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力:中國道路,不只是正名
關鍵字: 中國道路中國革命改革開放中國崛起一是“兩彈一星”。這是,卻并不只是,幾件武器。它的最重要貢獻不是科技,也不是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它最重要的貢獻是為中國人一心一意謀發(fā)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長時期的國家安全。中國從此可以大大降低直接的軍費開支,并將本來必須用于國防的大量人力物力轉移到生產建設上來,自然會有重大收獲。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大裁軍并非始于改革開放之后,而是在“文革”后期。1975年,葉劍英和鄧小平主持中央軍委工作會議,首要任務就是消“腫”,精簡軍隊2, 確定了3年內軍隊人數(shù)減少60萬人,精簡26.2%的目標;一年后,全軍人數(shù)減少了13.6%。1980年和1982年,基于“大仗打不起來”以及“盡可能地減少軍費開支來加強國家建設”3, 中國人民解放軍兩次大裁軍。有51萬人的鐵道兵以及基建工程兵集體轉到地方,參加國家經濟建設,直接參加了深圳等沿海開放城市的基礎建設。4
二是國際關系的及時調整和布局。1949年中國同蘇聯(lián)結盟,在蘇聯(lián)的無私經濟援助下,新中國有了154個大型建設項目,為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奠定了基礎。但結盟蘇聯(lián)也隱含了一個當時許多人不察覺但今天回頭看非常重大的麻煩:長遠來看,這不利于中國實現(xiàn)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即成為國際上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大國。
這一視角會豐富我們理解,10年后,中蘇之間開始的那場意識形態(tài)論戰(zhàn),就為拉開了與蘇聯(lián)的距離。再過十年,珍寶島邊境戰(zhàn)爭,蘇軍大兵壓境,標志著為期30年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實際作廢。有失有得,這才為后來也即今天中國作為世界一極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更直接更具體地是,這為1969年起中美關系緩和,1972年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創(chuàng)造了可能。是的,正式建交還在10年之后。但人家總統(tǒng)都來了,兩國領袖相談甚歡,這不算建交?兩國在對方首都設立了外交機構,中文名為“聯(lián)絡處”,但英文從來就是大使館。中美關系建立也啟動了新中國最早的經濟上的對外開放,以及更大規(guī)模對外開放的準備。
這類例子太多,我只說一個很少被人提及的。谷牧回憶,1972年,利用尼克松訪華后中美關系緩和的時機,周恩來總理讓谷牧抓緊中國沿海的港口建設,要求三年改變面貌;也真的趕在1975年底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如果中國不是在1970年代初外交取得突破的同時,當即抓緊港口建設,谷牧說,“我國后來的改革開放事業(yè)將受到嚴重影響”。5
第三,一個影響更深遠的貢獻是創(chuàng)建科學技術導向的現(xiàn)代中國社會文化。中國文化傳統(tǒng)更偏人文,不是科技導向的。但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和發(fā)展都要求有更強大科學技術。如何促成這一社會文化傳統(tǒng)的轉變,不但重要,而且其深刻程度注定是一場“革命”。毛主席本人熟讀中國傳統(tǒng)經典,熱愛古典詩詞。但他卻因自己的詩詞“是舊體,怕謬種留傳,貽誤青年”,不愿發(fā)表。6 文革期間大學一度停止招生,但毛主席1968年夏說“大學還是要辦的,[……]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7 這兩件事曾令我長期困惑不解。
許多年后,我才理解,這其中的意味是:
1.確定引導社會文化投資方向的最終根據(jù)不能是領導人的個人偏好,而是整個中國社會的長遠需求;
2.在國家財力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只能,也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重視理工科,就是要改造并創(chuàng)造中國文化傳統(tǒng),“補短板”,吸納更多科學技術知識,進而把“五四”作為口號的科學變成社會實踐,變成中國的社會“文化”。
這種努力是成功的。即便文革期間,社會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就是“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1977年恢復高考時,所有青年人只要可能幾乎都首選理工科。近年來中國制造業(yè)的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有相當部分應歸功于這一影響深遠的社會文化傳統(tǒng)的革命,大批中國青年因這一變革邁向了科學技術,何止豐富了,其實也是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中國文化傳統(tǒng)。
這些分析都支持了蕭武的基本論題: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道路的展開和形成無法同中國革命切斷聯(lián)系。革命和建設是一個前赴后繼的事業(yè)。當然,不可能立竿見影,革命無法讓人們當即有時甚至是一代人就能看到革命的果實,因此會有人誤解革命,認為革命缺乏建設和創(chuàng)造,甚至指責和辱罵革命的破壞毀滅。蕭武對中國革命和中國道路的這一梳理和這一敘事是重要的。借助歷史距離提供的透視,他令我們對許多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中肯的判斷。
- 原標題:不只是正名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韓京霏
- 最后更新: 2018-04-22 08:38:58
-
習近平:自主創(chuàng)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2018-04-21 17:52 -
崔天凱:貿易戰(zhàn)只能毀掉貿易
2018-04-21 16:19 中美關系 -
周末在家也不能喝酒“管太寬”? 中紀委機關報:必須嚴到底
2018-04-21 15:20 廉政風暴 -
俄外長:普京愿與特朗普舉行會晤,但籌備工作尚未展開
2018-04-20 15:58 普京 -
大慶市副市長馮忠宏墜亡
2018-04-20 11:18 -
“我們無意用中國的‘新時代’取代美國的‘舊時代’”
2018-04-20 10:32 中美關系 -
習近平向勞爾·卡斯特羅和古巴新任國務委員會主席致賀電
2018-04-20 08:37 中國-拉美 -
習近平應約同英國首相通電話:不贊成動輒使用武力
2018-04-19 20:23 中國外交 -
外交部駁美方:公平不能自說自話
2018-04-19 17:06 中美關系 -
沒中興華為,美國大農村不干了
2018-04-19 13:58 中美關系 -
令人發(fā)指!他竟借汶川重建工程斂財
2018-04-19 10:17 廉政風暴 -
幾千年大一統(tǒng)已經很難,新領域又帶來什么挑戰(zhàn)?
2018-04-19 07:29 -
美智庫質疑“一帶一路” 中方:詳細回復后,美媒只用了一兩句
2018-04-18 20:32 一帶一路 -
賄選副部失敗后 他拿出300萬又…
2018-04-18 19:26 廉政風暴 -
金正恩4天內兩次會見宋濤 盛贊中朝感情
2018-04-18 13:19 朝鮮現(xiàn)狀 -
印外長、防長將陸續(xù)訪華 港媒:強硬走不通
2018-04-18 11:23 龍象之間 -
5月1日起,59國人員入境海南旅游免簽
2018-04-18 10:15 觀察者頭條 -
神秘機構的第二次公開會議
2018-04-18 09:51 國安委 -
新組建的國務院7大組成部門都由誰揭牌?
2018-04-18 07:36 -
習近平主持十九屆中央國安委一次會議
2018-04-17 20:10
相關推薦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26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50“美國農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40“挑戰(zhàn)英偉達!中國加速國產替代是認真的”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jù)”,證明妻子是女性
-
“吃了會不會長瘡”,美國運動員道歉了
-
美國,一裂再裂…
-
特朗普:俄烏?;稹斑€沒到時候”
-
“歐盟比中國更能拿捏美國,馮德萊恩本該更強硬,結果…”
-
首批“歐洲買單”的美國武器運抵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