指尖輕輕一扎,采集一滴血(約50微升,相當于一滴水),放入Theranos精心設計的微型采血管Nanotainer,再插進一種名為Edison的神秘設備中,便可檢測200多種與疾病有關的分子指標——從血糖、膽固醇到腫瘤標志物。這種方式無痛、快捷,還能大幅節(jié)省醫(yī)療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無需采集靜脈血,用戶甚至可以在藥店、甚至居家自行完成采樣?!?
Theranos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霍姆斯曾提出使用指尖血檢測二百余種疾病標志分子 左圖來源: every-day-development.com,右圖來源usatoday.com
在她的構想中,Theranos將開發(fā)出一整套可適配10–50微升血樣的檢測技術。除了血常規(guī)分析(目前已廣泛應用),她還希望實現對代謝物、激素、酶、腫瘤標志物等分子指標的檢測。
而其中最具挑戰(zhàn)的,就是那些本身在血液中含量極低(通常在皮摩爾級,十億分之一毫摩爾)的分子,比如早期癌癥相關的蛋白標志物。這類指標必須通過抗體等高特異性的免疫探針和配套的高靈敏度生物傳感系統(tǒng)(如磁珠等)進行分析,技術門檻極高。如果在2010年前后就能用10微升指尖血完成這類復雜檢測,無疑將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但也正是因為目標如此高遠,實現的難度也同樣很高。
Theranos公司開發(fā)的微量指尖血采集裝置,后端配有適配微量樣本的真空集血管 Theranos公司宣傳片
Theranos團隊很快發(fā)布了一款便捷易用的指尖血采集裝置,還附帶有能定量保存50微升微體積血液樣本的抗凝管。由于有了實物加持,這個充滿未來感的設想迅速引來各路名人投資:拜登、基辛格、切尼、默多克等紛紛站臺支持,Theranos估值一度飆升至90億美元。
然而,他們遲遲未能真正突破微量樣本免疫分析方面的技術難題,現實與承諾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那個名為 “Edison” 的分析設備,本質上和傳統(tǒng)的磁珠化學發(fā)光平臺并無本質區(qū)別,只是試圖將操作體積縮小到微升級別。但這反而讓技術難度陡然上升,設備頻頻出現取樣不穩(wěn)、數據不準的問題,尤其是在面對低濃度標志物檢測時,幾乎無法完成原定任務。
為了維持運營,Theranos的實驗室只能大量依賴傳統(tǒng)大型檢測設備“兜底”分析。問題是,這類檢測平臺本身設計是用于更大體積的樣品,名義上需要100–200微升樣品,但實際操作常需300–500微升,遠超指尖血所能提供的體積。如果一定要進行測試,只能對指尖血樣本進行高倍數的稀釋。因為老板霍姆斯堅持使用微量指尖血進行一百余項免疫分析,技術人員不得不將原本僅有的20–50微升指尖血血清反復稀釋,有時甚至會被稀釋上百倍,才能滿足傳統(tǒng)免疫分析設備的樣本量要求。
因進樣裝置限制,常規(guī)免疫檢測設備需要的樣本體積較大,無法分析指尖血這樣的微小體積樣本 作者自制
在嚴重偏離規(guī)范的前提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幾乎無法保證:同一位患者,前后兩次結果可能天差地別——一次“完全正常”,另一次卻提示“高度癌癥風險”。到了后期,Theranos的整個運作方式,已幾乎與詐騙或傳銷無異。
然而,泡沫總是有破滅的那一天。2015年至2018年間,《華爾街日報》的調查記者約翰·卡雷魯持續(xù)追蹤報道,最終戳破了這個被精心包裝的技術神話。隨著騙局曝光,Theranos轟然倒塌。2018年公司徹底關閉,霍姆斯因多項欺詐罪被判入獄11年。
要知道一滴血里有什么,需要真正適配的傳感技術
Theranos倒下之后,“一滴血診斷 ”這一原本充滿未來感的概念也仿佛被打入冷宮。Theranos開發(fā)的微型采血器件也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哪怕它本身其實是一個設計精巧、采樣便捷的工具。更諷刺的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甚至連生物傳感領域內也少有人再敢高調談論用指尖血進行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篩查——哪怕這個想法本身并不荒唐。
Theranos的失敗,并非因為“一滴血”不是一種有效樣本,而是因為如果要分析好這滴血,首先需要開發(fā)一整套復雜的傳感分析機制、樣本處理方法、配套傳感、反應器件及設備。他們開了個好頭,但沒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Theranos的教訓也告訴我們,僅靠概念無法解決科學問題,要真正了解一滴血的潛力,需要回到科學本身。
如果我們愿意回到科學的基本面,做一做簡單的計算,看看“一滴指尖血”中到底藏著什么,就會發(fā)現:僅僅50微升的血液中,就包含著約2.5億個紅細胞、35萬個白細胞和上千萬個血小板,這個數量已經非常可觀了!由于相對龐大的數量和相對較為明顯的形態(tài)、尺寸差異,目前通過指尖血進行外周血細胞的分類和計數已經不再是什么難事。讀者朋友去醫(yī)院做快速血常規(guī)檢查,用的就是基于指尖血的測試。
但是,指尖血承載的更深層次的生物分子信息仍像一團難解的迷霧。特別是免疫功能的分析,相比之下要比單純看細胞數量要復雜不少。仍以50微升指尖血為例,其中一般包含著5到15萬個淋巴細胞,尤其是T細胞(3-10萬個左右)和B細胞(1萬個左右),它們正是識別病原、清除感染、建立免疫記憶的核心力量。B細胞可以分泌抗體,而T細胞可以釋放細胞因子調節(jié)免疫應答,也可以直接殺傷靶細胞。
每一次感染病毒或細菌,或者接種疫苗,人體都會產生針對該特定病原體的獨特抗體譜(免疫響應指紋)。而即便只有一微升血液,其中也可能含有十萬到上百萬個特異性抗體分子,以及數萬個調控免疫的細胞因子。這些微量卻信息豐富的分子,悄然記錄著個體的疫苗接種史、感染經歷、當前免疫及疾病狀態(tài)——不僅能回答“是否曾經感染過”,更能揭示“現在還有沒有免疫保護”。然而,即便是樣本中含有數十萬個目標抗體,在基于一滴血的免疫功能的分析方面,磁珠化學發(fā)光等傳統(tǒng)大體積方法常常是愛莫能助。
我們難以從一滴血中讀出足夠信息,原因并不是其生物信息含量不足,而在于缺乏與之匹配的檢測手段和技術路徑。這也正是我和我的團隊試圖去改變的方向。
- 原標題:一滴血的秘密:美國公司的騙局之后,我們能做什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德國對DeepSeek下手
2025-06-28 19:56 德意志 -
馬斯克如何被自身思維武器困住
2025-06-27 08:10 心智觀察所 -
神二十乘組第二次出艙圓滿完成
2025-06-26 21:33 航空航天 -
答時代之問,呈中國之卷——WAIC 2025倒計時30天五大進展發(fā)布
2025-06-26 19:42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我國自主研發(fā)、自主可控!新一代國產通用處理器發(fā)布
2025-06-26 17:11 中國精造 -
印度宇航員時隔41年重返太空,莫迪祝賀
2025-06-26 15:48 航空航天 -
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全國首艘氫電拖輪正式入列
2025-06-26 15:22 能源戰(zhàn)略 -
高考生“想成為最頂尖人才”該怎么努力?王興興發(fā)文指點
2025-06-24 16:24 -
中國掃地機器人企業(yè)遇到的,不止是輿情危機
2025-06-24 13:51 心智觀察所 -
打破壟斷!我國這項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2025-06-21 20:47 科技前沿 -
MAGA手機,中國制造
2025-06-21 09:19 心智觀察所 -
突破性進展!我國團隊成功研發(fā)出這一關鍵器件
2025-06-18 18:14 科技前沿 -
磁懸浮技術新突破!7秒沖刺時速650公里
2025-06-17 20:05 科技前沿 -
一路坎坷的拉美航天,能否搭上中國這列快車?
2025-06-15 14:17 -
“釔”舉突破!我國成功實現商用堆生產釔-90
2025-06-15 07:17 科技前沿 -
黑芝麻智能楊宇欣:輔助駕駛底層AI技術仍需解決
2025-06-13 17:44 心智觀察所 -
AG600“鯤龍”在高高原完成測試飛行
2025-06-13 14:55 航空航天 -
試車成功!進入首飛沖刺階段
2025-06-12 19:24 航空航天 -
海外EDA三巨頭突然斷供,那就做個了斷吧
2025-06-11 13:16 心智觀察所 -
說芯片無需擔憂,任正非戰(zhàn)略思想有什么技術底氣
2025-06-10 14:50 心智觀察所
相關推薦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3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108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80“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