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細節(jié)見真章 從攻擊11無人機可以看出的東西
最后更新: 2019-10-22 07:29:58【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
在國慶閱兵中,攻擊-11獨占鰲頭,因為不算飛機的話,這是所有參閱裝備中唯一單獨出現(xiàn)的,連驚鴻一瞥的無偵-8都有兩架,萬眾矚目的東風-17和東風-41更是黑壓壓的一片。據說這也是唯一尚未最后定型、裝備就參閱的裝備,其他的都是現(xiàn)役裝備。這或許暗示了攻擊-11不同一般的重要性。重要性的另一個方面是:這可能是沈飛臥薪嘗膽之作。
坊間肯定會有各種山寨說,認定攻擊-11模仿這個、抄襲那個。對于這些說法,笑笑就好。惡魔永遠是在細節(jié)之中。對于工程技術來說,不談細節(jié),連耍流氓都沒有資格。
那攻擊-11有些什么可談的細節(jié)呢?
這是一架無尾飛翼,具有高度隱身特性,采用單臺發(fā)動機,前三點起落架。機內彈艙的細節(jié)無法從閱兵中看到,但相信可以容納足夠數(shù)量和重量的各種彈藥。既然坐鎮(zhèn)在無人機方隊的中軍帳,這自然是無人駕駛的。
無尾飛翼固然是沒有機身、沒有尾翼的。沒有機身問題不大,只要中部足夠肥厚,發(fā)動機和有效載荷都有地方容納。沒有尾翼就比較麻煩,飛機的俯仰和偏航就不大好控制。
雖然諸如彈艙等細節(jié)無法從閱兵中看到,但它的一些細節(jié)還是可以看出來的
無尾飛翼是從無尾三角翼進一步發(fā)展過來的,當然無尾三角翼只是沒有平尾,垂尾還是有的。無尾飛翼則連垂尾也省略了,需要其他辦法來彌補垂尾的作用。
諾斯洛普B-2用兩側靠近翼尖位置的機翼后緣擾流片解決。擾流片在上下翼面對稱設置,靠不同開度產生左右不同的阻力,以實現(xiàn)偏航控制,同時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滾轉力矩。但為了在正常飛行時隨時保持足夠的偏航控制靈敏度,左右的兩對擾流片總是保持一定的開度,這不僅增加了阻力,也略為破壞隱身。
攻擊-11的水平方向控制方法與B-2相似
相比之下,X-47的兩片阻力板的設計更多是考慮了艦載的需要
從水平方向控制角度來看,“彩虹7”和X-47的設計更加相似
諾斯洛普X-47B也有類似的控制面,只不過上翼面用擾流片兼職,下翼面用副翼兼職,在結構上比B-2的雙層副翼簡單,也更符合艦載機的特點。艦載機要求高下沉率,大型擾流片可以在需要時迅速抵消升力,幫助下滑軌跡控制,也在著艦后立刻產生向下的壓力,確保飛機不會因為起落架的彈性減震而彈起飄飛。但不對稱的翼面對飛控的要求高一點。另外,X-47B在尾噴口里有一片豎立的分割,一直延申到噴口后方V形底板的尾端。這是不可動的,起一點垂尾里固定部分的作用。由于燃氣速度較高,較小的翼面就能達到很大的垂尾安定面的作用,但推力有所損失。好處是擾流片-副翼在平時可以開度更小,阻力損失較小。擾流片還兼職減速板,B-2也一樣。
X-47B的尾噴口內有一片分割,可以起到類似垂直安定面的作用
攻擊-11沒有X-47B那樣的上翼面擾流片。從公布的“利劍”無人機(這是攻擊-11的前身)的圖片來看,采用的還是B-2的對稱雙層擾流片-副翼的結構。
無尾飛翼還是有相當于平尾的氣動控制面的。無尾三角翼的襟翼和副翼兼做平尾,由于機身長度和重心、升力中心的關系,襟翼、副翼的位置足夠靠后。無尾飛翼沒有機身,縱長較小,襟翼、副翼的控制力矩就十分不足,俯仰控制是很大的挑戰(zhàn)。
說起來,機翼有平直翼、后掠翼和三角翼,飛翼也一樣。平直翼的升阻比最高,但阻力大,只適合低速、長航時飛行。平直翼飛翼更大的問題在于縱長實在太小,俯仰控制的問題最大。平直翼飛翼較少見,典型例子有洛克希德RQ-3“暗星”,當然這也可算作翼身融合體,而不是真正的飛翼。RQ-3一號機就是因為俯仰飛控問題而墜毀,二號機增加了一塊“燕尾”,改善了俯仰控制,但項目最后還是取消了。
RQ-3的俯仰控制很成問題
后掠翼的阻力比平直翼小,但升阻比有所損失。飛行速度提高,但依然可以維持較高的留空時間。現(xiàn)代噴氣客機是清一色的后掠翼。后掠翼有前緣與后緣平行的簡單后掠翼,米格-15、英國“閃電”就是這樣的。前后緣對齊在氣動上沒有特別的好處,但是便于制造,更是有利于隱身,減少回波的峰值方向。到無尾飛翼上,這就是B-2、諾斯洛普RQ-180的基本構型。中國的“彩虹-7”也是這樣的。更常見的是前緣后掠較大、后緣后掠稍小的箭形后掠翼,在阻力相當?shù)那闆r下,翼面積增大,翼內油箱加大,翼根加長,結構受力改善。到無人飛翼上,達索“神經元”、洛克希德RQ-170、蘇霍伊S-70“獵人”就是這樣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堵開源 
-
“如果美國不在歐亞部署中程導彈,俄羅斯也不會”
2019-10-21 16:05 俄羅斯之聲 -
“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我們一寸也不能丟”
2019-10-21 13:19 觀察者頭條 -
驚艷!中國戰(zhàn)鷹低空橫滾釋放干擾彈
2019-10-21 07:37 國慶70周年 -
日本軍官登上戚繼光艦,隨艦訓練
2019-10-20 10:54 中國海軍 -
-
北約舉行核戰(zhàn)爭秘密演習,德國戰(zhàn)機運送核彈
2019-10-19 19:32 德意志 -
中國駐俄大使:中俄合建導彈預警系統(tǒng)不針對第三國
2019-10-18 22:10 中俄關系 -
來左邊跟我一起畫彩虹,你能數(shù)出幾種“彩筆”?
2019-10-18 11:14 國慶70周年 -
俄敘聯(lián)軍進入敘北 庫爾德人反擊土軍
2019-10-17 16:45 敘利亞內戰(zhàn) -
應日方邀請,太原艦返航途中與海自展開聯(lián)合訓練
2019-10-17 07:20 中國海軍 -
這回,敘政府軍與庫爾德“聯(lián)手”了
2019-10-14 11:01 敘利亞內戰(zhàn) -
殲-20戰(zhàn)機列陣空軍“王牌部隊”
2019-10-13 20:58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殲-20、運-20將首次亮相空軍開放活動
2019-10-13 10:17 國慶70周年 -
國防科大召開參加國慶閱兵人員總結表彰大會
2019-10-11 21:11 大閱兵 -
敘政府拒援庫爾德:不會幫助美國代理人,你們背叛國家
2019-10-11 19:13 -
因人口急劇減少 韓陸軍將裁9.9萬人
2019-10-11 16:00 三八線之南 -
時隔十年 印度空軍接收首架“陣風”戰(zhàn)斗機
2019-10-09 11:52 印度驚奇 -
武警部隊統(tǒng)一換發(fā)車輛牌證 舊牌10月底廢止
2019-10-09 10:16 -
國慶閱兵上,有一面在上甘嶺留下381個彈孔的戰(zhàn)旗
2019-10-03 20:03 國慶70周年 -
朝鮮宣布新型潛射導彈試射成功
2019-10-03 09:48 半島火箭
相關推薦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評論 84中美高層本月頻繁互動,什么信號? 評論 66“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評論 117特朗普碰瓷:奪回阿富汗空軍基地,離中國太近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美媒挑事:巴基斯坦與中國很鐵,你細品…
-
“中方最嚴厲的公開回應”
-
“挑戰(zhàn)中國主導,美國把手伸向贊比亞”
-
“訓練成本才這么點?美國同行陷入自我懷疑”
-
普京罕見透露前線俄軍人數(shù)
-
加拿大饞哭了:中國又從澳方買了,一買就是9船…
-
以防長威脅:胡塞,你的死期到了
-
主謀已落網
-
簽了!“中國發(fā)動機替代德國產品”
-
“對農民來說,無異于千刀萬剮!好好和中國談吧”
-
印媒越吹越離譜:陣風領先殲-35A...
-
白宮AI顧問急了:這正中華為下懷,居心何在?
-
“為跟中方談,特朗普拒批4億美元對臺軍援”
-
針對個別“反華”集會,韓總理緊急指令
-
日本空自一架搜救機降落時沖出跑道,暫無人員傷亡
-
獨山縣委書記李景寬任上被查
-