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改革切勿空談誤國
關鍵字: 改革改革開放空談誤國頂層設計摸著石頭過河中央黨校王長江周天勇王貴秀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寒竹編者按:十八大前后,改革頂層設計問題受到熱議。中央黨校教授王長江、周天勇、王貴秀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認為,“最近這十年,發(fā)改委對改革的耽誤是很大的?!备母镞M入深水區(qū)后還摸著石頭過河,本身就是在阻礙改革。本文作者認為,“摸著石頭過河”是一個關于行動的哲學命題,西方國家在近現代成功轉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堅持現實主義和經驗主義,中國應該努力學習西方近代以來的科學思維方式,而不是根據現有書本理論去復制西方的社會模式。
中國下一步改革跟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究竟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摸著石頭過河在下一步改革中是否還有效?頂層設計跟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在十八大前后引起了輿論界的高度關注。
筆者以為,中國這幾十年改革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歸根到底要歸結為三十多年前那場圍繞真理檢驗標準的大討論。這一場討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執(zhí)政者的思維方式,迷信普遍真理的教條主義最終讓位于以實踐為核心的經驗主義。今后,中國的改革仍然必須堅持實踐優(yōu)先這一基本原則,如果放棄,則很有可能會倒退回迷信空洞理論和教條的老路上去,最終會陷入空談誤國陷阱。
教條主義的社會變革不能算作改革
其實,中國共產黨建政的前三十年也并非沒有進行社會變革,只是那個時候的社會變革大都是在革命的名義下進行的,革命當然是一種最激烈的變革。沒有人能夠否認,改革前的三十年給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中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就是在那個時代建立起來的。但是,人們?yōu)槭裁床话涯莻€以革命名義進行的社會變革稱之為改革,而把發(fā)端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不那么激進的社會變革稱之為改革呢?對這個問題,中國理論界很少有人作過清楚的闡述。
筆者以為,中國改革前三十年的劇烈社會變動之所以沒有被稱之為改革,是因為當時幾乎所有的社會變革都是從遵循經典理論出發(fā)。在那個年代,中國社會的每一個變革都要從書本上找到理論依據。所以,那個年代的社會變革實際上是在實現某種普世烏托邦。馬克思主義當然包含了許多真理,但是教條化地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當做是檢驗中國社會變革實踐是否正確的依據時,中國社會就陷入了迷信絕對普世真理教條的誤區(qū)。正是由于改革前三十年的社會變革和建設是在實現某種書本上既有的理想藍圖,而不是通過實踐檢驗突破書本上的教條,所以那種社會變革并不叫做改革,當然前三十年也有豐富有益的實踐探索,經驗成果也不少,但最大的失誤與危害就是那些反復折騰、戴著七尺理論高帽的烏托邦實驗。
中國仍需摸著石頭過河
所謂改革,就是要突破既有理論的束縛,在實踐中去探索,去摸著石頭過河,反復論證然后創(chuàng)建出前無古人的新理論。實踐優(yōu)先和摸著石頭過河是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實踐中探索的社會變革才能稱之為改革,而在實踐中去實現某種既有理論教條或普世價值的社會行為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改革。
所以,對于三十多年前那場關于真理標準大討論的重要性怎么估計都不過分,對于摸著石頭過河在改革中的重要性怎么估計也不過分。但遺憾地是,中國知識界從近代以來就有強烈的烏托邦情結,很多人從一開始就詬病摸著石頭過河的說法。即使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大學和研究所,對摸著石頭過河嗤之以鼻的學者也不在少數。很多看不起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學者其實不懂,摸著石頭過河本身是一個關于行動的哲學命題,這跟美國賴以成為西方偉大國家的實用主義哲學思維方式基本一致。幸運的是中國現實中的改革者并沒有理會這些從蘇聯(lián)教條主義文化中培養(yǎng)出來的空談家,改革者只是一面摸著石頭過河,一面總結經驗,中國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
毫無疑問,今天的改革比起過去更加復雜和困難,但這不是放棄實踐優(yōu)先、放棄摸著石頭過河的理由。在進一步的深化改革中,應該警惕有人試圖把改革拉回到改革前的教條主義老路上去,回到把普世價值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老路上去,回到烏托邦的陷阱中。一些人主張放棄摸著石頭過河的理由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已經給中國走出了一條現成的路,中國無需再摸石頭,只要沿著西方國家的路徑前進即可。這些人恰恰忘了,西方國家在近現代成功轉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堅持現實主義和經驗主義。中國應該努力學習西方近代以來的科學思維方式,而不是去復制西方的社會模式。
頂層設計不需要再設立所謂的全國改革委員會
在進一步的深化改革中,頂層設計當然重要。但頂層設計只是執(zhí)政黨核心對改革的統(tǒng)籌全局,并不等于要在現有的政府構架之外疊床架屋地再來設立一個所謂的全國改革委員會。一些學者提出應該建立一個跟中央軍委平級的全國性機構來統(tǒng)籌改革,坦率地說,這種主張使人想起當年的中央文革這個怪胎。提出建立全國改革委員會的理由是政府的各個部門不可能自行改革,所以不能讓這些部門主導改革的進程,不能讓這些部門自己來調整手中的權力,必須要超越它們,必須要有一個更高級的頂層機構來推行各個部門的改革。這是一個很荒唐的邏輯。改革本來就是一個政府自身的改革。如果說政府的各個部門不能自己改革自己,必須要有外部的力量才能實現改革,那么即使把這個改革委員會提升到中國的最高頂層也一樣會面臨同樣的困境。憑什么說只要把改革機構提升到頂層問題就解決了呢?如果部門不能自己改革自己,那么整個中國政府又憑什么能自己改革自己呢?按照這種邏輯,中國的改革是不是還要在中國政府之上再建立一個非中國的改革委員會來推進中國的改革呢?在筆者看來,這不是在推進改革,如果是這樣,那就不叫改革,而叫“改變”了。
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經驗說明,曾經的體改委、現在發(fā)改委確實有很多問題,其中之一在于這些改革委員會的成員大多是缺乏基層實踐經驗的學者和機關干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中國的改革大業(yè)必須依賴有豐富企業(yè)經驗和地方政府經驗的實踐家。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以來,地方企業(yè)和地方政府一直是中國改革最大的創(chuàng)新力量和推動力量。中國未來的改革也只有倚重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改革者,如果讓沒有任何實踐經驗,既不懂企業(yè)、也不懂基層政府的書生來主導中國的改革,真的有可能會回到改革前的烏托邦老路。
相關鏈接:
標簽 社會改革-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小婷
-
詳訊來了!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 評論 0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評論 15“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99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75“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7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