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德瑰:日本外相說不應希望“臺灣有事”,為中日關系回暖做鋪墊?
“中國是日本無法搬走的鄰居……應努力平衡日美與中日關系”“日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沿著兩國領導人確定的方向,加強各層級往來特別是民間交流,促進互利合作和民意氛圍改善,全面推進戰(zhàn)略互惠關系,構建建設性、穩(wěn)定的日中關系?!?
12月25日,日本外相巖屋毅開啟任上首次訪華之旅,中日雙方達成10項人文交流共識。面對一個越來越不確定的世界,在特朗普2.0的沖擊下,如何評價這次訪問的意義?日方是否有意改善中日關系?
觀察者網(wǎng)對話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教授,帶來解讀。
【文/觀察者網(wǎng) 郭涵】
觀察者網(wǎng):日本外相巖屋毅訪華前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我個人不喜歡‘臺灣有事’這個說法,臺灣應該是‘無事’,而不是‘有事’”。這與部分日本(前)政客,包括宣稱“臺灣問題不僅是中國的事”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都顯得不同。您怎么解讀?
廉德瑰:這體現(xiàn)出本屆日本政府對改善中日關系還是有誠意的。但這并不是一個全新的表態(tài),而是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院螅毡竟俜綌?shù)十年來的基本立場?!吨腥章?lián)合聲明》里面講得很清楚,日本理解、尊重、承認臺灣是中國的領土。
由于近年來中日關系遇到障礙,特別是日本的右派,比如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卸任后做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不友好表態(tài)。這句話假設臺海將爆發(fā)沖突,甚至抹黑中國大陸要“挑起”沖突,但那時的安倍已經(jīng)不能代表日本政府。
而巖屋毅作為在職的日本外相,重復了日本政府的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上的態(tài)度,并且表示不應該說“臺灣有事”,不應希望“臺灣有事”,應該“臺灣無事”,維持臺海的和平。這是一種正面的表態(tài)。
1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訪問的日本外相巖屋毅。 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觀察者網(wǎng):這次中日雙方達成10項人文交流共識,也在高層互動交流方面取得進展,給雙邊關系釋放出哪些信號?
廉德瑰:隨著特朗普即將上臺,中日兩國在經(jīng)濟上面臨共同的挑戰(zhàn),即美國加征關稅的沖擊,美國也要求日本在經(jīng)貿(mào)領域做讓步。為規(guī)避下屆美國政府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與對本國利益的傷害,中日采取的合作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在經(jīng)濟交流方面,日本希望打開中國市場,中國也希望日本進一步來華投資,至少在經(jīng)濟領域的高層交流是一定要恢復的,并以此為基礎改善中日雙邊關系。
此外,近年來兩國民間的輿論氛圍非常不好,彼此對對方的好感度非常低。加強人文交流就是改善現(xiàn)狀的方法之一,是這次雙方達成共識的重點領域。下一步就是推動各個領域的人員交往,簽證也是個大問題。如果相關程序比較麻煩,也不利于加深人文交流。不僅僅是關于旅游的問題,還涉及到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人員交流。這是最重要的,只有通過交流才能改善對彼此的印象。
觀察者網(wǎng):巖屋毅外相在采訪中提到,日美關系極其重要,但中國是日本無法搬走的鄰居,日本應努力平衡日美與日中關系。結合日美長期同盟的背景,如何解讀這番話?
廉德瑰:這是一句大實話,當然有的時候?qū)嵲挷灰欢軐嵳f。事實是,中日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流往來,而且中國是“搬不走的鄰居”,但日本和美國畢竟是同盟關系,在中美關系不好的大背景下,日本只能選擇追隨美國來對抗中國。這是一個“不正?!钡默F(xiàn)象,巖屋毅講出了基本的事實。
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同日本外相巖屋毅舉行會談。 中國外交部
而他同時說,日本應該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不應選邊站隊。在日美保持長期同盟關系的背景下,這句話體現(xiàn)出了世界發(fā)生的變化,即中方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基本特點之一是中美關系越來越形成對等,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同美國對等。美國霸權的絕對優(yōu)勢在逐漸甚至明顯地衰落。
過去,日本基于“強者意識”,一邊倒地追隨美國。但在新的背景下,日本也會對美國的可信度出現(xiàn)疑慮,一旦發(fā)生沖突的話,美國還能靠得住嗎?如果說,過去對這個問題能有肯定的回答,現(xiàn)在恐怕不好說了。無論是烏克蘭還是在中東的沖突,美國的影響力不再像過去那樣管用。
因此日本需要做一個重大的戰(zhàn)略選擇。在新的大變局背景下,日本至少需要考慮在中美之間維持一定平衡。我想巖屋毅的發(fā)言反映了日本的真實想法,也是在努力適應國際大變局時的選擇,這番話不是隨便說出來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普京:2025年俄朝將更加一致應對威脅和挑戰(zhàn)
2024-12-27 07:25 俄羅斯之聲 -
以軍空襲加沙地帶北部,已致約50人死亡
2024-12-27 06:40 巴以恩仇錄 -
俄羅斯外長表示俄愿與敘當局對話
2024-12-27 06:39 俄羅斯之聲 -
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在也門薩那險遭以軍空襲波及
2024-12-27 06:38 巴以恩仇錄 -
每3天就有女性被殺,英政府苦惱對策:如登月般艱難
2024-12-26 23:49 不列顛 -
因燃油泄漏事件 俄緊急情況部宣布進入聯(lián)邦緊急狀態(tài)
2024-12-26 23:04 -
“若特朗普是認真的,俄方會回應”
2024-12-26 22:14 俄羅斯之聲 -
“她是馬斯克在中國的秘密武器?”
2024-12-26 19:51 -
商務部回應澳龍蝦輸華:已恢復
2024-12-26 19:19 -
“參與暗殺俄國防部高官,4名俄公民遭逮捕”
2024-12-26 19:13 俄羅斯之聲 -
馬斯克施壓,美國務院涉中俄“反宣傳”機構被裁撤
2024-12-26 18:20 美國政治 -
習近平就阿塞拜疆飛機失事向相關國家領導人致慰問電
2024-12-26 17:49 -
特朗普即將上臺,“日本到了必須思考如何與鄰國相處的時候了”
2024-12-26 17:31 中日關系 -
“中國將提前十年達成,其他國家根本沒法比”
2024-12-26 17:21 -
“穆兄會想把法國變成‘哈里發(fā)國’”
2024-12-26 16:18 法國見聞 -
以色列召見梵蒂岡大使:抗議,強烈不滿
2024-12-26 16:00 巴以恩仇錄 -
國防部:中印兩軍落實邊境問題解決方案進展順利
2024-12-26 15:55 龍象之間 -
“歷史性拐點!中國這一數(shù)據(jù)將領先西方競爭對手數(shù)年”
2024-12-26 14:57 -
特朗普圣誕狂發(fā)帖,一上來就“出色的中國士兵...”
2024-12-26 14:25 美國一夢 -
韓國將研討對中國團體游客試行免簽
2024-12-26 14:07 三八線之南
相關推薦 -
“美國農(nóng)民面臨金融災難”,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 評論 10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
“歐盟比中國更能拿捏美國,馮德萊恩本該更強硬,結果…”
-
首批“歐洲買單”的美國武器運抵烏克蘭
-
美股三大指數(shù)全線上漲,英特爾股價一天躥升20%
-
7月中國減持美債257億美元,持倉創(chuàng)16年最低
-
美議員出餿主意:不給稀土,就不讓中國航班落地
-
中學教師體罰學生,濟南通報:調(diào)離工作崗位
-
返美前,特朗普突遇直升機故障
-
平安資管原首席風險執(zhí)行官王欣,正式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長
-
“韓國的親美勢力正在出賣國家”
-
“韓國站美國一邊,但要妥善處理對華關系”
-
香港警方:失竊黃金已全數(shù)追回,11人被捕
-
哈馬斯高層遇襲后首次公開露面:一分鐘內(nèi)12枚導彈襲擊
-
女子誤踩氫氟酸中毒身亡,警方通報
-
錘子科技成老賴?內(nèi)部人士回應
-
“朝鮮已表示希望參加2026年愛知亞運會,規(guī)模罕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