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銘:如何認識中國人口的現狀及未來?需要拋棄幾個幻想
最后更新: 2021-06-01 13:52:31換句話講,如果在同一個城市群內部,你在A市積累了5年,到B市積累了3年,你在B市落戶時,前面的5年是算的,這樣一來,至少城市群內部可以逐步推進人口的自由流動。
與此同時,要建立公共服務和常住人口掛鉤機制,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guī)模配置。講到普查就會談到人口紅利的問題,除了教育和延遲退休年齡,其實還有一個進一步釋放人口紅利的空間,那就是人口流動。
人口流動可以極大改善給定的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效率。在微觀層面上,就是提高收入和就業(yè)機會,人都不傻,不會往錢少或者失業(yè)率高的地方走,一定往錢多和失業(yè)率低的地方走。宏觀層面上,就是勞動力資源更有效率的利用和人口紅利的進一步釋放,而且這樣有利于緩解城市(特別是發(fā)達地區(qū)大城市)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出于這些原因,決策層應該下決心,在“十四五”期間重點推進城區(qū)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和超大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為長期穩(wěn)定就業(yè)和居住的人群提供更快的市民化進程。
第二,地,要怎么辦?從經濟發(fā)展趨勢的角度來講,少子化是必然的。我這里做個補充,大家在做生育決策的時候會考慮養(yǎng)育成本,今天你如果多生,不要說多買一套房,至少得多買一間房,假設未來和孩子住在一起要多買一間房,在上海需要多少錢?最起碼一兩百萬一間房。這么大的成本,相較于給他們來點養(yǎng)育補貼、免費奶粉、延長點產假,可以說不在同一個討論的水平上。
所以今天的大城市,如果要緩解像上海這些地方的總和生育率,大幅度降低居住成本非常重要。換句話講,要跳出人口問題來看人口問題,跳出生育問題來看生育問題。就這個意義而言,我們一直呼吁,希望能夠讓土地的供應和住房的供應,與人口流動的方向相一致。國家層面已經接納了這樣的意見,在土地利用方面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為優(yōu)勢地區(qū)提供發(fā)展空間。
另外,全國范圍內要探索建設用地指標和補充耕地指標跨區(qū)域交易機制。實際上,有些地方的建設用地指標很緊張,可以調入,有些地方建設用地閑置,指標用不完,可以調出,這樣就可以順應人口流動的方向,適應人對居住的需求,從緩解房價上漲趨勢的角度來緩解生育率下降的問題。
資料圖來自中新社
第三,要加強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投資,盡快推行12年義務教育。盡管過去十年我們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一年多,但是從全球來看OECD發(fā)達國家人均受教育年限13~14年,相當于比高中畢業(yè)還多一點的水平。和他們相比,我們現在相當于比初中畢業(yè)生多一點水平。
要改變這個狀況就得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不管普通高中還是職業(yè)高中,其中的重點就是“農二代”。因為城市里面的居民、孩子其實大都接受12年教育,所以未來的重點是農村戶籍兒童的12年義務教育問題。
其中的重中之重,是人口集聚的特大和超大城市。相對來講特大和超大城市,勞動力流入規(guī)模更大,但在公共服務方面,特別是子女入學方面,對外來人口還有不甚友好的地方。所謂農村戶籍孩子的教育提升,實際上就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要“打開城門”,歡迎更多的“農二代”孩子,跟他們的父母一起進到城里。只要父母在所在城市的實際居住年限和社保繳納年限符合市民化的進程,連帶的這個孩子應該在城市里接受教育。
這樣一來,從國家層面可以提升教育水平,延長人口紅利;從城市層面,可以增加勞動力的供應,改善社會和諧程度;從我們的二代角度來講,下一代農村戶籍的孩子能夠有獲取更好的教育,實現人生階層躍遷的機會。
如果大家認同這一點,也就是說,特大和超大型城市要大大補給教育投入方面的短板,尤其是高中教育。因為盡管我們現在的初中、小學教育沒有那么對流動人口友好,但無論如何符合了現在的入學標準,還是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但高中階段的教育基本不開門,這個狀態(tài)尤其對于那些學習成績好的農民工家庭的孩子,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如果讓孩子繼續(xù)在大城市待著,基本沒有上高中的機會,如果回老家上學,我們有很多的訪談證明,這些孩子回到老家后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因為教材不對接,甚至這些小孩可能出生在上海、北京,回到老家連方言都聽不懂。由于城市高中階段教育不對外來人口的孩子開放,就給城市增加教育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關于收縮城市和農村的減量規(guī)劃。有人口流入的地方,就一定有人口流出的地方。前面提到千萬要拋棄幻想,那么第二個要拋棄的幻想就是對于人口流出地來講,不要幻想加大投入,建建房子,房子賣1000塊一平米,改善公共服務,建音樂廳、體育館、輕軌等等,只要城市宜居程度提高了,大家就回來了。
千萬要提醒大家,拋棄幻想,這是不切實際的,不符合全世界和中國今天出現的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如果這個幻想不拋棄,你投入得越多,人口進一步流出,最后會全部轉化為地方政府債務。全世界的前車之鑒——底特律,一邊人口流出一邊加大投入,債務增長,最終走向破產。
對于中國的人口流出地來講,條件好的地方,比如在大城市周圍,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大城市附近的發(fā)展機會和都市圈的發(fā)展,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一方面這個地方推進城鎮(zhèn)化,同時也可以緩解在大城市周邊的都市圈里面的住房短缺問題,通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來增加相應的住房供應。
更多的地區(qū)因為人口的持續(xù)萎縮,就有減量規(guī)劃的要求。所謂減量規(guī)劃就是有些一直沒有賣出去的房子,就像前面講的要拋棄幻想,該拆的得拆,有些基礎設施,不如拆掉。比如說在一些人口流出地,可以普遍看到建了巨大的廣場,但也沒人跳廣場舞,十車道建好了沒車跑,不如變成八車道、六車道甚至四車道,如果不拆,還得進一步投入維護,拆了可以省錢。同時,拆掉閑置的基礎設施和建設用地可以騰出來,建設用地指標可以用作跨地區(qū)交易。今天中國建設用地跨地區(qū)交易是有補償的,可以獲得一筆財政收入,這樣對于欠發(fā)達地區(qū)是合算的。
再往下,公共服務要集中供應。一些人口流出地,隨著人口進一步流出,可能會出現村子里面的人越來越少,那怎么辦?如果每個村子只要有人就提供一個學校和養(yǎng)老院,那這個投入太大了,而且質量也不會太好。所以,未來公共服務要向中心城區(qū)適當集中,以改善公共服務提供的質量和效率。
相對而言,農村的土地要深化改革。當前中國農村土地改革的步伐遠遠滯后于城鎮(zhèn)化進程、人口流動趨勢,中國現在嘗試的是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立。未來特別是在宅基地問題上,如果我已經決定不回老家,房子空在那里,宅基地對應的住房和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交易、可有收益?這些問題在今天的土地改革里,正在成為瓶頸式的問題。
- 原標題:讓土地和住房供應與人口流動方向一致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習近平向敘利亞當選連任總統(tǒng)巴沙爾致賀電
2021-06-01 12:50 -
改變你我命運的那些瞬間丨來之不易的勝利
2021-06-01 12:46 -
江蘇發(fā)現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例
2021-06-01 11:40 -
海關總署:耐克HM等品牌兒童服裝存質量安全問題
2021-06-01 11:31 大公司 -
習近平和少年兒童的溫暖瞬間
2021-06-01 11:19 -
公安部:今年已找回1680名失蹤被拐兒童
2021-06-01 11:09 -
今天,大片上線!
2021-06-01 10:45 -
新東方等15家校外培訓機構被頂格罰款 共計3650萬元
2021-06-01 10:38 中西教育 -
小學老師多次猥褻9名女學生,判刑7年禁業(yè)5年
2021-06-01 10:33 -
堅持人民至上,共產黨人接管上海后迅速贏得民心
2021-06-01 09:23 建黨百年 -
國產大豆之困:對外依賴超80% 大豆之鄉(xiāng)陷低產困局
2021-06-01 09:11 聚焦三農 -
這些人離開佛山,須憑綠碼并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2021-06-01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31省份新增確診23例:本土11例均在廣東
2021-06-01 08:5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新冠疫苗接種超2600萬劑,“科學筑壩+疫苗接種”為城市構筑更強免疫屏障
2021-06-01 08:55 -
唐山將放松限產政策?對鋼市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1-06-01 08:39 -
給你更好的愛
2021-06-01 08:26 -
習近平與少年兒童的故事
2021-06-01 08:24 -
一件衣服承載中緬“胞波”情 ——周總理三穿緬服
2021-06-01 07:56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中國佛學院首批“博士僧”通過答辯
2021-06-01 07:42 -
549.87萬戶!工會建檔立卡的困難職工家庭全部解困脫困
2021-06-01 07:33 扶貧攻堅戰(zhàn)
相關推薦 -
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3“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01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59“美國農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41最新聞 Hot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熱搶!部分民營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超2%
-
美財長:人民幣匯率對歐洲是個事,對我們不是
-
“嘎子哥”謝孟偉抖音、快手賬號均被封禁
-
柯克遭槍擊前去了日韓,挑唆“擺脫中國”
-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
-
罕見!普京長期盟友主動辭職
-
全球5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IPO,紫金黃金國際將在香港上市
-
民生銀行再領148萬元罰單,今年累計被罰約2700萬
-
必勝客19元橙汁是3元果粒橙加冰?客服回應:確實
-
馬克龍將向美國法院提交“照片與科學證據”,證明妻子是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